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三国奇公子简介 > 三国奇公子最新目录

第八百六十章

    也同样是这一,刚刚经历了数百户豪门全部被抓了起来,京都镇平,甚至半个南阳,都经历了一场难见的白色恐怖之后,十月十六日的上午,数百人被扭送道镇平城东门外,毫不犹豫的斩首,让京都内外骇然!与此同时,万余人奔流放、发配到南蛮、零陵、凉州等地!

    有这一举动,朝廷之中众人也都意识到,这位大司马,这次是真的下狠手了,先前因为胡昭之死牵涉了一大批人,作为大司马的刘奇都没有动手,现在这位大司马,一举动了这数万人,那里是杀鸡儆猴,分明是杀猴骇鸡!

    皇城南宫,勤政殿之中,廷尉法衍、执金吾黄忠、司隶校尉扈瑁三人,一身官袍站在下首,子端坐在高堂之上,看着一言不发的三人,子面色阴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京都上下动荡,尔等三人谁给朕一个交代?”

    廷尉法衍平静的开口道,“陛下,廷尉寺按照我大汉律令,斩首三百一十八人,流放一万七千零九十二人,每人所触犯律法,俱是按照我大汉律令惩处,不知道陛下有何疑问?”

    子带着几分怒气道,“冠军杜氏、棘阳马氏等近百家族,都是我大汉功勋之后,当年跟随先祖光武皇帝扫除叛逆,中兴大汉,于我大汉有莫大功勋!当年光武皇帝,建立云台,悬挂诸多功臣与其上,彰显其功,若没有这些饶先祖为我大汉呕心沥血,我大汉早就成了王莽逆贼的囊中之物了!如今尔等将这些我大汉肱股之臣的后裔如此惩处,唯恐寒了人心,无异于自毁我大汉根基呐!”

    法衍义正言辞的道,“陛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况功臣后裔乎?正是考虑到这些人是我大汉功臣之后,臣才从轻判决,除却斩首贼手之首,从附者流放边关,未曾多做惩处!如若不然的话,此次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子被法正一番话呛得不轻,当下带着几分不悦道,“话虽如此,可为了区区事,将这些人如此重处,却是过了!”

    法衍平静地道,“陛下,按我大汉律令,行次陛下王侯等朝廷重臣者,以谋反罪论!涉及谋反,从附者按律诛三族,贼酋诛九族,此番下官只是看在他们祖上于我大汉有功,才从轻论处!若是再放低姿态,我大汉朝廷威严尽失,让下百姓如何信服我大汉律法?当年光武皇帝为了肃整朝廷律令,连外侄邓奉都斩了。陛下,万万不可纵容慈乖张之辈!若是律法松弛,下百姓受苦,到时候这下,又要盗贼遍布了!”

    子也被法衍的态度给激怒了,当下带着几分郑重开口道,“若是朕执意要赦免这些人呢?”

    法衍毫不犹豫的开口,“陛下,若要赦免这些贼人,还请陛下与三公共议,请尚书台拟制昭告下!”

    子愣了愣,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老将黄忠,“黄忠,你私自调动朝廷兵马,不知你可知罪?”

    黄忠平静的开口问道,“陛下,老臣奉命行事,不知何罪之有?若是没有印信虎符,老臣又怎能调动兵马?”

    子颇为不平静地道,“没有朕的旨意,你又如何不是私自调动兵马?”

    黄忠毫不犹豫的开口道,“陛下,军营之中,只认虎符印信军令,不认圣旨!若是大军每动一次,都要朝廷下达诏书,那我大汉的兵马就不用打仗了,只需要在军营之中等候朝廷诏书便可!臣闻当年周亚夫屯兵细柳,子御马而不得入!就是平日里巡视京都,臣派遣的也是帐下缇骑,而非是兵马,如今老臣奉军令而行,老臣又有何错?”

    子冷哼一声,“就是大军出征在外,也有朝廷下达的诏书为准,莫非你不打算认这私调兵马之罪?”

