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相位争夺1
就在李佑还在海里捕鱼捉虾,畅想着自己以后的商业发展时,朝堂上,同样有一人也在畅想着自己的未来,他便是李林甫。
由于这时是群相制,朝廷由中书令领衔,携手门下侍中,带领六部尚书政事堂议事,而政事堂成员,也都算是宰相。但政事堂有一个执政事笔,这个执笔,通常是右相,这就是谁是右相,谁的权利就更大一些,但左相作为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宰相班子实质上便有两人主事,内斗那就很难避免了。
这时期的唐朝宰相按职位应该有八人,但实际上,往往是七人。六部之间的地位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吏部尚书这个职位一般都担着中书令这个职位,也就是,右相和吏部尚书很有可能是一个人出任。
如今,萧嵩和裴光庭组成的宰相班底少人了,因为裴光庭前些病故了,既然左相没人了,肯定是要选出一位来的。而盯上相位空缺的人可不少,这还得各凭本事。
长安城外,裴府别院,裴光庭之妻武氏刚起,正端坐在铜镜台前描眉打扮,床榻之上躺着的一个男人哀叹了一声,此人正是李林甫。
武氏转头看了看他,随即走向了床榻,对他道:“你如此哀叹做甚,我夫故去,你应当高兴才是。”
“上官故去,妻我自顾,是该高兴才是。”李林甫躺在榻上不咸不淡的道。
武氏也不生他的气,两人私通又非是一两年,李林甫在想什么,她当然知道。
“若是你真有此意,我可找高力士。”
一听武氏这话,李林甫也是一下就坐了起来,问道:“你真可让高力士推荐于我?”
“行了,你到此处来找我,不就是为的此事吗,你我虽非夫妻,但堪比夫妻之情,我不帮你,帮谁呀。”
她这话也是的李林甫有些难堪,昨日李林甫来找她,为的就是这事,不过,就像武氏的,两人胜似夫妻,武氏直言穿,这也没什么。
高力士本名叫冯元一,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后,这才改名叫做高力士,而高延福又出自武三思家,所以高力士时常往来于武三思府上。武氏即是武三思的女儿,自然跟高力士是相当熟悉的,这事,李林甫也是清楚的。如今的高力士深得李蛮的宠信,只要他句话,绝对是事半功倍。
不过武氏又道:“此事,你可还得去找惠妃娘娘,若是她肯帮你,左相之职,你便可做成。”
“哈哈哈,此事我已有计较,不捞夫人挂心,高力士这里,就烦劳夫人费心了。”着便把武氏又揽入了怀郑
..........
箫府,箫嵩的书房内,三个儿子正在和自己老爹箫嵩商量着事,那就是推荐谁去当这个左相,箫嵩叫了三个儿子过来,很明显就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大儿子萧华,字诚睿,如今的工部侍郎,年纪也是已经五十一岁了。二儿子萧衡,字景平,出任太仆卿,也是驸马都尉。三儿子箫弼,字琮晖,任兵部员外郎。对于今要谈什么,他们父子之间都知道,箫嵩原来和裴光庭搭班的时候,政见时常相悖,很多事情都有分歧,如今裴光庭不在了,最好能推荐一个相对容易掌控的,这便是这次谈话的目的,关键还是人选上。
箫弼和萧衡没有话,他们也不知道该把谁推到这相位上去,倒是老大萧华道:“父亲,您觉得右散骑常侍王丘如何?”
“嗯,为父确实有想过他,做事沉稳,人也好话,只是恐怕他不愿入相。”
这时,箫衡却有些不解道:“父亲,王丘为何会不愿?”
“王丘与为父乃多年好友,他并非是个对高位有兴趣之人,加之他又是个不愿得罪饶性子,只怕他是不会同意此事的。”
萧华接着又道:“父亲,相熟之人,也就王丘合适,您何不先找他问问,愿与不愿,问过便知,也好过咱们这样臆测。”
倒是箫弼道:“我听裴家有意推京兆尹裴耀卿入相,若是裴耀卿真的入相,只怕还会和裴光庭一样,与父亲诸多政见不和。”
箫衡道:“我觉得大哥的对,父亲应当先去问问王丘究竟是如何想的,若是他同意,此事也就好了。”
“也好,明日我便去找他,希望他能如为父所愿吧。”
次日下朝之后,王丘的府邸,箫嵩与王丘坐在花园的亭子里煮茶,倒上一杯茶汤,王丘递给了箫嵩,笑着道:“箫阁老,请!箫阁老可是许久未到我这里来了,想必今日前来,也是有事相谈吧?”
箫嵩先喝了一口茶后才道:“今日到此,确实有事相询,不知仲山可有想过入相?”
王丘一听便知道什么意思,要是平常人碰到这事,肯定是一拍即合的,但还是如箫嵩想的那样,王丘拒绝了,还道:“多谢箫阁老美意,我二人既为友,我也实话告知,若是相辅其他人,我会答应,可箫阁老你,我决不可应下。相位之上,以国事为重,总有分歧,我不愿因此与箫阁老生出嫌隙来,箫阁老与我也是多年好友,此事应当明白。”
箫嵩倒是点零头,他也知道王丘就是这样的性子,他之所以相询,也就是看这事有没有意外,如今来看,还确实是没什么意外,也是道:“仲山之言,我甚知,只是无奈未有好的人选,这才不得不相询一二。”
“箫阁老,我可推荐一人,尚书右丞韩休。”王丘虽然不愿入相,但他还是给箫嵩推荐了自己心中认为合适的人选。
萧嵩寻思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韩休也是个干才,又少与人争名夺利,想了想,还真觉得这人或许是个不错的人选。
在箫嵩奔走的时候,李林甫也没闲着,他今托人带了话给武惠妃,带话之人便是武惠妃身旁的贴身宫女翠,武惠妃和外臣联系,都是靠的她,如今,她带回的口信,可是让武惠妃有些动心。
“李侍郎,愿护寿王为万岁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