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三国奇公子简介 > 三国奇公子最新目录

第八百三十四章 愿与百姓共患难

    窗外雨潺潺,刘奇心中烦躁却更甚,老父崩殂,下大旱大蝗,现在紧接着而来的又是连绵不绝的大雨连着大半个月,刘奇心中更加担忧!

    虽郭嘉来报,将整个汉水上下需要整饬的地方都粗粗整饬了一番,险要之处还派了人监视汛情,也按照自己要求留出了泄洪的地方,可刘奇心中还是担心!

    伴随着这些而来的,不单单是水灾,这么大的雨,就是汉水河道无虞,那乡野之间恐怕也会产生不少水灾带来的隐患,灾后重建,安抚百姓,这些事情压力都不,更何况,刘奇更忧心的是,粮食的问题,如今朝廷需要的粮草,才是大问题!若是汉水出了问题,到时候荆南四郡就是有粮草,也运不到京都之中来!

    最让刘奇安心的事,根据荀攸传来的消息,关中今年不需要操太多的心,最少也能子给自足,如今刘奇担心的就是中原,中原四州,如今大都新定,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到时候,恐怕中原再次乱了起来,拿自己新定下的策略恐怕就更艰难了!

    更何况,如今中原安置了数十万西凉百姓,以及数量众多的凉州退役士卒,要是这些人闹起来,那整个中原,恐怕真就炸了,初次治乱容易,可这些人要是流窜起来,恐怕不比当年青州黄巾乱起来,四处流窜造成的危险大!

    郭嘉披着一袭蓑衣纵马而来,在门前翻身下马,将蓑衣挂在墙上,一旁侍立的法正递过来毛巾,郭嘉胡乱的擦了两把,法正开口问道,“奉孝先生,可是汛情有了变化?”

    郭嘉开口问道,“主公呢?”

    法正压低声音道,“郭总管低声言,昨夜大雨不停,王爷心忧,昨夜一夜辗转难眠,直到午间雨,王爷才休息!”

    虽二人声音低,可刘奇还是被这番动静给吵醒,起身披上大氅,站在偏房门口问道,“奉孝,可是有前线汛情急报?”

    郭嘉阴沉着脸道,“主公,筑阳筑水下游山洪决堤,顺着筑水而下,致使汉水河道堰塞,水流决堤,将阴县河口泄洪处冲击溃散,两百锐士随着洪水被冲走,阴县到筑阳段河堤多被冲毁,河水沿着东岸奔腾,淹没大片田地,从阴县直奔邓县等地,洪泽百里,百姓尽入沼泽之中!”

    刘奇面色阴沉,对于南阳这点地图地势,刘奇也算是了然于胸,这百里之地,虽然不算富庶,可难得的是地势平坦,自己安置的百姓也不算少,现在,这三县百姓,自己不得不救助!

    刘奇也有些自责,自己想到了疏通汉水、丹水,包括南阳的育水、比水都疏通了,可这条位于武当山南岸,从房陵地区流到筑阳,河水不算大,对汉水来就是毛毛雨,形成不了影响,也没多少人去注视这条河,可谁想到,这条河,却成了造成汉水溃堤的罪魁祸首!

    刘奇面色阴沉地问道,“传令给申屠蟠,责令徐晃率兵南下襄阳,务必要保证汉水下游,最少自襄阳以下,河道务必畅通,不能拥塞!”

    郭嘉摇了摇头道,“主公很难保证,江北的水,再怎么排,最终还是会重新汇入汉水之中,属下与黄公等人也商议推演过,此次汉水下游最少会改道,云梦泽的淤塞太浅了,在洪流之下改道,十有七八!”

    刘奇带着几分惊疑不定问道,“可否会影响到洞庭?”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刘奇的眼光更加长远,洞庭湖承载的,除了数万洞庭水军之外,还有每年会送进去数批军伍,进行水战训练,不让他们像水军一样纵横江海,最少也要让他们不畏惧水泽,掉进水里不会淹死!

    若是此次大灾,会影响到洞庭湖,那刘奇就要重新做好打算,若是没了洞庭水军的威慑,恐怕江左孙氏兄弟不会安分!

    郭嘉开口道,“这倒不会,可州陵、沙羡两地影响恐怕不会!”

    刘奇细细思虑,想到后世汉水大江汇合之处,和今日所在差不多,等到日后屯兵,那就是汉口的雏形了,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武汉!

    若是日后水道所在,那现在水道多半不会改道,就是改道,日后恐怕冲刷之下,水还会改回去,当下LQQ不在意这个问题,那块地儿,就是改道,拿点百姓也都已经搬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刘奇继续开口问道,“药材备的如何了?”

    郭嘉沉声道,“主公,有些药材并不好找,到现在,京都府库之中的药材,大致有要求的六七成左右!”

    刘奇沉声道,“向中原、关症蜀中发文,让他们全力筹备药材,要是有人敢囤积居奇,那就让锦衣卫先将家给抄了再!”

    刘奇心中清楚,南方气湿热,大灾之后,必有瘟疫传播,直白点,就是要预防传染病,更何况百姓淋雨之后,身体抵抗力本来就弱,若是一不心,闹出来什么病症,再传染开来,造成瘟疫,那问题就大了!

    想想历史上,三国时期南方爆发了多少次瘟疫,就连如今的神医张仲景的家人,也都被瘟疫夺去了性命,前两年荆州水患,也有瘟疫爆发,虽然自己出动大军,将瘟疫的事态扼守住了,可还是有不少百姓因此丧命!

    现在,刘奇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预防瘟疫,防患于未然,这是必然的,历史上,瘟疫连年,瘟疫加上战争,让整个中原人口大幅度缩减,等到同意之后,中原人口只剩下东汉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也就是,七个人之中大致有六个人恐怕都死了,想想这巨大的折损比例,刘奇心中都万分痛惜!

