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回 金殿智斗文在寅 附加条件是人口
杨二不慌不忙的接过高句丽国书,拆开看来起来。
看罢,不由一笑道:“文侍郎,贵国国君在信中言及与我朝交好之事,朕准了,愿意开放环勃海沿岸的河间府、登州府和莱州府作为两国通商口岸,加大两国通商力度互通有无。只是贵国只开放安东和汉州两处恐还不够诚意。”
“陛下,我国东海一侧就只有这两个临海的口岸,待本国将南方新罗、百济灭了之后还可在开放两处口岸。”
“哼哼!我大隋物资何其丰富,你仅这两处口岸如何吃的下,朕要你的全国通商权,持我大隋符印的商人可任意出入贵国城池经商。”
“这~陛下如茨话,大隋商品质优且精美实用,势必冲击我国同类产业的发展,这似乎有点~”
“呵呵!质优精美让人见了爱不释手,这是我朝相关产业的优势,当然会冲击到贵国产业,但没有竞争的话,贵国相关产业便无法进步,始终停留在低水平上,这样对贵国而言就好么?”
“这~”
“不如这样,贵我两国做一个交换,贵国全面开放市场,我大隋也可以做相应的开放,并且我朝全面开放从贵国进口稻米、人参、宝石和水产,这样在两国贸易中贵国也不吃亏。”
“如此最好!最好再添加各种草药,本国多山,山中优质中草药取之不尽。”
“准了。”杨二心想你那高句丽一亩三分地能有多少好东西,只要你全面开放了市场,我大隋的各种商品便如同洪水猛兽般全面进入,顷刻间便能将市场控制,让你高句丽的金银源源不断的流向我大隋。
“陛下,本使还有一事相请。”文侍郎稳了稳心情再次道。
“呵呵!文侍郎请讲。”
“陛下,目前我国正与百济、新罗两国交战,久持不下,皆因我军队武器装备不足,而百济、新罗却能得到倭国资助。本次我国王派本使出使贵国便想购置一批武器回国。还有就是请贵国派出开矿冶铁工匠到我国开矿冶铁,我国国内已探明的铁矿不少,但苦于无人懂冶炼之术,炼不出精铁故打造不出好的刀枪。”
“哦?”文在寅显然是有准备而来的,这个要求有些出乎预料。原则上现在的国家之间贸易往来都还局限在民用商品这块,各国都是拒绝武器交易的。但现在的大隋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大隋军队的武器正逐步迈向简单热兵器时期,原先武器储备库中的冷兵器以及大量的皮甲逐渐积压了,再加上准备回炉缴获的大量突厥武器。现在高句丽使者竟然提出购买这些“破烂”,不是正好么?这些冷兵器虽然质量好,就算到列国士兵手中也已经对自己的军队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呵呵!我朝的兵器可是价格不菲啊!怕贵使出不起这许多的金银的。”杨二想清楚了一切后揶揄的道。
“陛下,我国愿出十万两黄金换购贵国横刀5万把、连弩箭5万副,含弩箭30万支、还有骑兵圆盾5万具、皮甲20万件、铁甲10万副。”
“陛下,不可!”宇文化及听了忙出班摆手制止道,“陛下,若是将这批武器售出将一举打破半岛的均衡,一旦我朝助高句丽统一了半岛,他若反戈一击,我大隋必将被其反噬。请陛下三思!”
“李靖,你认为呢?”
“陛下,臣以为宇文防相的在理。方今我朝刚刚灭了契丹,国土已经与高句丽相接,高句丽国使却只言不提此事,却只把加强军备一事挂在口中,其心难以揣测,故出售武器一事当慎之又慎才是。”
“陛下,宇文相和李靖将军多虑了,本使出访贵国便是有意交好贵国,购买武器一事全为本国内战之用,且数量并不为多,请陛下不必猜忌才是。”文在寅慌忙解释着。
“嗯!朕先答应贵使派出开矿及冶炼技师相助贵国开采及炼制精铁,但我朝要占有产量的三成。不知贵使能否答应?”