    黄忠同样不肯示弱,开口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奉命迎接陈元龙,中途相遇汉中王遇刺,暂听汉中王令,抓捕阴谋造反的逆贼,另外这,臣也派出一千兵马前去迎接陈元龙,臣自认无罪,若是陛下对臣不满,但请陛下罢臣之官,臣绝无二话!”

    子又将目光投向扈瑁,“扈瑁,你倒是好大的威风,领着司隶校尉府数千人,不声不响的就消失了,闹得京都上下人心惶惶,你这司隶校尉,好大的威风!”

    扈瑁带着几分阴厉道,“陛下,身为司隶校尉,臣掌管着整个荆州事务,荆州有人阴谋作乱,陈自然要率人查清楚其中缘由,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臣这司隶校尉也就当不下去了!更何况此次数万人阴谋作乱,事关紧急,莫非臣身为司隶校尉,连事急从权这点权利都没有了么?”

    被三人连番抢白,子气的更甚,当下子压着怒气喝道,“汉中王呢?他怎么不来见朕?”

    扈瑁平静的开口,“陛下,汉中王既然南巡归来,自然是在城外为先王守陵!若是陛下有意见汉中王,还请陛下下诏,夺情诏汉中王入宫!”

    子冷哼一声道,“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莫非他都不打算给朕一个交代么?”

    扈瑁平静的开口道,“陛下,此番事态,汉中王也是受害者,汉中王当日落水受了风寒,如今还卧床不起,陛下还想要问汉中王要什么交代?难道身为我大汉的功臣,让我大汉能有如今盛景,莫非此事,陛下不打算给汉中王一个交代?”

    子带着几分冷淡道,“事已至此,还要朕给汉中王如何交代?”

    廷尉法衍适时地接过话茬,“陛下,非是陛下给汉中王一个交代,而是陛下要给下人一个交代!此时虽然有臣等承办,可事关重大,牵涉数百家数万人,还是得请陛下下诏,布告下,言事情原委,明朝廷律令,宣逆贼罪孽,以宣扬朝廷威严!”

    法衍的话语很明确,事情已经办了,现在该到了子向下人昭告此间原委,震慑不法之徒,让下人敬畏朝廷律令,从而推动朝廷律法的进展!

    几人心中都清楚,现在正是需要自家主子刘奇避嫌,让子站出来得罪该得罪的人,将这缸顶起来的时候,此次就连杨彪等人都明白了其中关系,早早就躲起来看热闹了!

    听到这三人话语,子之道,这番自己是讨不到什么便宜了,当下让三人退下,尔后子命人召来了议郎赵彦!

    …………

    “王爷新书发售啦……”

    一座书馆之中,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声,尔后路过的士子读书人纷纷涌了进来,一名士子看到封面上那六个大字:国语新解?卷二,当下迫不及待的翻了开来!

    “王爷书中的什么,赶紧念来听听!”

    听到乱哄哄的嘶吼声,站在柜台后的二捧起一本书来,高声诵读道,“卷二名曰:身体力行!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熟为夫子乎?礼记有云:力行近乎仁…………”

    不到半个时辰功夫,一旁的二就抹了一把汗道,“掌柜的,王爷的新书售罄了!”

    那掌柜的轻飘飘的道,“将先前储藏的卷一:知行合一摆出来,等到新书调来之后,两本书一起销售,不卖单册!”

    一本书摆到了司空陈纪的面前,陈纪看完之后,将书扔到琳子陈群的面前,“什么时候将大司马的良策书籍背得一字不差了,什么时候再出府!什么时候能将大司马注释的几册经文读熟,什么时候再想出仕之事!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大司马好大的气魄,都是老夫晚辈,你不知比大司马年长了几岁,所作所为却连大司马微末分毫都比不上,却是差得远了!

    仲武早年丧父,同样是在老夫门下受教,仲武最少还知道进退,虽是百里之才,可也能勤勤恳恳跟在大司马左右效劳,进退有度!比起对经义的精研,仲武和你差得远M比起为人处世,你就比仲武差得远了!不要整日想着和那些纨绔子弟交游,有什么前途,那点虚名,士林之中谁人会当真?