    毕竟距离建安二十四年的大瘟疫还有很多年,现在自己借着这些机会,推出预防机制,等到官府和百姓都习以为常了,那日后也就没有瘟疫滋生扩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只要百姓克服了对瘟疫的恐惧,那日后自己动员百姓南迁,开发江南,甚至岭南,那就容易多了,现在虽好,可除却自己治下的荆南四郡大治清理出了头绪,看着有些繁华的景象之外,整个扬州,还是百姓口中的下州,除却百姓生活的聚落之外,大部分地区还是泥沼遍布,人不得入的地区!

    刘奇倒是有心促进百姓向后世百姓一样,南迁,进行南方大开发,毕竟南方富庶,比起如今还算富裕的中原、关中来,那就富庶多了!

    刘奇也隐约记得,到了这个年代,恐怕冰河期就要到来了,等到冰河期到来,气寒冷,北方的粮食出产更低,冬气温更低,那自己帐下的人马,就要靠着南方输血,供养庞大的人马队伍,别的不,单单是西北想要开发,就少不了南方物资的支持!

    就是自己想要发展工商,那对土地的开发也是必须的,南方土地,耕作两茬,就能养更多的人口,到时候解放出更多的劳力来参与工商,如若不然,这么多人,大部分人还是得放到土地上去,毕竟没有耕种,就没有粮食,民以食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是朝廷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候,刘奇心中万分渴望土豆、红薯、玉米等美洲大陆上出产的高产农作物,可现在,刘奇完全腾不出手去想那些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让大汉安稳下来!

    若是不能解决制度上的问题,那刘奇就是有再多的粮食,这个国家该米兰还是会糜烂,不得更早一步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萌芽,难听点,就是官商一体!从宋朝,发展到明朝,这官商一体的资本主义萌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读书饶脊梁骨!

    宋朝富庶软弱,明朝虽然硬气,可到后来,国库空了,前有东林党,后有复社,为江南士绅声张,狠狠地吸吮着大明朝廷的鲜血,导致北方局势糜烂,一个的被朝廷压制在辽东一地的建州女真,借着大明边境的内乱,趁势崛起,而后彻底将那些喊人读书饶面目揭开!

    想想钱谦益的水太凉,头皮痒,刘奇都觉得丢人,可见此辈人物,将廉耻丢到了什么地方,相较后世而言,这个时代的士人,还是很有骨气的,最少许多人嘴上都还挂着大义,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刘奇现在最想要做的就是,将当前这个局势扭转过来,形成一套良好的政治体系,互相钳制也罢,互相监督也好,总归不能断了这个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儒生,还是信奉一手仁义,一手刀剑的外王内圣,而刘奇要做的,就是将儒门这种可取的精神发扬光大,讲那些只懂得皓首穷经,不知道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手段思想,给压下去,或者直接抹去!

    只有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才能让这个民族的百姓多积分自豪感,让这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多几分大局观,将大汉的疆域向外拓展,而不是拘泥于这样的地方,最少,刘奇以身作则,别的不敢,如今这些中低层官吏,都讲究一个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懂得请谈了!

    虽这在后世看来没什么,可在这样一个时代,刘奇就能看到,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早少那些人送上来的奏章,有具体的数字了,而不是像之前,只有也许大概大约估计之类的字眼,有数据为佐证,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虽上边的板子打得狠,可下边的人长记性,再加上刘奇对身边饶调教,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已经成为了定势!

    郭嘉面色不善的道,“主公,京都之中有人效仿朝廷囤积药材,背后可能有荀氏的身影!”

    郭嘉的含糊,可刘奇一点也不含糊,毕竟郭嘉是荀彧同乡,再了,荀彧身为朝廷尚书令,如今替朝廷处理大政务,也算是井井有条,要是为了这事情,自己闹大了,到时候双方面子上过不去,出现间隙,对谁都不好!

    刘奇敲了敲桌子道,“你亲自走一趟,将事情给荀文若,告诉询问托,要是他管不好族人,那本王不介意替他管一管!”

    郭嘉点零头道,“王爷所言不错,若是文若心有嫌隙……”

    刘奇冷哼一声道,“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冉处都是,若是荀文若连族中那点事情都处理不好,本王如何相信他能替朝廷处理好政事?没了他荀文若,有的是英才愿意为朝廷分忧!”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意识到,自家主子,这次恐怕是真的怒了!当下郭嘉缩了缩脖子,点零头道,“主公放心就是!”

    刘奇提起笔,法正识趣的在一旁研墨,刘奇蘸着墨,笔走龙蛇,两行大字就跃然纸上,愿与百姓同患难,誓拼热血固九州!

    刘奇旋即将笔扔下,带着几分凌然道,“回头将本王这副书法送到志才手中去,就本王请朝中公卿共赏书法!而后告诉朝中公卿,就等到雨水渐,本王就带人亲自南奔,安抚百姓!”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也是面带惊色,看着刘奇道,“主公,此事非同可,是不是,再喝诸位大人商议一番!”

    刘奇轻哼一声道,“本王既然想改变大汉,那就从头做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方能让我大喊风气焕然一新!如若不然,庙堂暮气沉沉,公卿百官互相推诿,担不起责任,遇事毫无当担,此辈于我大汉何益?上不如一介教书先生耳!”

    听到刘奇的话语,再想想如今庙堂上诡异的形势,虽然有刘奇开口,可那些人一个各位了些许名望争得面红耳赤,那有人关心实事,恐怕庙堂上有些人,是彻彻底底的惹怒了自家主子!

    只有刘奇清楚,先前抛给那些饶是一块糖,现在,板子打下来,那些人想要继续吃糖,就要跟着自己的屁股后头走,也只有自己出动,才能彻彻底底改变这一规则,如若不然,这大汉朝廷,终究是象征意义打过统治意义!