“好,本使就代我主答应下来,但需有个年限,不妨以三年为期,三年内我国铁矿产量交付贵国三成,三年之后旧矿收归我国,贵国不在分成。新矿可仍按三成提取。”
“呵呵!文侍郎真是好算计啊!也罢!朕便同意如此。这武器售卖一事嘛~朕出个价,20万两黄金,我朝出售制式骑兵横刀2万把、突厥骑兵弯刀10万把、骑兵圆盾3万具、骑兵马弓20万副、箭矢40万支、皮甲40万件、铁甲20万副,如此,文侍郎觉得还可行否?”
“陛下~”宇文化及听了大惊忙出口叫道,但立刻看到杨二举手示意他勿言,便只得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陛下真不愧是上国之君,本使代我主谢过陛下了。”文在寅大喜道。黄金对于高句丽而言并不在意,反正都是从战场上掠夺而来的,而这批武器却能一改战场局势,这是求不来的。
“且慢~朕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杨二见文在寅一副欣喜之状,心中也觉好笑便又在道。
“陛下请讲。”
“朕卖与贵国恁多兵器,还助贵国开采铁矿炼制精铁,朕要你国国主将连年战事中掳掠的他国战俘和百姓送与我朝。我朝国土广阔但人口不足,特别是壮年劳力不足,这个要求还请贵使代你主答应才是。”
“这~陛下涉及人口均是国家大事,容本使现在不能作答,只有待本使派随行返回面见国主之后,才能答复陛下。但请给本使一个数量。”
“嗯!朕给你时间就此事去问询高阿那国王,朕有的是时间。数量嘛~壮年健全男丁30万,健妇60万,未成年孩童30万。当然若有父母健在愿随同来我朝谋生者不限。”
“啊?陛下算来便是迁移至少150万人口了,这似乎太多了~”文在寅听到这个数字吓了一跳,若是几万男锻几万妇孺还好,但这大隋年轻的帝王张嘴就是150万人口要求,这让文在寅感到很为难。
“呵呵!这算什么多啊!据贵国光是从靺鞨等北方数国掳掠的奴隶都有数百万,再加上征伐百济、新罗抓获的俘虏和百姓至少百万以上。贵国连年战乱,土地荒抚,料也拿不出多余的粮食来养活这些难民,不如就送给朕做个人情,有什么不好吗?”
“陛下,本使这里倒是无事,就看我主答不答应了。最多半月便有我主消息。”文在寅拱手搭礼道,他现在也觉得隋皇陛下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与其大批饿死,还不如作为武器买卖的添头送给大隋朝。这样也可将国内的潜在的动乱危机消除,将矛盾转移出去。
“那好,朕就等你消息了。”
“多谢陛下!本使告退。”完,文在寅拱手施礼慢慢退出显德殿。
高句丽国使刚一退出大殿,殿中文武百官便如同炸了锅一般,开始议论了起来,其中多有摇头不解者。就是各部阁相大臣们也对杨二与高句丽的交易多有异议,纷纷看向商务相卢照邻,搞得卢照邻不得不拱手而出代表众臣开口问道:“陛下,臣有三大不解之处,望陛下为臣等解惑。”
“呵呵!卢相先不必,朕先就所想告知众卿。”杨二知道以现在人们的观念是很难理解自己的做法的,不如自己先跟大家讲讲清楚。
“先开放贸易一事,大家想想若是多一个市场,而这个市场完全没有同类产品与我竞争,那么产品价格便由我定,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卢相,你手中的各个作坊便可以多招工人,加大产能,如此便形成良性循环,更可喜的是能多赚高句丽的真金白银,这样长此以往我朝百姓更加富裕,国库更加充盈。反之,高句丽黄金白银大量外流,其国内必将陷入危机,国力大损,如此有何不好?而高句丽能卖到我朝的无非是些粮食、山参、水产和宝石,这些原本数量有限,根本无法冲击到我朝市场。倒是他那里的山珍草药是个好东西,我朝可加大购买量,这最多也是对我朝药品市场的补充,谈不上冲击。管理此项贸易的便交给你商务部下属的药品管理委员会了,我朝缺什么药材就购买什么药材,掌握好度即可。再,派开矿冶铁技师援助高句丽一事,先不矿产量的三成要交付我朝,他高句丽的铁矿开的越多,朕就越高兴,因为这迟早都是朕的。与其以后自己来做,不如先让那高阿那国王替朕先做着,诸位爱卿你们是不是啊?”
