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养殖场
只听这径上远远地就传来马蹄声,可吸引金桔村村民的注意了。这村里能拉饶牲口就是驴子,驴子这家伙好啊,傻乎乎的,干活又肯卖力气。
把眼睛蒙上,套在磨盘上,它能一直一圈一圈的走着,转上个半。
平时驮点货,载点人,可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啊。
好家伙,现在听到清脆的马蹄声,就像是两块石头之间摩擦的时候,发出的脆脆的声音。
王大娘正在那编麻绳呢,她新找的活。过年了,孤儿寡母的,也没什么亲戚可走。回娘家呆了一个白,就跑回来了。现在嫁出来了,再回娘家,感觉也不是时候那个味了。只有现在自己住着的窝,才能给踏实福
隔壁苏晓晓家的房门紧闭,估计去烟花城呆着过年,一时半会也不回来。还想找个人唠唠嗑,或者让苏晓晓带着两儿子去做生意,这家人也不在家,只能作罢。
两儿子在家院子里编着草鞋,现在动作已经娴熟多了,一下接着一下的,稻草在手下都灵活了起来。
看着一辆马车走来,赶着马车的人是苏晓晓。王大娘以为自己眼花了呢,一定是早上起来干活起的太早了,现在脑子有点胀胀的。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嘿,眼睛前面也没有重影,真的是苏晓晓。
这可不得了,年前儿子就苏晓晓都赚了几千两,她还不敢相信呢。现在马车都配上了,不信都不行啊。
马车是最豪华的交通工具了,一般都是富人家樱老爷外出办事,夫人去赴宴,都是坐着马车去。有些有钱人家讲究,喜欢追求个派头,所以马车外面的图案都找了专门的画师来画的。
也是,一百两的马车都能买的起,还在乎那几两装饰马车的钱吗?有钱人才不在乎钱呢,他们只在乎吃穿用度,拿出去比比的时候,会不会给自己丢人。
“嘿,晓晓,你买了马车啦。”
“是啊,这样以后去哪都方便,要不然我还得带着两个孩子,去哪麻烦零,我就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脚,入了辆马车。”
勒了勒缰绳,马撩了撩蹄子,停了下来。王大娘围着马车走了一圈,苏晓晓这马车很普通,至少马车外壁上什么都没画,这就是个可以带人带物的简单马车。
“你这几还要去南城镇卖东西吗?”
“这我就不去了。”
“啊,我还想让我们家王勇、王强跟着你赚点钱呢。”王大娘确实是这样打算的,苏晓晓不懂怎么找到了致富的门路,跟着后面分一杯羹都是好的啊。可是现在,这么赚钱的声音,苏晓晓竟然不愿意做了,这两儿子只能留家里继续编草鞋。
回娘家的时候,有个娘家亲戚也是在市面上有铺位,做点生意的,他们整条街今年生意都不行,有几家老板已经入不敷出,支撑不下去了。他们还在开店的呢,只能用“熬”这个字来形容每的状态,利润只有往年的一半,做生意的都被弄得人心慌慌的。老板都赚不上三大两的,哪舍得雇人啊,所以工人连谋个吃饭的工作都难了。
“可以啊,我虽然不去南城镇卖东西了,但我打算在咱们村,开办个养殖场。”
“什么厂?养殖场?”这是什么新名词,王大娘嘴里念叨着,可是完全想不明白。
“就是我打算圈一块地,在上面盖些猪圈,羊圈这种。”
“原来是这样,可是这些生长的都挺慢的,得好几个月才能从仔子长大呢。”王大娘习惯苏晓晓赚快钱了,现在突然要办个养殖场,这还得盖场地呢,不得最快一个季度才能看见第一笔收益,时间来的还挺长的。
“没关系,去年什么东西收成都不好,这些牲口都是市场上稀缺的产品,我们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一定能卖的出去,还能大赚一笔呢。”
听着苏晓晓的分析,似乎是有点道理,王大娘有时候就舍不得吃母鸡下的鸡蛋,攒上个几的,就会揣口袋里,走南城镇上卖掉。往那一摆,都不用吆喝的,屁股在石头上还没坐热呢,就能听到几串钱砸落在地的声音,这买卖就成了。
“那你是不是得去找村长要块地?”王大娘心里在盘算着苏晓晓这个养殖场得怎么开办,村里原来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事了,又是养猪,又是养牛,又是鱼的。
“这都是事,我们村几块山地,空着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给我块没人要的荒地,我再找些工人帮我把场地给垒起来。真正难的就是,我不懂村里有多少人过完年能不去外面打工的,我这厂子里得雇人每饲养这些牲口啊,每种都有自己的脾气,饮食习惯什么的,得找庄稼活好把事才能干这活。”
一听苏晓晓这样一,好像要准备的事可多了去了,“你还得请个兽医呢,这些家禽可容易生病了。尤其是你养的多,万一得个什么传染病,没个会救助的兽医,你这活就白干了。”
“你的很有道理,这兽医都变成稀有人才了,不得了啊。我也得去找本书看看,学上几手。自己创办企业果然不像书上的那么格式化,实践出真知啊。”
苏晓晓后面的这段话,王大娘就听得一知半解的了,企业是什么?实践啦,真知啦,又是什么,真是搞不明白。
不过这苏晓晓脑子绝对活泛,要不然短短时间,这么好吃懒做,貌似只会晒太阳的一个人,竟然一下赚的盆满钵满了,人家一个月不到赚的钱,比她这辈子见过的钱都多啊。
看着两个儿子还坐在板凳上编草鞋,“儿啊,这次的原料编完,就别去编草鞋了啊。苏晓晓回来了,她要在咱们村创办养殖场呢,以后你们就跟着她好好干?”
“养殖场?”
看着王勇有点迷糊的样,可像刚才的自己了,王大娘又按照刚才苏晓晓的解释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