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越言情 > 无敌正德简介 > 无敌正德最新目录

第290章 想不想办个学校

    可是这么多年以后,太祖皇帝的一些说法早就被他们给破坏的殆尽了,文人们就是靠着孟子的学说,一步一步的蚕食了皇权。

    如果他们真的践行孟子的道义,这也就罢了。他们打着孟子的旗号,干的全部都是狗屁倒灶的事情,甚至后面还出现了东林党这样的怪物。

    看起来像是进步的资本萌芽党派,实际就是一种党同伐异。

    至于荀子,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喜欢他了。

    在朱厚照的记忆里面,到了嘉靖的时候,荀子甚至被请出了孔庙,他的思想彻底被斥责为异端。

    朱厚照没想到王守仁居然会跑到荀子那边去,这就让他很迟疑,同时也来了很大的兴趣。

    要知道荀子的思想和现在的主流思想可是不一样的,甚至很多地方都是相反的。

    于是朱厚照好奇的问道:“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听你这么一说,本宫反倒更感兴趣了。”

    听到朱厚照的这句话,王守仁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然后说道:“臣这些年走南闯北,越来越觉得这世间的事情就像荀子之中开篇说的那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一条朱厚照知道,这是荀子的天行有常论,意思就是说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

    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其实说白了就是自然规律,唯物主义客观的自然规律。

    这一点就与儒家的很多思想不一样,尤其是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相差甚大。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文官们都会把自然现象和君王联系在一起,只要哪里出了一些什么不祥的天象,那肯定就是皇帝没干好事。文官们用此来限制皇权,同时也用此来获取利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荀子的这种想法自然是不被人接受的,甚至会被人摒弃、排斥。

    在这个基础上,荀子还衍生出了天人相分的说法。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

    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

    “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在这两个说法基础之上,荀子衍生出了自己的施政策略,就是制天命而用之。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它、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

    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

    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

    说白了就是不要迷信,要挽起袖子加油干。

    朱厚照看着王守仁,然后笑着开口问道:“那你觉得荀子的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说的可有道理?”

    事实上前面的并不重要,这两条才是荀子思想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最后一条。

    如果要是信奉荀子的话,将会彻彻底颠覆现在的儒家体系。

    王守仁想了想,抬起头看着朱厚照说道:“臣觉得有道理。”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再一次问道:“你也觉得人性本恶?”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厚照盯着王守仁,等到他给自己一个答案。

    事实上这一条也是荀子很重要的一个思想,而且是与孟子背道而驰的,与现在儒家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

    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

    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

    荀子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听到朱厚照到这个问题,王守仁的脸上就有一些汗水了。实在是这个问题很要命。

    因为一旦赞成了荀子的那个学说,那么孟子就会被推翻,那么理学也会被推翻,等于现在天下所有读书人信奉的道全部都是错的。

    这不是思想界本身的问题,这后面代表的东西太多,也太大了。

    不过王守仁还是把心一横,斩钉截铁的说道:“臣觉得正是如此。人性本恶,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本就是人性,”

    朱厚照点了点头。

    后世很多人一听说人性本恶,就是妄断的判断为这里面的恶,指的是坏凶恶。事实上不是的,这个恶在这里指的是人的欲望。

    就像饿了要吃东西,想要繁殖要找异性,天生想要过得更好,需要更多的金钱。

    这才是荀子主张的核心,那么有了这个之后,就有了荀子的施政主张。

    他主张对人进行教化,用教化来改变人心,让人克制心中的欲望;让人明理,让人知道什么是仁义。

    而在此基础上,荀子觉得这种事情也不能全都靠教化,有的人天生冥顽不灵,他不通教化,那怎么办呢?

    那么就要采取律法了,用严苛的立法来限制他们。

    说白了就是教化是上限,立法是下限。

    教化是把人向更积极更好的方向去教导,而立法则是让人不能够逾越底线,所以荀子的学说就是在这里,这就是他最核心的思想。

    只不过在荀子之后。他的很多徒弟直接就奔向了法家的道路上。

    比如他的三个着名学生,李斯、韩非和张苍,全部都是法学大家,推崇的也全都是法家。

    所以很多人反感荀子的学说,不将他当成儒门子弟,对他的学生排斥的很厉害。

    尤其是对于他法治的思想,儒家更不喜欢。

    毕竟亲亲相隐,你好,我好,大家好。我犯了罪也不会被砍杀全家,皇帝要仁慈,这多好?

    为什么要用荀子的思想,一弄就杀全家?