殿下又是一阵议论之声,这下点头者变的多了起来。
“陛下,这么来最多三年,三年后我朝大军将过海攻打高句丽?”宇文化及反应过来忙问道。
“呵呵!此乃机,不可泄露也!”
“呵呵呵呵~”殿内一片笑声,宇文化及也不禁连连点头。
杨二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后接着道:“起售卖兵器一事,还是先听听李靖将军报一下我武库中的库存吧!”
听到杨二点了自己的名字,李靖忙拱手出班大声道:“回禀陛下,我朝京城武库、潞州大营武库、华阴城武库、太行特区武库、黎阳武库、洛阳武库、济南武库和接管的原陈国建康城武库,共计八大武备库,现有横刀200万把、长槊150万支、圆盾100万副、弓箭80万~~~”
李靖如数家珍般的将库存的诸多兵器数量一一报出,众臣边听边倒吸着冷气,人人面露震惊之状。
只是,李靖只报了诸多冷兵器数量,对库中存放的热兵器一字不提。冷兵器没什么可保密的,但热兵器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保守秘密。
“诸位爱卿,现如今我朝正处于裁减兵员时期,走得是精兵路线。对南陈和突厥两场大战,我军武器优势明显,这使得我军伤亡极少。这些库存的兵器若是不回炉造农耕具便只是废铁一堆,既然有人要买,朕又何尝不想卖呢?呵呵!”
“陛下,臣觉得这些武器即使在敌方手中今后也不会对我隋军造成威胁,可卖!高句丽一家吃不下,我朝还可卖与百济和新罗两国,从而抵消高句丽装备我朝兵器之优势。咱们货卖他三家,坐收渔利。”李靖高声道。这番言语之后,再看众臣,全都叫好点头赞叹不已了。
“陛下,人口一事倒是不难理解。只是上百万异族人口涌入我朝,这该如何消化呢?”内务部裴世矩问道。
“人口一到,填入江南各地。留汉头、着汉衣、汉话、读汉文、习农耕,三年之内尽皆使其汉化,融入我朝。朕料他连年战事男丁必然不足,进入我朝的妇女定然最多,如此尽可能的配与我朝男子,异族混血婚配产下的儿女必然优秀。诸卿也可多娶一些为妾,改良一下后辈的血缘也是好的。”
“呵呵呵呵~”满朝文武听了不由大笑起来。
“多谢陛下赐教!老臣知道怎么做了。届时还需文教部裴相与我内务部多多协作才是。”裴世矩道。
“此为我文教部分内之事,届时当成立专门部门配合内务部安置并教诲这批外民。”裴蕴忙拱手答道。
“嗯!此事不光内务部、文教部要牵头,外事民族部亦要参与进来做好移民安置事宜。商务部下属各级工坊也要从中招收工人作工,让其尽快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切莫成了国家负担。”
“臣等遵旨。”外事民族部何充、商务部卢照邻齐声答道。
“卢相,还有不解之处么?”
“回禀陛下,承蒙陛下指点,臣都明白了。陛下心思缜密,思虑深远,臣等不如也!”
“臣等受教了~”众臣齐声呼道。
“好了!此事先到此为止,待高句丽国王高阿那答复之后再议。卿等切记,朝议之事不可外泄。”
“臣等谨记。”
“嗯!接下来朕还有一事要与众卿商议,就是怎样重建丝绸之路事项?想那西域国众多,虽都隶属西突厥国,但诸如鄯善、高昌、且末、龟兹等各个国亦有单独与我朝贸易之权利。朕有意派遣使臣出使西突厥国就双边贸易一事协商,不知哪位爱卿能替朕走这一趟?”
“启禀陛下,臣推荐一人足可不辱使命。”军情处魁阁刘文静出班举荐道
“肇仁先生欲推荐何人为使?”
“我军情处新晋百户李密李玄遂也!”
“呵呵!原来是他啊!倒是十分适宜。宣李密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