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真是稀奇,今日竟然有新的钱币发行!”
“老兄,我怎的没见着?”
“学院门口的告示上白纸黑字的写着呢!”
“这年头,学院都能发行钱币啦?”
西北的不同城池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对话,一大批百姓涌向济慈堂的分店一看究竟。
这一看,便再也走不掉,百姓们纷纷围在识字的人身边,听那些人详细讲解告示的意思,半晌之后,气氛被轰然引爆。
“用纸印的钱来换我们的银两?”
百姓们叫嚣着让书院的人出来给个法,反而是有些见识的人目光放在告示下方,神情愕然。
叫嚣一阵,百姓们成功将济慈堂的负责人叫了出来,负责人让百姓们再仔细些看告示,百姓们怎么都得不到解释,只好让识字的人出来同书院负责人讲理。
一回头才发现,那些识字的人正惊愕的盯着告示瞧,各个都一动不动,宛若一尊雕塑。
难道真有蹊跷?
百姓们重新围上去瞧,却见那些识字的人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这可是面对皇帝时才能动用的称呼!
百姓们也纷纷跟着跪下。
书院负责人瞧着不远处的这般景象,眉头紧拧,稍后却松了开来。
这些百姓恐怕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这方圆几百里,自是不知道外界情况为何,只知道这底下皇帝最大!
随着那些识字的人起身,百姓们也随即站起来,围在他们身边询问缘由。
不久之后,那边的讨论声全部停下,识字的人带头来到书院负责人面前,心翼翼的问询告示的大意,不用,他们也知道他们的理解有误。
书院负责人按照诺澜通知下来的法解释清楚,特别强调了此事已经得到皇帝允许!
百姓们面面相觑,而后欢呼一声,跑着离去。
“看来皇帝在他们心中还是很尊贵!”
书院负责人望着百姓们的背影,叹了一声,径自回书院去了。
而新货币即将发行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般飞遍西北,即使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方。
半月后,新货币在西北正式发行,每个济慈堂发分店为据点,百姓们依靠林殊等人公布出来的汇率用金银换取钱币。
为了让百姓们没有抵抗心,也为了能够及时终止这件事,林殊并未全面推广新货币,只是让西北暂时存在两种货币,可以用金银,也可以用新货币。
她早早便将识别货币真假的消息公之于众,还有其他各种需要主意的事情,都化为告示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头一日,前来兑换新货币的不是早已年迈的老人,便是身穿豪奢衣物的孩童,带着少许银两前来,声称要兑换一些看看情况。
负责兑换的人尽皆达成他们的愿望,服务周到贴心,前来兑换的人瞧见便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
自从前两三过后,前来兑换的人反而少了许多,开着门整日瞧不见几个人来。
十几日后,头几日前来兑换的人带着大量金银前来,是要全部兑换成新货币,服务的人笑吟吟的全数兑换。
自那之后,前来兑换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拿假的货币前来找茬,被当场指出作假后,那人灰溜溜的离去,反而是服务的人给亲眼目睹的百姓科普了一遍如何识别货币真假。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百姓察觉出来新货币的方便之处,加入到兑换货币的人群中来。
趁着新货币发行的当口,林殊也趁机将一部分产业迁移到西北,成功改变西北百姓的部分生活习惯,刮起一股又一股生活向好的比拼。
与此同时,各个城池关于新产业的生产也开始招工,一些原本想要离家外出寻求出路又舍不得家中老的年轻人率先报名,随后,一些中年人也加入其中,整个西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
慕容羽曾经传信来是否晏城也跟着发行新货币,被林殊暂时回绝。
同西北不同,晏城同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不定刚开始发行新货币便被有心人泄露,反而得不偿失,不定还要被那些权贵大臣们一拥而上,毁了好不容易获得些许成果的西北。
慕容羽只好遗憾的托林殊换取一些新货币,也算是得以见到新货币的模样。
实话,新货币发行之前林殊曾设计过多种图案,最终选取的则是印有楚国国土图案的那版,颜色且不,这种图案便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以前那些有关楚国的舆图都在非富即贵的人手中,寻常人哪能得见?
这次经由济慈堂众人宣传,百姓们才得知他们手中货币上那块很是显眼的图案是楚国的舆图,上面甚至还绘有京都和一些很是重要的城池。
只不过很多百姓们压根没有听过这些城池,这才一时没认出来。
得知此事后,百姓们对货币更是在意,简直要将其视若珍宝,一时间用新货币买东西的人都少了许多。
得知这一事情,林殊哭笑不得的让人下发通知,发布一系列针对新货币的鼓励措施,先让新货币在西北流通起来。
而新货币的发行也让不少人瞧见其背后的利益链,只是因为技术不在他们手中,所以他们暂时无法用其获利。
印刷术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楚国也有印刷术,平常只用来刊印书籍,由于书籍用纸十分贵重,致使书籍的价格迟迟降不下来,而西北这边看得起书的着实算是少数,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北的印刷术久久未曾普及。
新货币的出现,让印刷术改进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些会使用印刷术的百姓,百姓们不能用其印刷货币,但可以刊印书籍等,也能少赚一笔。
更何况随着济慈堂分馆在西北开设的越来越多,更多百姓意识到学识的重要性,因为济慈堂一直保持着低廉的价格,西北各种产业的开设,百姓逐渐富裕起来,许多原本不愿让其子嗣花钱读书的家庭也咬牙拿出钱来供其子嗣入了学堂。
普学的风气在西北正式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