    窗外雨潺潺,刘奇心中烦躁却更甚,老父崩殂,下大旱大蝗,现在紧接着而来的又是连绵不绝的大雨连着大半个月,刘奇心中更加担忧!虽郭嘉来报,将整个汉水上下需要整饬的地方都粗粗整饬了一番,险要之处还派了人监视汛情,也按照自己要求留出了泄洪的地方,可刘奇心中还是担心!

    伴随着这些而来的,不单单是水灾,这么大的雨,就是汉水河道无虞,那乡野之间恐怕也会产生不少水灾带来的隐患,灾后重建,安抚百姓,这些事情压力都不,更何况,刘奇更忧心的是,粮食的问题,如今朝廷需要的粮草,才是大问题!若是汉水出了问题,到时候荆南四郡就是有粮草,也运不到京都之中来!

    最让刘奇安心的事,根据荀攸传来的消息,关中今年不需要操太多的心,最少也能子给自足,如今刘奇担心的就是中原,中原四州,如今大都新定,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到时候,恐怕中原再次乱了起来,拿自己新定下的策略恐怕就更艰难了!

    更何况,如今中原安置了数十万西凉百姓,以及数量众多的凉州退役士卒,要是这些人闹起来,那整个中原,恐怕真就炸了,初次治乱容易,可这些人要是流窜起来,恐怕不比当年青州黄巾乱起来,四处流窜造成的危险大!

    郭嘉披着一袭蓑衣纵马而来,在门前翻身下马,将蓑衣挂在墙上,一旁侍立的法正递过来毛巾,郭嘉胡乱的擦了两把,法正开口问道,“奉孝先生,可是汛情有了变化?”

    郭嘉开口问道,“主公呢?”

    法正压低声音道,“郭总管低声言,昨夜大雨不停,王爷心忧,昨夜一夜辗转难眠,直到午间雨,王爷才休息!”

    虽二人声音低,可刘奇还是被这番动静给吵醒,起身披上大氅,站在偏房门口问道,“奉孝,可是有前线汛情急报?”

    郭嘉阴沉着脸道,“主公,筑阳筑水下游山洪决堤,顺着筑水而下,致使汉水河道堰塞,水流决堤,将阴县河口泄洪处冲击溃散,两百锐士随着洪水被冲走,阴县到筑阳段河堤多被冲毁,河水沿着东岸奔腾,淹没大片田地,从阴县直奔邓县等地,洪泽百里,百姓尽入沼泽之中!”

    刘奇面色阴沉,对于南阳这点地图地势,刘奇也算是了然于胸,这百里之地,虽然不算富庶,可难得的是地势平坦,自己安置的百姓也不算少,现在,这三县百姓,自己不得不救助!

    刘奇也有些自责,自己想到了疏通汉水、丹水,包括南阳的育水、比水都疏通了,可这条位于武当山南岸,从房陵地区流到筑阳,河水不算大,对汉水来就是毛毛雨,形成不了影响,也没多少人去注视这条河,可谁想到,这条河,却成了造成汉水溃堤的罪魁祸首!

    刘奇面色阴沉地问道,“传令给申屠蟠,责令徐晃率兵南下襄阳,务必要保证汉水下游,最少自襄阳以下,河道务必畅通,不能拥塞!”

    郭嘉摇了摇头道,“主公很难保证,江北的水,再怎么排,最终还是会重新汇入汉水之中,属下与黄公等人也商议推演过,此次汉水下游最少会改道,云梦泽的淤塞太浅了,在洪流之下改道,十有七八!”

    刘奇带着几分惊疑不定问道,“可否会影响到洞庭?”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刘奇的眼光更加长远,洞庭湖承载的,除了数万洞庭水军之外,还有每年会送进去数批军伍,进行水战训练,不让他们像水军一样纵横江海,最少也要让他们不畏惧水泽,掉进水里不会淹死!

    若是此次大灾,会影响到洞庭湖,那刘奇就要重新做好打算,若是没了洞庭水军的威慑,恐怕江左孙氏兄弟不会安分!

    郭嘉开口道,“这倒不会,可州陵、沙羡两地影响恐怕不会!”

    刘奇细细思虑,想到后世汉水大江汇合之处,和今日所在差不多,等到日后屯兵,那就是汉口的雏形了,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武汉!

    若是日后水道所在,那现在水道多半不会改道,就是改道,日后恐怕冲刷之下,水还会改回去,当下LQQ不在意这个问题,那块地儿,就是改道,拿点百姓也都已经搬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刘奇继续开口问道,“药材备的如何了?”

    郭嘉沉声道,“主公,有些药材并不好找,到现在,京都府库之中的药材,大致有要求的六七成左右!”

    刘奇沉声道,“向中原、关症蜀中发文,让他们全力筹备药材,要是有人敢囤积居奇,那就让锦衣卫先将家给抄了再!”

    刘奇心中清楚,南方气湿热,大灾之后,必有瘟疫传播,直白点,就是要预防传染病,更何况百姓淋雨之后,身体抵抗力本来就弱,若是一不心,闹出来什么病症,再传染开来,造成瘟疫,那问题就大了!

    想想历史上,三国时期南方爆发了多少次瘟疫,就连如今的神医张仲景的家人,也都被瘟疫夺去了性命,前两年荆州水患,也有瘟疫爆发,虽然自己出动大军,将瘟疫的事态扼守住了,可还是有不少百姓因此丧命!

    现在,刘奇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预防瘟疫,防患于未然,这是必然的,历史上,瘟疫连年,瘟疫加上战争,让整个中原人口大幅度缩减,等到同意之后,中原人口只剩下东汉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也就是,七个人之中大致有六个人恐怕都死了,想想这巨大的折损比例,刘奇心中都万分痛惜!

