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简介 > 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目录

第九五一章 意

    收复失地,在赵曦看来不应该单纯的军事占领。实话,若仅仅是对燕云十六州单纯的占领,大宋的战力早就可以做到收复燕云了。

    收复失地,更应该是让这片故土对一个王朝有归属涪认同感,唯有归属和认同,才是真正的收复。

    后世有很多军事占领土地并统治的案例,结果,只不过是将占领的土地陷入混乱而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收复。

    虽然,在大宋的文人雅士的认知里,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一直在翘首盼望着王师北上,对于朝廷臣工而言,却清醒的认识到: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并不一定认同大宋王朝。

    赵曦对这一点更清楚。

    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的评论,没有一家之言会自认为燕云十六州的汉人认同大宋。

    或许曾经有过盼王师北上的想法,但在太宗朝高粱河大败后,在加上澶渊之盟,北地汉人已经完全忘记所谓的正统王朝了。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于北辽的认同甚于大宋,或者只把大宋当作可以欺负的邻邦。

    曾几何时,所谓的打草谷和捉生军基本上都是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为主…~

    赵曦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所以,直到今才发动了北伐之战。

    当然,耶律乙辛的叛乱是很好的契机。

    但是,真正让燕云汉地的汉人认同,并不是征服就可以。

    这些年来,朝廷制定各种政策侧重于发展,目的就是想让燕云汉人有个对比,从而认同大宋。

    这一次,从耶律乙辛叛乱,到如今战争开始,赵曦一直在故意将战事拉长时间…~并不是真的没能力短期解决北辽,而是因为燕云汉人。

    现在在前线,拟定对战乱地区出售粮食的决断,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怎么呢,这么多年了,虽然大宋的富裕对北辽边境有了一定的影响,真正南逃的燕云汉人真的不多。

    数量上起来也有几千上万的,但对于作为北辽赋税重地的燕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大宋对于北辽南逃汉饶政策很优惠,结果也就是这样。

    而如今,当战争来临时,朝廷将原来的兵营留下,目的就是收留北辽南逃汉饶…~

    但是,结果真的让赵曦乃至整个朝廷心寒……可能也是曾经大宋的羸弱让燕云汉人失望了。

    可容纳三十万大军的营帐,至今收留的燕云汉人不足五万……

    所以,赵曦才想到了战乱粮食的事。

    战乱的紧缺物资,基本上集中在军备、粮食、药品三项上,这是赵曦的理解。

    这三项在战事的交易,白了就是对财富的掠夺。

    原本赵曦不想如此,可现在,在看到燕云汉人向北迁移以躲避战乱后,赵曦也就下狠心了。

    北辽两年内乱,相信搜刮北辽境内应该到一定程度了,整个北辽的物资匮乏也应该到一定程度了。

    接下来就应该是财富的掠夺了…~

    人都有贱性,也都偏好对比。

    燕云汉人可能觉得原本的生活不错,跟随并忠诚于北辽就活的很好。

    甚至对现在的战乱,也是对大宋怨恨……真有这种可能。

    如果,以粮食为手段,将整个北辽境内的百姓推进所谓的水深火热之汁…

    这一点绝对避免不了。

    游牧民族本来就有掠夺的本性,哪怕是军伍也如此。

    两三年的征战,让北辽军伍处于一种难以控制的躁动状态,再加上物资匮乏,供应不足,抢劫就很难免。

    真急了,他们甚至不介意抢自家人。

    那么,整个北辽境内的百姓,应该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了。

    等到了大宋收复燕云后,稳定和吃饱饭对于燕云汉人恐怕都是堂。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收心。

    大宋谋划了多年,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官家,四皇子向朝廷请求,想让朝廷派两厢新军交于他指挥…~”

    “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四皇子就一直在策反高永昌,甚至高永昌的大多数军备和粮食都是四皇子支援的。”

    “如今,高永昌起事立国,并没有遵照原定的契约,并没有以大宋偏师的名义发兵。四皇子奏报向率军歼灭之!”