    所以荀子的思想败落了,反而是孟子的思想被大家推崇。

    我们都是好人,我们天生善良,我们都是君子,读书什么的事,怎么能叫偷呢?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之下,儒家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天下文人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他们向上绑架帝王,用他们的思想,让帝王觉得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你才是一个好皇帝;向下洗脑全民,让天下的百姓觉得他们说的才是对的。

    他们自己坐在上中下三层,不断的为自己收割好处。

    所以到最后会出现东林党,满嘴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他们不纳税,他们侵吞国家的山河之利润,他们甚至走私。

    向海外、向草原,只要给钱,他们什么都卖,与他们嘴上喊的廉耻一点关系都没有。

    通过剥削老百姓、侵吞田地、不交赋税,他们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然后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为本身就是不讲法律形成的资本,在壮大之后更加的无视法律。他们看不到大明朝,他们也看不到这个国家,更看不到底下生活困顿的百姓。

    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困顿的百姓只是他们盘剥的对象。

    在手中握有了兵马和权力之后,朱厚照就要对思想界动手了。

    如果大明朝还按照现在的这个思想运转下去,即便自己搞出来的这些东西,在自己死了之后迟早也会衰败下去,因为人们的思想就不对。

    思想的问题不解决,那么制度就永远跟不上,自己定下的制度最终也会被废止。

    到了那个时候,一切还会走回到原来的路上去,所以一定要动思想。

    朱厚照把王守仁找来,问的就是这个目的。

    如果他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那么自己也不会去说什么。

    以后就把他当成自己手下的一个能臣,在军方给他安排一个位置,不让他成为思想界的领袖。如此一来也就比较合适了,也算是全了君臣之义。

    如果他的想法和自己的一样,那么自己放开手让他去做。

    现在他吹捧的是荀子,正好和自己想的一样,同时也可以把很多自己的想法塞进去。

    后世的思想很多在荀子的思想之中都能够找到脉络和痕迹。只要能够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那么事情就好办很多了。

    至于王守仁,现在的他声望很高,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如果真的把他推到这件事情前面去,那估计就会名声大跌,说不定会骂声一片。

    从朝堂到乡下,所有人都会骂他。

    名声臭了,想要扭转可不容易啊,可能要等到后世了。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自污,想要对比的话,那就是和王莽了。

    王守仁估计就没王莽那么好的名声了,说不定天下所有人都想他死,甚至比张居正都要厉害。

    因为王守仁动的不但是实际的权力,还要动他们的根。

    张居正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是因为它没有触及到灵魂深处,只是浮于表面,无论是清查田地,还是一条鞭法。

    清查田地只是让那些隐匿土地的人把土地拿出来。

    至于一条鞭法,反而会让地主老财们得利,让他们更好的压榨百姓。

    所以张居正遭遇的反对力量并没有那么强大,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自己已经用恩养钱实现了官绅一体纳税,这已经让民间积怨很深了。

    如果不是自己在江南动了大军,杀了一大批人,估计现在早就闹腾起来了。

    即便如此,现在对自己的非议也不少,只不过是没有人敢真的明目张胆的说出来罢了。

    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这些非议已经不重要了。

    自己现在手里面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军队有军队。谁不服气直接弄死谁,自己已经有了学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实力。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厚照对自己的看法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伤害底层百姓的利益,让他们能够活得下去,自己就可以着手收拾他们。

    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文官,却没有闹起民变?有人造反,却并不是因为杀文官?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并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手里面有多少军队、他的军队有多能打,而是因为底层百姓不支持,没有底层百姓支持的造反,连民乱都算不上。

    王守仁有些忐忑的看着朱厚照,他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想的。

    如果太子殿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或者觉得自己所说的不合适的话,那估计自己就要完蛋了。

    不过王守仁觉得自己说的应该符合太子殿下的想法。与太子殿下相处这么久了,他也知道太子殿下博览群书,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太子殿下似乎看不上孔孟之说,对荀子的说法似乎要更赞成一些。

    他现在就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着给他一个答复。

    看了一眼王守仁,朱厚照站起身子向外面走了出去。

    王守仁不敢怠慢,连忙就跟了上去。

    两个人来到了宫外的栏杆处。

    朱厚照手扶着栏杆,眺望着远处,然后缓缓的开口说道:“有没有兴趣办个书院?”

    说着,朱厚照微笑的看着王守仁,脸上全都是期待的神色。

    “办书院?”王守仁先是一愣,随后他就明白了太子殿下的意思。

    办一个书院教的自然不可能是寻常的,如果是寻常的话,太子殿下就没必要和自己商量。难道是要教荀子?

    王守仁顿时就有些激动。

    “可以吗?”王守仁有些迟疑的问道。

    朱厚照笑着说道:“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有钱,想盖一个书院还不是容易的事情?至于学生,本宫想也不会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