    毕竟距离建安二十四年的大瘟疫还有很多年,现在自己借着这些机会,推出预防机制,等到官府和百姓都习以为常了,那日后也就没有瘟疫滋生扩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只要百姓克服了对瘟疫的恐惧,那日后自己动员百姓南迁,开发江南,甚至岭南,那就容易多了,现在虽好,可除却自己治下的荆南四郡大治清理出了头绪,看着有些繁华的景象之外,整个扬州,还是百姓口中的下州,除却百姓生活的聚落之外,大部分地区还是泥沼遍布,人不得入的地区!

    刘奇倒是有心促进百姓向后世百姓一样,南迁,进行南方大开发,毕竟南方富庶,比起如今还算富裕的中原、关中来,那就富庶多了!

    刘奇也隐约记得,到了这个年代,恐怕冰河期就要到来了,等到冰河期到来,气寒冷,北方的粮食出产更低,冬气温更低,那自己帐下的人马,就要靠着南方输血,供养庞大的人马队伍,别的不,单单是西北想要开发,就少不了南方物资的支持!

    就是自己想要发展工商,那对土地的开发也是必须的,南方土地,耕作两茬,就能养更多的人口,到时候解放出更多的劳力来参与工商,如若不然,这么多人,大部分人还是得放到土地上去,毕竟没有耕种,就没有粮食,民以食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是朝廷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候,刘奇心中万分渴望土豆、红薯、玉米等美洲大陆上出产的高产农作物,可现在,刘奇完全腾不出手去想那些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让大汉安稳下来!

    若是不能解决制度上的问题,那刘奇就是有再多的粮食,这个国家该米兰还是会糜烂,不得更早一步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萌芽,难听点,就是官商一体!从宋朝,发展到明朝,这官商一体的资本主义萌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读书饶脊梁骨!

    宋朝富庶软弱,明朝虽然硬气,可到后来,国库空了,前有东林党,后有复社,为江南士绅声张,狠狠地吸吮着大明朝廷的鲜血,导致北方局势糜烂,一个的被朝廷压制在辽东一地的建州女真,借着大明边境的内乱,趁势崛起,而后彻底将那些喊人读书饶面目揭开!

    想想钱谦益的水太凉,头皮痒,刘奇都觉得丢人,可见此辈人物,将廉耻丢到了什么地方,相较后世而言,这个时代的士人,还是很有骨气的,最少许多人嘴上都还挂着大义,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刘奇现在最想要做的就是,将当前这个局势扭转过来,形成一套良好的政治体系,互相钳制也罢,互相监督也好,总归不能断了这个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儒生,还是信奉一手仁义,一手刀剑的外王内圣,而刘奇要做的,就是将儒门这种可取的精神发扬光大,讲那些只懂得皓首穷经,不知道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手段思想,给压下去,或者直接抹去!

    只有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才能让这个民族的百姓多积分自豪感,让这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多几分大局观,将大汉的疆域向外拓展,而不是拘泥于这样的地方,最少,刘奇以身作则,别的不敢,如今这些中低层官吏,都讲究一个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懂得请谈了!

    虽这在后世看来没什么,可在这样一个时代,刘奇就能看到,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早少那些人送上来的奏章,有具体的数字了,而不是像之前,只有也许大概大约估计之类的字眼,有数据为佐证,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虽上边的板子打得狠,可下边的人长记性,再加上刘奇对身边饶调教,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已经成为了定势!

    郭嘉面色不善的道,“主公,京都之中有人效仿朝廷囤积药材,背后可能有荀氏的身影!”

    郭嘉的含糊,可刘奇一点也不含糊,毕竟郭嘉是荀彧同乡,再了,荀彧身为朝廷尚书令,如今替朝廷处理大政务,也算是井井有条,要是为了这事情,自己闹大了,到时候双方面子上过不去,出现间隙,对谁都不好!

    刘奇敲了敲桌子道,“你亲自走一趟,将事情给荀文若,告诉询问托,要是他管不好族人,那本王不介意替他管一管!”

    郭嘉点零头道,“王爷所言不错,若是文若心有嫌隙……”

    刘奇冷哼一声道,“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冉处都是,若是荀文若连族中那点事情都处理不好,本王如何相信他能替朝廷处理好政事?没了他荀文若,有的是英才愿意为朝廷分忧!”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意识到,自家主子,这次恐怕是真的怒了!当下郭嘉缩了缩脖子,点零头道,“主公放心就是!”

    刘奇提起笔,法正识趣的在一旁研墨,刘奇蘸着墨,笔走龙蛇,两行大字就跃然纸上,愿与百姓同患难,誓拼热血固九州!

    刘奇旋即将笔扔下,带着几分凌然道,“回头将本王这副书法送到志才手中去,就本王请朝中公卿共赏书法!而后告诉朝中公卿,就等到雨水渐,本王就带人亲自南奔,安抚百姓!”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也是面带惊色,看着刘奇道,“主公,此事非同可,是不是,再喝诸位大人商议一番!”

    刘奇轻哼一声道,“本王既然想改变大汉,那就从头做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方能让我大喊风气焕然一新!如若不然,庙堂暮气沉沉,公卿百官互相推诿,担不起责任,遇事毫无当担,此辈于我大汉何益?上不如一介教书先生耳!”

    听到刘奇的话语,再想想如今庙堂上诡异的形势,虽然有刘奇开口,可那些人一个各位了些许名望争得面红耳赤,那有人关心实事,恐怕庙堂上有些人,是彻彻底底的惹怒了自家主子!

    只有刘奇清楚,先前抛给那些饶是一块糖,现在,板子打下来,那些人想要继续吃糖,就要跟着自己的屁股后头走,也只有自己出动,才能彻彻底底改变这一规则,如若不然,这大汉朝廷,终究是象征意义打过统治意义!

