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再访
海军部的人手实在是太紧张了,据现在所有的职业者都在内海舰队,配合机械神教的机械师们,研究潜艇这种新型的舰艇。
能够在水下自由行走,突破海上舰队的封锁,还能如同狼群一样狩猎商船,海军部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种舰艇能够对海战的军事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空中力量还没形成,舰船主要靠大炮的时代,机动性强的潜艇简直就是超越时代的武器,海军部所在意的不是叛军手上的这么一个舰艇,而是这项技术会给海战带来什么。
海达尼亚的殖民地众多,这是一项重大的优势,这让本土的工业品能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倾销到殖民地地区,然后又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从殖民地获取原材料。
海达尼亚本土的资源是非常匮乏的,它极度依赖于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场。
如果放在历史长河中,海达尼亚的崛起正是伴随着海航技术的发展,当舰船能以相当低的耗损率,从殖民地运来材料,又能将本土的产品运送出去之后,海达尼亚的殖民体系才开始顺畅流转,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统治技术的进步,这让海达尼亚能够以较少的人和精锐舰队,维持殖民地体系,这才带来了王国的腾飞。
但是这套模式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曾经在海达尼亚崛起的时候,贡献过很大力量的海盗,现在也成了整个海达尼亚最严重的问题。
海盗可以侵扰船只,只要海盗肆虐的地区,商船就没办法同航,航路被切断,那么内循环就会停滞,重要的商品无法运送出去,原材料送不回来。
舰队要给商船护航,这也增加了整个运输的成本,外海舰队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海盗,但是只要有利益产生,总有人会铤而走险去做海盗,更何况这个时代的海盗,本来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这些年海军舰队成长了很多,但是海盗却更加猖獗了,这些机动的海盗利用速度优势,在海上到处为祸,目前外海舰队为了维持正常的航路,已经投入了相当多的力量,外海舰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大陆局势的恶化,让各国在海外殖民地的掌控力度降低,一些外国飞地,比如德牧和珐琅的海外殖民地,因为没有本土的输血,进一步的陷入到了混乱之郑
这些混乱却给外海舰队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更多的人选择下海当海盗,整个外海输送命脉的压力剧增。
本来这些海盗已经足够让人头疼的了,潜艇更是让海军部感觉到了恐惧。叛军都可以制造操纵的舰艇,如果海盗也能够使用,那么外海生命线就危险了。
所以海军部集中了所有的专家,研究如何对付潜艇这种新武器,整个海军部的精锐都被抽调一空,高恩的部门也没有得到像样的增援。
高恩和亚历山大一起,对王都文法学院的帕特里奇教授。
这位教授是王都文法学院的一名文学家,在这所培养文法学者的学校中,文学只是学科的补充,帕特里奇更像是为了凑数而聘请的教授。
他的研究经费有限,但是上课也相当的自由,每学期只要给新生讲解一些文知识就可以,大概是能够在酒会上吹牛的水平就足够了。
帕特里克教授在王都文法学院有一间办公室,他在不上课的时候,也会来到这个办公室里工作,而这位文学家工作很敬业,他授课方式虽然古板,但是从来不为难学生,所以在学校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高恩和亚历山大,也装作学生旁听过帕特里磕课程,这位文学家留着一脸金色的络腮胡子,身材消瘦,除了一双如同星星一样闪亮的眼睛之外,并没有太多的特点。
今他穿着一件黄色的格子西装,帕特里克教授照本宣科的将书本上的内容讲解完毕后,他就看了看教室里的昏昏欲睡的学生,这家文法学院对于他教授的知识毫无兴趣,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获得毕业的学分,这才选修的这门课程。
一些选择了这门课程的人,看到枯燥的数学公式和复杂的几何问题后,也对这个没有了兴趣,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帕特里克教授复习重点的内容,这位教授将考试的重点圈出来之后,就夹着书本离开了教师。
高恩和亚历山大没有敢打草惊蛇,他们只是暗暗打听这位教授的评价,很显然学生对于这位教授的认识很浅薄,整个班上都没有学生和帕特里克教授单独过话。
这位教授也相当的低调,他住在学院后的教工宿舍中,几乎从不外出,也从来不参加什么聚会,是个很低调的人。
高恩和亚历山大走出教师,亚历山大道:“我们下一步怎么办?这个帕特里克在学院里一个朋友都没有,我们要打探他的情报也无处入手啊。”
高恩想到了在王都文法学院的珊莎夫人,这位读书协会的会员,曾经引荐高恩加入这个地下超凡者组织,她应该还在文法学院任职,高恩道:“我在这里有个熟人,找她打听一下吧。”
高恩带着亚历山大来到了珊莎夫饶办公楼前,正好珊莎夫人在办公室,她很快出门迎接高恩。
曾经为了解决超精神体蜘蛛的难题,高恩接触过珊莎夫人,并了解到她是秘密组织阅读者协会的成员,这个依靠契约书灵,借用书籍的力量使用超凡力量的组织,是一个安分的温和组织,除了坚持自己的传承方式外,大体上是一个无害的组织。
王国对于这类的组织很少干预,今的珊莎夫人依然穿着一件深色的裙装,她精致的脸上画了一点淡妆,看到珊莎夫人,亚拉山大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这个花花公子,对于美人几乎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
高恩看着珊莎夫人热情的道:“夫人,很抱歉打扰您,有件事要向您打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