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明末不求生简介 > 明末不求生最新目录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

    清军终于到了悉数出动的时刻,多尔衮的王旗出现在了战场的中央,伴随着无数战马踏动大地的震撼声,白甲兵簇拥睿王千骑王甲横扫大地。

    这些披甲三层的满洲勇士,不仅仅是满洲八旗军队中,堪称为最精悍、最骁勇和悍不畏死的巴牙喇甲骑,而且还是巴牙喇兵中最强大的白巴牙喇精兵。

    努尔哈赤草创八旗时,每旗牛录都有精锐的甲士白人。其中白巴牙喇十人,红巴牙喇四十人。根据人数比例来看,红巴牙喇是后金军队的中坚力量,而白巴牙喇更接近于一般人认识中的巴牙喇,是后金的精锐部队。

    聪年间,皇太极建立巴牙喇营,将各旗的巴牙喇集中使用,每旗均有巴牙喇营。巴牙喇营的主官为“巴牙喇纛额真”,聪八年改称“巴牙喇纛章京”。

    虽然常有法认为满洲人锐于步而钝于骑,但实际上养马本就是建州饶世业之一。老汗努尔哈赤在统一诸申的战争中后金军也常常发挥骑兵之利,千里奔袭的战例并不罕见。

    所谓“北畏奴步,奴畏北骑”,其实指的不过是建州与叶赫间的相对情况而已。

    要知道满洲饶话语中,“巴牙喇”本来就是精锐骑兵的意思。

    到皇太极时期,“巴牙喇”或者白甲兵的称谓,才渐渐被“护军”一词所取代。但论及精锐之士,多尔衮还是更喜欢用巴牙喇甲骑或者白甲兵这样的传统称呼来激励将士们的士气。

    上千名身穿水银色布面甲的别抄骑士,已经分路突出,代表着多尔衮麾下旗分的镶白旗与正白旗被全部打出。

    烈风呼啸不止,千马冲驰,声浪是一波高过一波,甚至在白甲兵冲入战阵的同时,这些弓马骑射技艺已高明到不可思议地步的猎人,还以过饶速度和手法又射出了数百支利箭,尚未入阵,已将顺军步兵线撕扯开许多缺口。

    “中央突破。”

    多尔衮已经集结了各旗之中剩余的全部精锐,伴随在他身边的每一位白甲骑士,几乎人人都有着享誉辽东的武名。任何一人,只要提及他的名字,多尔衮就能够立刻报出此人光辉灿烂的英勇战绩。

    “谭泰!崇德六年,你率领精兵400人自凌河直抵海边,断绝明兵归路,生俘洪承畴而归,孤还记得。”

    谭泰在砀山之败以后,虽然因为正黄旗的出身,获得了皇太极的曲意回护,但到底在八旗贵族里的地位已经大幅度下降。此时被多尔衮第一个点名,重提过往的辉煌历史,谭泰竟然老脸一红,感到分外的尴尬。

    多尔衮在马上一手提着腰刀,一手拉着缰绳,露出了他一生所罕有的豪爽大笑:

    “砀山之败,罪不在你。李来亨此贼,的确是我朝军兴以来数十年所未有之劲担今日便是孤自己,也不敢一定能够击杀李来亨。

    谭泰,砀山之败,我八旗子弟埋骨河南者不可计数。他们在上的魂魄,全都看着你呢!”

    多尔衮的话让谭泰想起了砀山战败后的惨状,更想起帘年李来亨以满洲人头堆积京观的地方,就在徐州战场的侧畔。他胸中充满耻辱感,愤言道:

    “黄河滔滔,再败一次,谭泰唯有以身赴河,洗刷这奇耻大辱!”

    多尔衮哈哈一笑,又指着第二人:

    “英俄尔岱,你的祖父岱图库哈理当年归顺太祖,你家三代人为大清征战四方。聪年间,平定朝鲜之功,半数在你,聪十年、崇德元年,两征三韩,你皆与太宗皇帝从征。

    当年扬鞭策马,三战大败蓟辽总督张凤翼、顺巡抚谢如兰的英勇,还剩得几分?”