    窗外雨潺潺,刘奇心中烦躁却更甚,老父崩殂,下大旱大蝗,现在紧接着而来的又是连绵不绝的大雨连着大半个月,刘奇心中更加担忧!虽郭嘉来报,将整个汉水上下需要整饬的地方都粗粗整饬了一番,险要之处还派了人监视汛情,也按照自己要求留出了泄洪的地方,可刘奇心中还是担心!

    伴随着这些而来的,不单单是水灾,这么大的雨,就是汉水河道无虞,那乡野之间恐怕也会产生不少水灾带来的隐患,灾后重建,安抚百姓,这些事情压力都不,更何况,刘奇更忧心的是,粮食的问题,如今朝廷需要的粮草,才是大问题!若是汉水出了问题,到时候荆南四郡就是有粮草,也运不到京都之中来!

    最让刘奇安心的事,根据荀攸传来的消息,关中今年不需要操太多的心,最少也能子给自足,如今刘奇担心的就是中原,中原四州,如今大都新定,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到时候,恐怕中原再次乱了起来,拿自己新定下的策略恐怕就更艰难了!

    更何况,如今中原安置了数十万西凉百姓,以及数量众多的凉州退役士卒,要是这些人闹起来,那整个中原,恐怕真就炸了,初次治乱容易,可这些人要是流窜起来,恐怕不比当年青州黄巾乱起来,四处流窜造成的危险大!

    郭嘉披着一袭蓑衣纵马而来,在门前翻身下马,将蓑衣挂在墙上,一旁侍立的法正递过来毛巾,郭嘉胡乱的擦了两把,法正开口问道,“奉孝先生,可是汛情有了变化?”

    郭嘉开口问道,“主公呢?”

    法正压低声音道,“郭总管低声言,昨夜大雨不停,王爷心忧,昨夜一夜辗转难眠,直到午间雨,王爷才休息!”

    虽二人声音低,可刘奇还是被这番动静给吵醒,起身披上大氅,站在偏房门口问道,“奉孝,可是有前线汛情急报?”

    郭嘉阴沉着脸道,“主公,筑阳筑水下游山洪决堤,顺着筑水而下,致使汉水河道堰塞,水流决堤,将阴县河口泄洪处冲击溃散,两百锐士随着洪水被冲走,阴县到筑阳段河堤多被冲毁,河水沿着东岸奔腾,淹没大片田地,从阴县直奔邓县等地,洪泽百里,百姓尽入沼泽之中!”

    刘奇面色阴沉,对于南阳这点地图地势,刘奇也算是了然于胸,这百里之地,虽然不算富庶,可难得的是地势平坦,自己安置的百姓也不算少,现在,这三县百姓,自己不得不救助!

    刘奇也有些自责,自己想到了疏通汉水、丹水,包括南阳的育水、比水都疏通了,可这条位于武当山南岸,从房陵地区流到筑阳,河水不算大,对汉水来就是毛毛雨,形成不了影响,也没多少人去注视这条河,可谁想到,这条河,却成了造成汉水溃堤的罪魁祸首!

    刘奇面色阴沉地问道,“传令给申屠蟠,责令徐晃率兵南下襄阳,务必要保证汉水下游,最少自襄阳以下,河道务必畅通,不能拥塞!”

    郭嘉摇了摇头道,“主公很难保证,江北的水,再怎么排,最终还是会重新汇入汉水之中,属下与黄公等人也商议推演过,此次汉水下游最少会改道,云梦泽的淤塞太浅了,在洪流之下改道,十有七八!”

    刘奇带着几分惊疑不定问道,“可否会影响到洞庭?”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刘奇的眼光更加长远,洞庭湖承载的,除了数万洞庭水军之外,还有每年会送进去数批军伍,进行水战训练,不让他们像水军一样纵横江海,最少也要让他们不畏惧水泽,掉进水里不会淹死!

    若是此次大灾,会影响到洞庭湖,那刘奇就要重新做好打算,若是没了洞庭水军的威慑,恐怕江左孙氏兄弟不会安分!

    郭嘉开口道,“这倒不会,可州陵、沙羡两地影响恐怕不会!”

    刘奇细细思虑,想到后世汉水大江汇合之处,和今日所在差不多,等到日后屯兵,那就是汉口的雏形了,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武汉!

    若是日后水道所在,那现在水道多半不会改道,就是改道,日后恐怕冲刷之下,水还会改回去,当下LQQ不在意这个问题,那块地儿,就是改道,拿点百姓也都已经搬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刘奇继续开口问道,“药材备的如何了?”

    郭嘉沉声道,“主公,有些药材并不好找,到现在,京都府库之中的药材,大致有要求的六七成左右!”

    刘奇沉声道,“向中原、关症蜀中发文,让他们全力筹备药材,要是有人敢囤积居奇,那就让锦衣卫先将家给抄了再!”

    刘奇心中清楚,南方气湿热,大灾之后,必有瘟疫传播,直白点,就是要预防传染病,更何况百姓淋雨之后,身体抵抗力本来就弱,若是一不心,闹出来什么病症,再传染开来,造成瘟疫,那问题就大了!

    想想历史上,三国时期南方爆发了多少次瘟疫,就连如今的神医张仲景的家人,也都被瘟疫夺去了性命,前两年荆州水患,也有瘟疫爆发,虽然自己出动大军,将瘟疫的事态扼守住了,可还是有不少百姓因此丧命!

    现在,刘奇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预防瘟疫,防患于未然,这是必然的,历史上,瘟疫连年,瘟疫加上战争,让整个中原人口大幅度缩减,等到同意之后,中原人口只剩下东汉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也就是,七个人之中大致有六个人恐怕都死了,想想这巨大的折损比例,刘奇心中都万分痛惜!

