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得道必须心平常
独孤信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因为他根本不会去故意作恶,所谓心底无私地宽,的就是他这样的人,他如果早早剃度,还真的有可能成为一名得道高僧。
六祖慧能在《坛经·般若品》里:“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行直何用修禅。”
六祖讲顿悟,注重定慧等学。但是他仍强调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于净心持戒,所以他“心地无非自性戒”。
饶行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于有贪瞋痴等烦恼作祟,而烦恼的产生,就是由于影非心”之故。什么是“非心”?就是意识中一切妄念倒想和种种谬执邪见,若除掉这些“非心”,则烦恼自去,而身心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无邪,伺时也得入于自在超脱之境。所以六祖又:“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就是六祖所“行正是道”的意义。
行正二字的具体内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来理解。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其中正业、正命是身业方面的正行;正语属语业方面的正行;正见、正思维、正念、正定属意业方面的正行;正精进则分属于身口意三业的正校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意谓见道以后的圣者,以无漏慧所起的正见为主体,在此正见引导下所起的正思维乃至正定等道品,都是以无漏为性,是彻底的正校
初学道者,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以圣者无漏慧所起的八正道为准则,而努力为善去恶,舍邪从正,使身心诸行契理如法。如是而体现的正见等八法,虽非无漏圣道,但亦是如理正校
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古谓诸恶莫作是戒学,众善奉行是慧学,自净其意是定学。此三虽通戒定慧三学,但初学者为求行正,对此应以戒学为主进行受持。
本来诸恶莫作属“律仪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职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自净其意,从定学来,它可以包括“世间离欲道”、“出世离欲道”以及菩萨道中的种种三昧。但它也是戒学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根本的部分。
因为三业以意为本,意识与其相应的遍行中的思是造业的主体。故《成唯识论》云:“能动身思,为身业;能发语思,为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为意业。”
因之,持戒首先要自净其意。意业净则三业皆净,意正则诸行皆正。从持戒来,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两者不但并行不悖,而且是相辅相成。
故学人在身业方面既要不伤生害命,又须常常救死放生;既要不妄取财物,又须廉洁好施;既要戒除邪淫,又须作绝欲的表率。
在语业方面,必须以诚实语代替妄语,以和合语代替两舌,以柔顺语代替恶口,以庄重语代替绮语。在意业方面,必须远离负欲,增强舍心;远离瞋恚,常起慈心;远离愚痴,常升慧日。
于诸恶行欲行,还要防微杜疑,防嫌杜疑。纵是一点善恶,或隐微的一念一想,都要纳入应修应遣的日常事务之中,这样受持诸恶莫作、众善奉孝自净其意的佛教,就是对行正是道的切实用功。学人必须如此修持,以正身心而严净戒校
《瑜伽师地论》戒学部分,提出“根律仪”一法,依止修学,既能持好净戒,同时也能得定发慧,可称是戒定慧三学的总持要法。
若欲认真受持好诸恶莫作、众善奉孝自净其意的佛教,以净化身口意三业者,从此处着手进修更妙。根律仪主要是依于正念,防心护根,使诸根之用常合律仪。
其具体修法是:行者常于一切善法随其所应,明记不忘,从而引生正念。且使正念绵绵不断,隐而不显,细而不粗,若有若无地安住于心。
常常如是正念住心,心便有所系束而专注一趣,由是心不散乱而平等安静,有一定的定力。心有定力,不向外驰,诸根对境,心不取相,即无烦恼恶行的产生。
若忘失正念,根门不得防护,漏泄其心,引生贪瞋等恶不善法,随即觉察,摄敛其根,复住正念。常常如是安住正念,觉察反省,由静而明,自有觉照现起,能伏断烦恼。所以《瑜伽师地论》云:“由闻思力所摄根律仪,能伏烦恼现行;由修习力所摄根律仪,能断烦恼随眠。”
此中觉察功夫与禅宗修无念行,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功夫相同,也是六祖“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的行,正是道的具体实践。得道高僧所得的道,独孤信也觉得也不外如是。
另据禅录载,马祖一日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此中所的平常心,究竟是什么心?据马祖所,它是不染污的,与有造作趋向的生死心相反。
从正面讲,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直了真圣义谛的无分别智。但它不名智而以心为名,因它是恢复了心的本来面目,而直接就是本心了。但它又不名本心,因为本心是术语,为破文字障,避免名相化,故不名本心,而从通常惯语的平常心命名,以便与实际生活水乳无间。其实它就是“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所以平常心是道。
既然平常心是道,什么方法可以入道,就用什么方法去学。初祖达摩向二祖慧可传法时:“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这就是学得平常心的唯一妙法。此中外息诸缘,就是要在根境相接时,心不着境。眼见色时,无心于色,是离色缘;耳闻声时,无心于声,是离声缘;乃至意了法时,无心于法,是离法缘。
在一切见闻觉知中,皆不取相,即息诸缘。内心无喘,是心不起念。若有念起,心即喘动不安,若心住心位,如如不动,当下便得轻安自在,即为无喘。
心如墙壁,意谓墙壁当前,挡住去路,寸步难进,诸法离言,毕竟空寂,无少法可取,无少法可分别,如墙壁无路,念从何处起,心向何处行?这是言思道断,心行处灭的意思。人若能外不缘境,内不起念,则心自清净,而豁然还得本心,是为入道。
这种心传,即是见性大法,以下诸祖无不严格遵循,特别是六祖惠能在解、行两方面,对此都有彻底而全面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