    早些年间你和阳翟赵俨赵伯然、阳翟辛毗辛佐治、定陵杜袭杜子绪三人并称颍川四大名士,如今辛毗隐姓埋名投奔朝廷,已经是一郡太守,赵俨也已经是一郡郡丞,再磨练一番,就能主政一方,杜袭虽然是镇平令,可执掌京都,没有手腕能干下去?能有动作会不被大司马、被朝中众臣看在眼里?会缺少高升之道?反倒是你沉湎于为父的名声之中,为了博名声,尽做一些轻浮事,着实让为父失望!”

    陈群带着几分不甘道,“父亲,孩儿不懂!”

    陈纪又开口问道,“为父听你过你构想的九品中正制的构思想法,你再想想,此事你都与何人过?”

    陈群思虑片刻,开口道,“酒醉之时与一些性情相投之辈有过只言片语!”

    陈纪轻轻捋了捋颔下如乱蓬的胡须,镇定自若的道,“那就是了!大司马多喜拔心腹良才于寒门,别的不,单单从朝廷如今推举的科举制就能看出一二。白了,就一点核心,任人唯才!你可有想过其中深意!”

    陈群恭恭敬敬的道,“还请父亲指点!”

    看到自家儿子这么不成器的模样,陈纪叹了一口气道,“这九品中正制,站在我等世家豪族的角度看,自然是再好不过,可想要恢复秦皇汉武那样的盛世,就不能用九品中正制,而是要从民间推举良才!大司马心有丘壑,自然不愿意被这区区九品中正制束缚住!

    若是九品中正制广行,那我大汉十三州,豪族遍布,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与两周分封制无二,对于皇权,是巨大的威胁,大司马岂能容九品中正制行于世?”

    陈群叹了一口气道,“父亲,莫非是孩儿错了?”

    陈纪叹息道,“长文,不仅仅是你错了,为父也错了,前段时间,读了大司马的书,颇有所获,现在看到大司马言身体力行,为父才幡然醒悟!大司马所谋非凡,就如同大司马府中,当年大司马若是找一户世家豪族求妻,那当时势力就发展起来了,可为何,打死麻雀要求取蔡伯喈之女?

    和一些大家闺秀比起来,蔡伯喈的女儿,声名多少有损,有些东西,你想明白了,为父也就放下心了!如今老夫年纪大了,我陈氏的未来,还要靠尔等共同奋力,单单一个仲武,还是太过单薄了!如今你姑姑还在,陈氏与大司马还有几分香火情,为父也不怕你犯错,可等过上几年,这香火情也就慢慢淡了!”

    陈纪顿了顿,带着几分缅怀道,“当年你祖父也是起于寒门,不过声名在外,为父受于你祖父的名望,前途也算是光明,可毕竟少时跟着你祖父,经历过民间疾苦,懂得大司马政令所出为何,可你自幼生活在府中,未曾经历过太多波折,脚步止于我陈氏门户之间,眼光囿于一家一姓之中,这才是你最大的缺点!若是你能站在大司马的角度多想一想,以你的聪慧,再加上你读过的经书,一一对照,你的成就不下为父!

    大司马这卷身体力行,却是道出了为政之本,相对于我大汉数百年来重视经史子集,如今朝廷,最为重视的,不过务实二字,你要是能明白这些,那也就足够了!”

    陈群低头沉思良久,开口问道,“父亲,你是,大司马不用孩儿,是因为九品中正制?”

    陈纪轻轻颔首道,“是啊,恐怕大司马听闻你传出去的只言片语之后,以大司马的聪慧,就看出了此举的优劣,所以大司马宁愿将你闲置,也不敢将你放到一方主政,毕竟如今,你不过是个清谈客,随意无所谓,可你要是主政一方,再将这想法提出来,加上为父声望,地方上豪族定然云集响应,到时候大司马为了朝廷,定然要从重惩处,到时候将那些人惩处了,你也逃不脱!

    你到时候大司马是要从重惩处你呢?还是看在为父的面子上徇私,不管怎么做,我陈氏与大司马都背道而驰了,所以大司马干脆将你闲置,养个闲人也费不了多少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