    官家决断的粮食交易,在场的都差不多懂背后的意思。

    因为此事,随军的诸位臣工议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都亲眼见识了所谓的同种同族。所以。对官家的决断没有任何异议。

    往北辽贩卖粮食,四皇子的那支队伍是大头,章惇就不得了向官家奏报四皇子原本的请求。

    实话,当章惇接到四皇子请求调集兵员时,直接就把奏报丢一边去了。

    不管如何,高永昌这时候叛乱,对于大宋的大战局是有好处的!四皇子在这个时候居然想歼灭高永昌部?这不是在帮北辽平息内乱吗?

    高永昌已经起事了,那么,必将导致北辽的辽东一带更加混乱,会进一步加剧北辽物资的匮乏程度。

    这时候虽然不能继续高永昌的什么渤海国吧,也不应该去考虑歼灭。

    成不了大事的高永昌,这时候还是有用处的。对于大宋而言,随时都可以玩残了,绝不是现在。

    本来章惇准备搁置的,现在官家要推动粮食战略了,四皇子那边作为粮食贩卖的大户,就不得不向官家奏报了。

    四子?……也就是个海盗和商贾的料……赵曦听了章惇的话,直接就这样定义了。

    格局还是那样,并没有因为见识了大海而宽阔了,还是只能看到眼跟前……

    “这时候不考虑对高永昌用兵!如其对高永昌用兵,倒不如让四皇子严格执行朝廷的粮食和军备攻略。”

    “只要四皇子这边掌控了高永昌的粮食和军备需求,想歼灭高永昌部随时都可以。”

    赵曦还没开口,王安石已经抢话头了。

    赵曦也真不想开口…~什么?烂泥扶不上墙?也就是有朝廷的支持,否则四子连海盗和商贾都做不好。

    “此事尔等做主即可。这是大战时期,是大宋收复燕云之时,朝廷一切决策,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次大战。”

    “将朕这层意思昭告下,包括朝廷派遣出去的各种力量。若有忤逆者,定惩不饶!”

    还好,老二在安南还没有这样的要求,甚至在朝廷决定对北上用兵后,停止了招募退役军卒。

    甚至粮食供应方面,也做得还好。

    野心,也得有相符的能力。

    虽然老二有不臣的行为,甚至到了不可饶恕的地步,赵曦最终还是放了一马。

    因为,老二的才华还是有的。格局也在线,只不过是根据大宋的发展需求,赵曦选择了太子,在心里还是认可老二能力的。

    至于这个四子……从开始赵曦就没看上眼。

    ……

    “官家,如今西北已经出兵。聪沙洲、瓜州等地,番骑队、辅助番骑,乃至在当地招募的仆从军近十五万,已经向东,向北开拔。”

    “而西州回鹘现在也对北辽用兵了,不仅仅是掠夺牛羊牧民,甚至还逐步深入北辽境内。如何对待西州回鹘?”

    不考虑官家对四皇子的看法,单从高永昌和西州回鹘趁火打劫的行为来看,是类似的。

    本来按照官家的大原则,王安石已经考虑好了策略。

    但是,今官家对四皇子这边,以及粮食和军备攻略的法,又让他有些捉不准了。

    “西州回鹘?倒是想的挺好!西北出兵,凡遇到西州回鹘者,一律歼灭!”

    “西州回鹘与高永昌不同,高永昌的所谓渤海国,虽然也算得上势力,但那是空中楼阁,他的地盘是建立在北辽苏州的基础上。”

    “高永昌没有原本的基础,这一次的趁火打劫,成不了事。可西州回鹘不同,本身他们就是一个类似王朝的势力。”

    “西州回鹘现在出兵,本质上是扩张,是在利用我大宋牵制了北辽的重兵基础上,完成他们的扩张。这类事情,朝廷必须严厉打击!”

    高永昌的渤海国和西州回鹘是两回事。

    “并且,西州回鹘在出兵之前,并没有跟我大宋沟通,也就是,他们认为现在占领的土地,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

    “一旦这边战事分出胜负,很显然,西州回鹘不会准备归还北辽,更没考虑跟大宋分利益。”

    “大宋没有为他们做嫁衣的义务,同时,也需要告诉他们,谁才是这一次大战的主导者!”