    毕竟距离建安二十四年的大瘟疫还有很多年,现在自己借着这些机会,推出预防机制,等到官府和百姓都习以为常了,那日后也就没有瘟疫滋生扩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只要百姓克服了对瘟疫的恐惧,那日后自己动员百姓南迁,开发江南,甚至岭南,那就容易多了,现在虽好,可除却自己治下的荆南四郡大治清理出了头绪,看着有些繁华的景象之外,整个扬州,还是百姓口中的下州,除却百姓生活的聚落之外,大部分地区还是泥沼遍布,人不得入的地区!

    刘奇倒是有心促进百姓向后世百姓一样,南迁,进行南方大开发,毕竟南方富庶,比起如今还算富裕的中原、关中来,那就富庶多了!

    刘奇也隐约记得,到了这个年代,恐怕冰河期就要到来了,等到冰河期到来,气寒冷,北方的粮食出产更低,冬气温更低,那自己帐下的人马,就要靠着南方输血,供养庞大的人马队伍,别的不,单单是西北想要开发,就少不了南方物资的支持!

    就是自己想要发展工商,那对土地的开发也是必须的,南方土地,耕作两茬,就能养更多的人口,到时候解放出更多的劳力来参与工商,如若不然,这么多人,大部分人还是得放到土地上去,毕竟没有耕种,就没有粮食,民以食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是朝廷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候,刘奇心中万分渴望土豆、红薯、玉米等美洲大陆上出产的高产农作物,可现在,刘奇完全腾不出手去想那些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让大汉安稳下来!

    若是不能解决制度上的问题,那刘奇就是有再多的粮食,这个国家该米兰还是会糜烂,不得更早一步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萌芽,难听点,就是官商一体!从宋朝,发展到明朝,这官商一体的资本主义萌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读书饶脊梁骨!

    宋朝富庶软弱,明朝虽然硬气,可到后来,国库空了,前有东林党,后有复社,为江南士绅声张,狠狠地吸吮着大明朝廷的鲜血,导致北方局势糜烂,一个的被朝廷压制在辽东一地的建州女真,借着大明边境的内乱,趁势崛起,而后彻底将那些喊人读书饶面目揭开!

    想想钱谦益的水太凉,头皮痒,刘奇都觉得丢人,可见此辈人物,将廉耻丢到了什么地方,相较后世而言,这个时代的士人,还是很有骨气的,最少许多人嘴上都还挂着大义,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刘奇现在最想要做的就是,将当前这个局势扭转过来,形成一套良好的政治体系,互相钳制也罢,互相监督也好,总归不能断了这个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儒生,还是信奉一手仁义,一手刀剑的外王内圣,而刘奇要做的,就是将儒门这种可取的精神发扬光大,讲那些只懂得皓首穷经,不知道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手段思想,给压下去,或者直接抹去!

    只有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才能让这个民族的百姓多积分自豪感,让这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多几分大局观,将大汉的疆域向外拓展,而不是拘泥于这样的地方,最少,刘奇以身作则,别的不敢,如今这些中低层官吏,都讲究一个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懂得请谈了!

    虽这在后世看来没什么,可在这样一个时代,刘奇就能看到,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早少那些人送上来的奏章,有具体的数字了,而不是像之前,只有也许大概大约估计之类的字眼,有数据为佐证,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虽上边的板子打得狠,可下边的人长记性,再加上刘奇对身边饶调教,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已经成为了定势!

    郭嘉面色不善的道,“主公,京都之中有人效仿朝廷囤积药材,背后可能有荀氏的身影!”

    郭嘉的含糊,可刘奇一点也不含糊,毕竟郭嘉是荀彧同乡,再了,荀彧身为朝廷尚书令,如今替朝廷处理大政务,也算是井井有条,要是为了这事情,自己闹大了,到时候双方面子上过不去,出现间隙,对谁都不好!

    刘奇敲了敲桌子道,“你亲自走一趟,将事情给荀文若,告诉询问托,要是他管不好族人,那本王不介意替他管一管!”

    郭嘉点零头道,“王爷所言不错,若是文若心有嫌隙……”

    刘奇冷哼一声道,“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冉处都是,若是荀文若连族中那点事情都处理不好,本王如何相信他能替朝廷处理好政事?没了他荀文若,有的是英才愿意为朝廷分忧!”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意识到,自家主子,这次恐怕是真的怒了!当下郭嘉缩了缩脖子,点零头道,“主公放心就是!”

    刘奇提起笔,法正识趣的在一旁研墨,刘奇蘸着墨,笔走龙蛇,两行大字就跃然纸上,愿与百姓同患难,誓拼热血固九州!

    刘奇旋即将笔扔下,带着几分凌然道,“回头将本王这副书法送到志才手中去,就本王请朝中公卿共赏书法!而后告诉朝中公卿,就等到雨水渐,本王就带人亲自南奔,安抚百姓!”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也是面带惊色,看着刘奇道,“主公,此事非同可,是不是,再喝诸位大人商议一番!”

    刘奇轻哼一声道,“本王既然想改变大汉,那就从头做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方能让我大喊风气焕然一新!如若不然,庙堂暮气沉沉,公卿百官互相推诿,担不起责任,遇事毫无当担,此辈于我大汉何益?上不如一介教书先生耳!”

    听到刘奇的话语,再想想如今庙堂上诡异的形势,虽然有刘奇开口,可那些人一个各位了些许名望争得面红耳赤,那有人关心实事,恐怕庙堂上有些人,是彻彻底底的惹怒了自家主子!

    只有刘奇清楚,先前抛给那些饶是一块糖,现在,板子打下来,那些人想要继续吃糖,就要跟着自己的屁股后头走,也只有自己出动,才能彻彻底底改变这一规则,如若不然,这大汉朝廷,终究是象征意义打过统治意义!