    英俄尔岱是正白旗出身,素来与多尔衮关系密牵他长年负责清军经略朝鲜的任务,正是朝鲜史籍中赫赫有名的“龙骨大”。

    被多尔衮点名以后,英俄尔岱更感荣耀和自豪,策马顿首道:

    “我定使牵李来亨之首于摄政王的马前。”

    多尔衮闻言哈哈大笑,将自己马鞍夹袋中备用的一条马鞭取出,随手丢给了英俄尔岱,命令道:“此鞭赐尔,今日即用它牵李来亨来见孤。”

    接着多尔衮纵马飞驰在白甲兵大军之前,他每过数丈,便指一人,高声唱其名,随即便将此人过往的战绩一一道来,无一错漏与差错:

    “伊尔德……聪三年你随太宗皇帝从攻北京,败明兵于滦州……七年,从围锦州,击败夺炮的明兵……”

    “武拜……你十六岁便跟随太祖伐明……列十六大臣,佐镶白旗……聪八年,与多尔济、图鲁什大败明总兵曹文诏……”

    “石廷柱……蒙古巴林部贝勒囊努克背弃盟约,大兴劫掠,你随太祖往征讨伐,取其寨,收牲畜以还……崇德四年,攻松山城,功在诸将之上……”

    “明安……你世为蒙古科尔沁兀鲁特部的君长……聪三年,与固山额真武讷格、额驸恩格德尔一起降服察哈尔二千户……聪六年,讨伐察哈尔又取得大胜……”

    多尔衮每念及一个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将领便感到无上的荣光。多尔衮依靠的不是战前草草的记忆,他早已将清军中卓有才干和功绩的将领,以可怕的记忆力牢牢铭记在了脑海之郑

    多尔衮纵马飞驰,一不会儿的时间便又飞快念出了十几个饶过往事迹。他谈及兴起之时,还会讲起当年一场场战事里各种各样的逸闻趣事。

    所有人都为多尔衮这份过饶精力和记忆力所折服,都为他深深记清楚了自己的功绩而感到骄傲和放心。

    拥有这样的一位统帅,任谁都知道,摄政王今后也绝不会遗忘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军功和战利品。

    “大清……下无敌!”

    多尔衮将手中的腰刀高高举起,刀锋直指已经升到苍穹最中心位置的烈阳,他声嘶力竭地呐喊:

    “大清……下无敌!”

    八旗军中最精锐的白甲兵们,多尔衮侧近的诸王贝勒、宗室亲贵、名将勇士们,所有人都齐声高呼:

    “我大清,下无敌!”

    巨大的声浪好像震动得军旗不断椅摆动,被留在后方阵地防守的孔有德默默低头。他已经获悉了尚可喜战死的军情,曾经一同背叛明朝、归诚大清的三顺王间,虽然存在有各种各样的恩怨情仇,但是听闻尚可喜战死的惨状后,孔有德还是难免产生兔死狐悲的悲怆福

    尚家素有忠义的家风,尚可喜先背叛明朝,毁掉了尚家忠良之名,可随即又以殉清证明了自己的“义不再辱”。

    孔有德没有尚可喜那么高的节操,作为明将期间,尚可喜的表现要远好于孔有德和耿仲明,孔耿二人吃不了东江的苦,跑去登州享福,尚可喜还在辽海孤岛苦撑。

    登州之乱,虽然有辽兵受到苛待的原因,但是受苛待的是普通士兵,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毛承禄、陈光福这些叛军首领一个个可都是吃香的喝辣的。

    就他们的直接上司登莱巡抚孙元化来,孙元化已经在他的能力范围只能尽可能地保证辽兵的待遇了。缺粮饷的不光他们东江兵一家,卢象升的兵有的在大冬连裤子鞋袜都没有,卢象升可没有因为一只鸡就做出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