    对于西州回鹘的做法,赵曦是厌恶的,甚至比高永昌叛乱还厌恶。

    高永昌是渤海国后裔,这时候复国,从某些意义上,这算是卧薪尝胆。

    西州回鹘算什么?他们本来是北辽的藩属国。在宗主国大战时,不出兵增援也就算了,居然背后捅刀子?

    当然,很多问题都存在辩证的关系,就看怎么看了。

    高永昌和西州回鹘的做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因为势力和实力不同,赵曦也就有了不同的对待态度。

    若高永昌是女真,或者是已经打下辽东,并作为地盘发展的话,赵曦不会把高永昌看做什么卧薪尝胆,而是觉得贪婪。

    大体上就这些了。

    其实,对于大宋的前线,现在没什么了讨论的大事,若不是起粮食攻略,甚至连高永昌和西州回鹘都不会去讨论。

    这时候大宋的重点是燕云,先把燕云拿下,大宋有的是时间考虑这些。

    不过,若是捎带做一些事,还是可以的。

    现在,就等着北辽的反应了,能不能大规模歼灭北辽的有生力量,就看北辽会不会按照官家判断的那样应对了。

    ……

    又过了几日。

    “官家,北辽又遣使来了……”

    又遣使来了?北辽这时候遣使是什么意思?战都打到这份上了,难不成还有其他想法?

    “意图呢?可有过?”

    “没樱扬言要见官家。”

    见?还是不见?

    赵曦觉得真没有见的必要了。

    到了这地步,燕云,甚至连北辽,应该差不多已经成定局了,实在没什么斡旋的必要。

    “诸位以为如何?”

    以为如何?没以为,所有的人都没什么以为。

    怎么呢,现在的战况,是个人就都能看清楚,大宋真的没必要再跟北辽苟且了。

    大军每日都在向北推进,继续执行着稳步推进的战略,只需要等契机出现,便能完成既定战略目的……歼灭北辽的有生力量。

    这时候跟北辽谈什么?燕云?已经基本确定要拿下了。

    告诉北辽我们的目的是越过燕山,直指草原吗?让北辽束手投降?若北辽能答应,就不会还征战不断了。

    “见不见吧…~官家若觉得没有接见的必要,老臣着人打发走即可。”

    见没人回话,王安石也大概明白诸位的意思了。

    就是官家,大概也不见什么使臣。

    “等等……”

    王安石真的就准备随便让一个官吏把使臣打发走了。赵曦却制止了。

    “既然北辽派出了使臣,朕就见一下。看看什么意图,也好做应对。”

    “战场上的谈判,或许能听到很多信息。朕还是见一下。”

    这时候北辽派使臣,真的有些诡异。

    从朝廷大军的数量,规模,以及自己亲征等各方面看,大宋的野心已经是很明显的了,不可能止步于燕云。

    这时候北辽派使臣来斡旋……

    “宋国皇帝陛下,大辽陛下遣外臣觐见宋国皇帝陛下,委托外臣带诚意来的。”

    “事已至此,我大辽皇帝本着两国友好的目的,准备将燕云剩下的十二州,全数归还宋国。”

    “我大辽自宋国答应之日,全军撤回到燕山以北,并重新与宋国厘定边界,择吉日签订新的契约。”

    不惊讶,没人惊讶。在接见使臣之前,对于北辽这时候谈判的底线,大家已经讨论过了。

    现在双方的优劣,注定了北辽会妥协。

    而宋辽两国的焦点就是燕云,这时候北辽能拿出让大宋收兵的筹码,也只有燕云。

    “燕云十二州还不够。既然北辽有诚意,我大宋也我们的诚意。”

    “燕山西北三百里,同时,辽东一带也归我大宋。可否?”

    这也是商量好,用来试探北辽底线的。

    “辽东一带可以谈,燕山西北三百里……那将包括我契丹族的祖地,不可能!”

    使臣带着问题走了。

    不过,在大宋的前线宫帐里,倒是有些不平静了。

    “朕以为,北辽要破釜沉舟的大决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