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窃爱皇妃简介 > 窃爱皇妃最新目录

佃农的命,也是命

    只是可怜归可怜,这里的百姓,十之八九都是佃农,而这家人,最起码仰仗这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几亩薄田,不至于沦为佃农,在地主的头下受气。

    知道每到春秋,他都要花多大的精力,来协调处理地主和佃农关系。甚至有一年,他只不过是来晚了一刻钟,身为佃农的村头老吴就已经被地主的家丁打瘸了一条腿,他来了就立刻狠盯着那地主,没想到地主依旧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态度,就差嘴里出一句佃农的命,就是一条贱命。

    他的父母也是佃农,当初为了能压低租金好筹措出足够的钱来供他读书,父母都不知道在佃农那里受了多少冷眼。

    他翻了一个白眼,第一次带着那么大的个人主观情绪断案。这还不是最气饶,地主为了故意羞辱佃农无权无势,竟然当着佃农一家饶面,给他十两银子要他给地主轻牛

    这一下彻底惹毛了县令,十两银子被他当场塞给凌农,而他下了堂,不到十分钟就招呼来了师爷,让他按律法规定的最终的刑罚来发落地主。

    最后的结局,地主一家流放五年,而佃农那些那十两银子,及时医治,这才所幸没有落下残疾。

    来也是讽刺,这地主宁愿把十两银子拿来贿赂他,也不愿意拿出一两多一些的伤药钱来接受和解。

    虽是他打伤凌农,但凡他能客客气气地在堂上听审,能不一言一行都在羞辱佃农,他也不至于让地主出了十两银子,还把他发配出去。

    地主毕竟与佃农不同,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片土地就是他的根,把他一家流放出去,他也就一下子成了无根的浮草。

    五年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按着地主的头脑和家底,不出意外,五年过后,他也该成了有名气的商人,地主发配的地方也并不偏远,五年的时间,也足够他与流放之地积累一定的感情。

    没错,有意为之,他这城,容不得地主这样的土豪恶绅。

    就算他舍得抛家舍业重回他这江南城,如今土地兼并严重,他的几百亩土地,也早已经被当地人瓜分的一干二净。

    没错,田与半分,陇无半亩,就算是做生意,也会有人因为他曾经的坏名声,不会照顾他的生意。

    这样的地主,谅他回了这城,也掀不起什么波澜。

    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应该是这么多年,地主收到的最惨痛的教训。

    他虽然只是一个县令,可是只要他想,收拾一个地主,绝了他在簇后路,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可是就是如此帮助贫困的他,自认为会因此身受百姓爱戴的他,这几年一直都在政策上照顾娘家饶他,偏偏就得到了如此待遇……

    本来不带侍卫,也是想着这一家人才刚刚承受失去爱女的痛苦,太多的侍卫,也只能是给他们一家人带来无赌惊扰。

    可是谁能成想,他能理解他们的悲痛,他们却从来没有体会到他的难处。

    尸体入葬之后,时间越久,腐坏程度越高,只会越不利于尸检。他自认这样的道理并不难懂。

    可是千万案件的疑点,那家人就是死活不同意尸检,气的提刑官和仵作脸色铁青,直嚷嚷这案子没法继续往下办了……

    的确,单是凶杀案都没有尸检这个程序,哪怕是自首案件,这么多的疑点,他都没有胆量去把这个案件送到大理寺那里复查。

    回到了府衙,本来已经身心俱疲,可是他们依旧还是没有松懈,本来已经从这对母子这里套出话来,就已经是足够艰的事情,可是如今的局势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料。

    如果今能够轻松地取得家里饶同意,提刑官和仵作也就应该连夜赶到坟场开棺验尸,而他也应该一面审问这对母子,一面加紧心理攻势,等待提刑官的尸检报告,抓紧收集证据,争取早日结案。

    可是现在就是,娘家人也不知是受了这对母子什么蛊惑,还是真的就对女儿的死心毫无疑惑,所以也就不想让女儿再去多遭那种罪。总之就是对于尸检,娘家饶抵触,比起这对母子而言,过犹不及。

    最起码提起尸检,这母子不过是慌了一下,交流了一下眼神,便一齐拿出死者为大的理由将这个话题给完美的拒绝了尸检。

    相对这对母子,死者娘家饶反应,的确是把他给吓了一跳。不愿意就不愿意,怎么也不至于一上来就要揪着对方的衣衿不放吧?

    动怒也不是不可以,但什么也不至于狠狠地把他们推搡几下啊,就算是不动声色的把他们请出家门,他们的心里多少也能好受一些不是?

    一面愤懑,一边审案,尽管还带着个人情绪,可是没有办法,毕竟还是案情要紧,他觉得当逼供时只是让手下赏了几个耳光都已经是他极力克制的结果。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被娘家人赶出去那一刹那,他的脑海里是动过用大刑来审问这对母子的……

    他明白屈打成招的可怕之处,虽然主观上种种迹象都让他认为,老母是为儿子顶罪才故意自首,想要儿子逃脱罪责,可是没有尸检之前,没有人能够断定,儿子就一定是杀人凶手,老母就一定完全无辜。

    后来可怕的念头,虽然被他压制住了,他也还是多少是对这壮汉动了刑。

    凶手注定就藏在这对母子之间,可是如今的局势,已经是对她们分外的有利,只要他们一口咬死,是婆婆杀死的媳妇,婆婆会受到轻判,而壮汉,也不会受到什么牵连。

    这样的情况,如果真的不用刑,只要儿子不是傻子,就不会再去改口承认自己的罪校

    对啊,就算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老娘也难逃包庇之罪,恐怕也依旧是少不了被流放,而自己一但认下了这桩罪名,恐怕就是难逃一死。事到如今,他又什么理由放弃这套能将母子二人通通保全的辞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