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卫大少爷死了
淮水县,卫家大宅。
柳努力将眼睛挣开一条缝隙,透过眼帘见屋内已经大亮,心中一惊,暗叫糟糕,忙坐起身子,又见睡在一边的竹,睡得正香,忙将手搭在竹的肩膀上,轻轻椅。
“竹,快醒醒,已经亮了。”
摇了几下,见竹已经睁开眼睛,柳打了个哈气,随后跳下床,简单的把头梳了一下,穿了一件外衣,便向门外走去。
走到半路,又返回来,对着睡眼朦胧的竹道,“我去伺候姐梳妆,你去取早点。”
竹坐了一会儿已经清醒了许多,忙点头答应,随后也跳下床……。
柳从楼下打了洗脸水,便匆匆的来到姐房间,轻轻敲了敲门。
“姐,你起来了吗?”
半晌后,屋内才传来一声温柔慵懒的女声,“进来吧。”
桃见姐已经醒了,这才推开门,端着水盆儿走进屋内,把水盆放在架子上,又返身将门关好,才笑嘻嘻的来到姐面前。
“姐,你先洗把脸,我给你梳头。”
卫水月点零头,缓步来到水盆前,洗了一把脸后,便来到梳妆台前坐下。
柳拿着梳子走到卫水月身后,摸着卫水月一头乌黑的长发,禁不住赞道。
“姐,你的头发真好。”
卫水月淡淡的应了一声,抬眼朝铜镜里的自己看去。
一头乌黑的长发,肌肤如羊脂般嫩滑,柳叶眉如远山青黛,柳叶眉下的美眸,更是柔情似水,挺翘的鼻下是粉色的樱唇……。
卫水月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忽然一动,想起那个人来,心里不由得暗想,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认为我长得好看呢?
“姐,你生的这么美,依我看,也只有那夏家公子能配得上你,其余……,哎呀,姐,你干嘛掐我。”
卫水月白皙的脸颊上已经罩上了一层红晕,她轻咬朱唇,有些羞怯的训斥道,“不许胡,这话如果让别人听去,那可怎么办?”
被姐掐了一把的柳,却毫不在意,揉了揉被姐掐中的地方,笑嘻嘻的道,“姐,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又没有外人,有什么打紧的。”
卫水月闻言,脸上的红晕更浓,但这回却没有训斥柳,反而将目光重新放在铜镜上发呆。
柳嘻嘻笑了一阵,重新来到卫水月的身后,开始梳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
“姐,昨晚夏公子的诗念的真好,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做的。”
卫水月也点零头,“夏公子确实有才学,能做出这么好的诗词,也不奇怪。”
柳眼珠一转,突然笑道,“姐,要不今我去问问,如果真是夏公子所作,我便让他抄录一份给姐拿来。”
卫水月想起昨晚夏公子念的那首诗,心中一动,便也没有开口喝止柳的胡闹,反而默默的应允了。
柳见姐没有制止自己的行为,顿时明白姐的心意。
“姐,昨晚夏公子在绣楼前吟诗,我感觉,他就是想见上姐一面。”
卫水月心中欢喜,也有些期盼,昨晚夏公子在绣楼前吟诗,莫非真的像柳所的那样,是想要见自己一面吗?
主仆二人嘴里的夏公子,名叫夏元纬,是青阳县令夏志恒的公子。
夏家原本是淮水县人,夏志恒考中举人后,夏家才搬到青阳县。
夏志恒为人极有才学,在淮水县读书的时候,在县里名望甚高,在学业上也十分刻苦,很有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头。
当时卫家大老爷卫广道,见夏家境贫寒,便主动资助夏志恒读书,夏志恒两次去京是赶考的路费和花销,都是卫广道替他掏的,甚至,为了能让夏志恒好好读书,卫大老爷还特意派两名下人跟随他去了京城,一路服侍他,就是为了不让他分心,能专心学业。
想要通过科考出人头地,真是千难万难,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绝不夸张,就连夏志恒这等有才学的人,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第二次进京,夏志恒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进士,做了一个京官,但做官没多久,便受到券劾,眼见官位不保,卫广道没有因为夏志恒官场失意,而疏远夏家,反而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为夏志恒送去了大量的钱财。
夏志恒凭借这些钱财终于摆脱了困境,没有丢官,只是被外派到青阳县做县令。
为了加深两家的关系,卫广道又将自己的女儿卫水月许配给夏志恒的大公子夏元纬。
夏志恒也很感激卫广道对他多年的资助,当即拍板,同意了这门亲事。
夏志恒能同意结亲,让卫广道很高兴,认为夏志恒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在这个时代,商家无论多么有钱,都想和有官身的人拉好关系,来保住自己的家业。
这次夏元纬来卫家,倒不是来成亲的,而是来找卫展宗,也就是卫广道的大儿子,准备一起去京师科考,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
卫水月想着昨晚夏公子那潇洒的身姿,心里不禁有些醉了,能找到这样的夫君,也算是自己的福分了。
“哎呀!”
卫水月正想着心事,猛然听到柳哎呀一声,被吓了一跳,愠怒道,“你这妮子,乱叫什么?”
柳却皱眉道,“姐,夏公子和大少爷今要出发呢!那诗词的事情,岂不是做不成了!”
卫水月也是一怔,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今是吉日,宜出行,所以前几就定下来出发的日子了。
“姐,不如我现在去看看吧,要不他们走了,就来不及了。”
卫水月沉吟片刻,“你先替我梳头,我也去送送他们。”
柳闻言,忙加快梳头的速度,这时,敲门声再次响起,随后,门外的人也不等卫水月话,便直接推门而入。
“姐,不好了,出大事了!”
看着气喘吁吁的竹,卫水月一惊,“快把盘子放到桌上,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竹忙把手里颤抖个不停的托盘放到桌子上,才拍了拍胸口,颤声道。
“大少爷,大少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