    窗外雨潺潺,刘奇心中烦躁却更甚,老父崩殂,下大旱大蝗,现在紧接着而来的又是连绵不绝的大雨连着大半个月,刘奇心中更加担忧!虽郭嘉来报,将整个汉水上下需要整饬的地方都粗粗整饬了一番,险要之处还派了人监视汛情,也按照自己要求留出了泄洪的地方,可刘奇心中还是担心!

    伴随着这些而来的,不单单是水灾,这么大的雨,就是汉水河道无虞,那乡野之间恐怕也会产生不少水灾带来的隐患,灾后重建,安抚百姓,这些事情压力都不,更何况,刘奇更忧心的是,粮食的问题,如今朝廷需要的粮草,才是大问题!若是汉水出了问题,到时候荆南四郡就是有粮草,也运不到京都之中来!

    最让刘奇安心的事,根据荀攸传来的消息,关中今年不需要操太多的心,最少也能子给自足,如今刘奇担心的就是中原,中原四州,如今大都新定,若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到时候,恐怕中原再次乱了起来,拿自己新定下的策略恐怕就更艰难了!

    更何况,如今中原安置了数十万西凉百姓,以及数量众多的凉州退役士卒,要是这些人闹起来,那整个中原,恐怕真就炸了,初次治乱容易,可这些人要是流窜起来,恐怕不比当年青州黄巾乱起来,四处流窜造成的危险大!

    郭嘉披着一袭蓑衣纵马而来,在门前翻身下马,将蓑衣挂在墙上,一旁侍立的法正递过来毛巾,郭嘉胡乱的擦了两把,法正开口问道,“奉孝先生,可是汛情有了变化?”

    郭嘉开口问道,“主公呢?”

    法正压低声音道,“郭总管低声言,昨夜大雨不停,王爷心忧,昨夜一夜辗转难眠,直到午间雨,王爷才休息!”

    虽二人声音低,可刘奇还是被这番动静给吵醒,起身披上大氅,站在偏房门口问道,“奉孝,可是有前线汛情急报?”

    郭嘉阴沉着脸道,“主公,筑阳筑水下游山洪决堤,顺着筑水而下,致使汉水河道堰塞,水流决堤,将阴县河口泄洪处冲击溃散,两百锐士随着洪水被冲走,阴县到筑阳段河堤多被冲毁,河水沿着东岸奔腾,淹没大片田地,从阴县直奔邓县等地,洪泽百里,百姓尽入沼泽之中!”

    刘奇面色阴沉,对于南阳这点地图地势,刘奇也算是了然于胸,这百里之地,虽然不算富庶,可难得的是地势平坦,自己安置的百姓也不算少,现在,这三县百姓,自己不得不救助!

    刘奇也有些自责,自己想到了疏通汉水、丹水,包括南阳的育水、比水都疏通了,可这条位于武当山南岸,从房陵地区流到筑阳,河水不算大,对汉水来就是毛毛雨,形成不了影响,也没多少人去注视这条河,可谁想到,这条河,却成了造成汉水溃堤的罪魁祸首!

    刘奇面色阴沉地问道,“传令给申屠蟠,责令徐晃率兵南下襄阳,务必要保证汉水下游,最少自襄阳以下,河道务必畅通,不能拥塞!”

    郭嘉摇了摇头道,“主公很难保证,江北的水,再怎么排,最终还是会重新汇入汉水之中,属下与黄公等人也商议推演过,此次汉水下游最少会改道,云梦泽的淤塞太浅了,在洪流之下改道,十有七八!”

    刘奇带着几分惊疑不定问道,“可否会影响到洞庭?”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刘奇的眼光更加长远,洞庭湖承载的,除了数万洞庭水军之外,还有每年会送进去数批军伍,进行水战训练,不让他们像水军一样纵横江海,最少也要让他们不畏惧水泽,掉进水里不会淹死!

    若是此次大灾,会影响到洞庭湖,那刘奇就要重新做好打算,若是没了洞庭水军的威慑,恐怕江左孙氏兄弟不会安分!

    郭嘉开口道,“这倒不会,可州陵、沙羡两地影响恐怕不会!”

    刘奇细细思虑,想到后世汉水大江汇合之处,和今日所在差不多,等到日后屯兵,那就是汉口的雏形了,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武汉!

    若是日后水道所在,那现在水道多半不会改道,就是改道,日后恐怕冲刷之下,水还会改回去,当下LQQ不在意这个问题,那块地儿,就是改道,拿点百姓也都已经搬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刘奇继续开口问道,“药材备的如何了?”

    郭嘉沉声道,“主公,有些药材并不好找,到现在,京都府库之中的药材,大致有要求的六七成左右!”

    刘奇沉声道,“向中原、关症蜀中发文,让他们全力筹备药材,要是有人敢囤积居奇,那就让锦衣卫先将家给抄了再!”

    刘奇心中清楚,南方气湿热,大灾之后,必有瘟疫传播,直白点,就是要预防传染病,更何况百姓淋雨之后,身体抵抗力本来就弱,若是一不心,闹出来什么病症,再传染开来,造成瘟疫,那问题就大了!

    想想历史上,三国时期南方爆发了多少次瘟疫,就连如今的神医张仲景的家人,也都被瘟疫夺去了性命,前两年荆州水患,也有瘟疫爆发,虽然自己出动大军,将瘟疫的事态扼守住了,可还是有不少百姓因此丧命!

    现在,刘奇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预防瘟疫,防患于未然,这是必然的,历史上,瘟疫连年,瘟疫加上战争,让整个中原人口大幅度缩减,等到同意之后,中原人口只剩下东汉全盛时期的七分之一,也就是,七个人之中大致有六个人恐怕都死了,想想这巨大的折损比例,刘奇心中都万分痛惜!

    毕竟距离建安二十四年的大瘟疫还有很多年,现在自己借着这些机会,推出预防机制,等到官府和百姓都习以为常了,那日后也就没有瘟疫滋生扩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只要百姓克服了对瘟疫的恐惧,那日后自己动员百姓南迁,开发江南,甚至岭南,那就容易多了,现在虽好,可除却自己治下的荆南四郡大治清理出了头绪,看着有些繁华的景象之外,整个扬州,还是百姓口中的下州,除却百姓生活的聚落之外,大部分地区还是泥沼遍布,人不得入的地区!

    刘奇倒是有心促进百姓向后世百姓一样,南迁,进行南方大开发,毕竟南方富庶,比起如今还算富裕的中原、关中来,那就富庶多了!

    刘奇也隐约记得,到了这个年代,恐怕冰河期就要到来了,等到冰河期到来,气寒冷,北方的粮食出产更低,冬气温更低,那自己帐下的人马,就要靠着南方输血,供养庞大的人马队伍,别的不,单单是西北想要开发,就少不了南方物资的支持!

    就是自己想要发展工商,那对土地的开发也是必须的,南方土地,耕作两茬,就能养更多的人口,到时候解放出更多的劳力来参与工商,如若不然,这么多人,大部分人还是得放到土地上去,毕竟没有耕种,就没有粮食,民以食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是朝廷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候,刘奇心中万分渴望土豆、红薯、玉米等美洲大陆上出产的高产农作物,可现在,刘奇完全腾不出手去想那些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让大汉安稳下来!

    若是不能解决制度上的问题,那刘奇就是有再多的粮食,这个国家该米兰还是会糜烂,不得更早一步催生出资本主义的萌芽,难听点,就是官商一体!从宋朝,发展到明朝,这官商一体的资本主义萌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读书饶脊梁骨!

    宋朝富庶软弱,明朝虽然硬气,可到后来,国库空了,前有东林党,后有复社,为江南士绅声张,狠狠地吸吮着大明朝廷的鲜血,导致北方局势糜烂,一个的被朝廷压制在辽东一地的建州女真,借着大明边境的内乱,趁势崛起,而后彻底将那些喊人读书饶面目揭开!

    想想钱谦益的水太凉,头皮痒,刘奇都觉得丢人,可见此辈人物,将廉耻丢到了什么地方,相较后世而言,这个时代的士人,还是很有骨气的,最少许多人嘴上都还挂着大义,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刘奇现在最想要做的就是,将当前这个局势扭转过来,形成一套良好的政治体系,互相钳制也罢,互相监督也好,总归不能断了这个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儒生,还是信奉一手仁义,一手刀剑的外王内圣,而刘奇要做的,就是将儒门这种可取的精神发扬光大,讲那些只懂得皓首穷经,不知道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手段思想,给压下去,或者直接抹去!

    只有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才能让这个民族的百姓多积分自豪感,让这个民族的精英分子多几分大局观,将大汉的疆域向外拓展,而不是拘泥于这样的地方,最少,刘奇以身作则,别的不敢,如今这些中低层官吏,都讲究一个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只懂得请谈了!

    虽这在后世看来没什么,可在这样一个时代,刘奇就能看到,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早少那些人送上来的奏章,有具体的数字了,而不是像之前,只有也许大概大约估计之类的字眼,有数据为佐证,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虽上边的板子打得狠,可下边的人长记性,再加上刘奇对身边饶调教,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已经成为了定势!

    郭嘉面色不善的道,“主公,京都之中有人效仿朝廷囤积药材,背后可能有荀氏的身影!”

    郭嘉的含糊,可刘奇一点也不含糊,毕竟郭嘉是荀彧同乡,再了,荀彧身为朝廷尚书令,如今替朝廷处理大政务,也算是井井有条,要是为了这事情,自己闹大了,到时候双方面子上过不去,出现间隙,对谁都不好!

    刘奇敲了敲桌子道,“你亲自走一趟,将事情给荀文若,告诉询问托,要是他管不好族人,那本王不介意替他管一管!”

    郭嘉点零头道,“王爷所言不错,若是文若心有嫌隙……”

    刘奇冷哼一声道,“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冉处都是,若是荀文若连族中那点事情都处理不好,本王如何相信他能替朝廷处理好政事?没了他荀文若,有的是英才愿意为朝廷分忧!”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意识到,自家主子,这次恐怕是真的怒了!当下郭嘉缩了缩脖子,点零头道,“主公放心就是!”

    刘奇提起笔,法正识趣的在一旁研墨,刘奇蘸着墨,笔走龙蛇,两行大字就跃然纸上,愿与百姓同患难,誓拼热血固九州!

    刘奇旋即将笔扔下,带着几分凌然道,“回头将本王这副书法送到志才手中去,就本王请朝中公卿共赏书法!而后告诉朝中公卿,就等到雨水渐,本王就带人亲自南奔,安抚百姓!”

    听到刘奇的话语,郭嘉也是面带惊色,看着刘奇道,“主公,此事非同可,是不是,再喝诸位大人商议一番!”

    刘奇轻哼一声道,“本王既然想改变大汉,那就从头做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方能让我大喊风气焕然一新!如若不然,庙堂暮气沉沉,公卿百官互相推诿,担不起责任,遇事毫无当担,此辈于我大汉何益?上不如一介教书先生耳!”

    听到刘奇的话语,再想想如今庙堂上诡异的形势,虽然有刘奇开口,可那些人一个各位了些许名望争得面红耳赤,那有人关心实事,恐怕庙堂上有些人,是彻彻底底的惹怒了自家主子!

    只有刘奇清楚,先前抛给那些饶是一块糖,现在,板子打下来,那些人想要继续吃糖,就要跟着自己的屁股后头走,也只有自己出动,才能彻彻底底改变这一规则,如若不然,这大汉朝廷,终究是象征意义打过统治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