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社稷图简介 > 社稷图最新目录

后记

    《社稷图》完结了,起点发表560,九百九十六章,只差四章满一千章。本来想凑够一千章,想了想,这部有太多的遗憾,就让它也以遗憾收尾吧。

    虽然萧子申才是《社稷图》这部的主角,但我第一个想一的人物却是地阳子。

    地阳子本是我最初构思框架中的主角,但后来不敢写,既是怕写不好,更是担忧写不出多少篇幅来。

    因为被正道误会、被仇敌所用的构思对于我来有些困难,若中途不转剧情,我真不知道能写到什么程度;若中途转了剧情,就失去霖阳子这个人物的精髓。

    但是,我又舍不得地阳子这一人物形象,所以也保留了下来,最终决定舍弃地阳子做为主角的构思,而将他作为一个重要的配角出现在郑

    正是因为地阳子的淘汰,所以才有了性格特点并不鲜明的萧子申。

    因为我是第一次创作,手法并不成熟,除了萧子申的身世来历还算有些可写之处外,其他方面就不突出了,尤其是主角并不闪光的性格与经历,远远不符合一个主角的设定。

    无他,因为很多剧情是为地阳子准备的,主角换了人,我自己却先没有转变过来,在此向读者朋友们声抱歉。

    地阳子注定是一个悲剧人物,无论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角,这也算是我把他从主角转变为配角的一个因素吧。

    以地阳子的心性与为人,自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所以他最后在恩师少宗道长的墓前自杀,该并不意外,之前的中也算有不少提示。

    所以,地阳子的自杀并不仓促,他是中第一个确定结局的人物,甚至比主角萧子申还早,因为他的诞生,还在萧子申之前。

    对地阳子这个人物,我还是有不少愧疚的,不只是因为舍弃了他的主角身份,而还有后来所设定的地阳子的戏份与悲苦,也远不止中所写出来的那样少!

    当然,还有是非枭境寒月使者月盈的凄苦,也没有道尽!在此我要强调一点,卫尘泱与月盈没有任何关系,最后那么一提的剧情,只是一个纯粹的骗局。

    月盈之子,死了就是死了,否则月盈这个人物也没必要了。她若最后真找回了自己的儿子,这个角色对于《社稷图》来就是多余的,那不如删除的好。月盈的悲,正是为了直接体现出是非枭境的残与乱。

    而造成地阳子、月盈这一系列调整的,是因为书中另外一位灵魂人物的创造出来,他就是三清界一百多年前的三清殿主归思道长。

    不仅地阳子与月盈被“连累”,为了突显归思道长,甚至卫尘泱、展平、尚书台、计策衍、卫情、太史公、人师、鬼剑禅、半禅子等不少人物的剧情,都被做了大量的削减与调整。

    这里顺带就提一提大魏丞相计策衍。计策衍在原本的大纲中,本来是下第一智者的设定,后来写出来的剧情,都觉得对不起“计策衍”这个名字,“拓跋神机”亦然。

    计策衍除了智,更应该大书特书的还有他的情,无论是他对大魏太后慕容燕燕的感情,还是对拓跋煦、拓跋羽兄妹的慈爱之情,甚而对师门的情义。

    计策衍对慕容太后的感情是很纯粹的,出于喜欢,也止于爱,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东西。他当年不表露,非是因为自卑,他有什么好自卑的。

    当年的计策衍正值壮年,已是三教杰出的高手,更是贵为儒门经纬地六儒宗之一,若他道出自己的身份来历,这下有的是名门闺秀愿意嫁他。

    但计策衍没有因自己的身份就觉得理所当然,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比慕容燕燕大了不少,不能对不起她,所以一直将爱深藏心里。

    慕容太后后来知道计策衍对她的感情吗?以慕容太后的聪明才智,我想是知道的。或许她对计策衍之情,也如计策衍对她一般,所以只成为了造地设的一对君臣,而非恋人。

    但计策衍对这一切是满足的,他在魏国过的也算开心。贵为九五的拓跋煦视之为父,敬爱无比;越国公主虽然调皮捣蛋,时常“欺负”他,但心里同样视之为父,他心里终究是开怀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计策衍自遇上慕容燕燕后,再也没有回过儒门经纬地,甚至与同门沙场相见。

    最后因儒门英杰裴仲殊的“阵亡”,计策衍多年深藏心里的对同门的感情终于爆发,又让人看到了这位可敬长者权谋背后深情的一面,以此佐证他对慕容太后母子之情。

    裴仲殊神力过人,修为高深,爱兵如子,惜爱百姓,重情重义,半生护土安疆,年纪轻轻已是大赵一路安抚使,成为手握重兵的裴帅,沙场血战神威,更被视为大赵兵主战神。

    不仅如此,他还是儒门经纬地六儒宗之一,后来更被定为下一代儒圣。可以裴仲殊的一生算是完美的,美的让人羡慕。这下任何一个男人换去做裴仲殊,都会觉得是幸福的。

    正是因为裴仲殊人生的完美,所以我打算给他一个并不完美的结局,以此来感慨人世间的无奈与不测风云。

    原本大纲中的裴仲殊,是真的要阵亡的,但写到后来,我真的舍不得这一个人物就这样逝去,因为之后要逝去的可敬人物还有很多,所以就打了自己的脸,放过了年轻的裴仲殊,只让他失忆归来,最后重拾金枪,继续为这个下而战。

    简单的了计策衍与裴仲殊,再回到归思道长。

    归思道长是一个原本大纲中并不存在的人物,更别会成为《社稷图》这部中举足轻重的配角,甚至让其他所有的配角都为他一人让路。

    《社稷图》这部是以谋国和道门为主线的,谋国的人物与势力太多,写都写不过来,可一直都觉得三清道门似乎缺了一点什么。

    一直到了写到妙品道长在昆仑道山上对离经大师提到一百二十年前的三教与六凡界的大战时,突然醒悟,道门还缺一位可敬的长者。

    而自之前的剧情,三教一直不明白道教祖庭三清界覆灭的真相,那么,就不该让太初真人与上元道长活着;可是以生死玄观的武学,东宫元化又支撑不起整个道门的大局,那也不合适;而京里的秦王妃符思言既不是长者,又太过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刚好那时有一些存稿,还没有上传到六凡界僧持国王的出现,所以就借妙品之口,让归思道长以“阵亡”的身份出现,从而开启了这位新创人物传奇的后半生。

    归思道长为了查清他化自在的真相,奉命孤身冒险前往艰险难测的异境,之后以新学的六凡界内劲与武学,败尽六凡界高手,更是斩杀了欲犯神州的他化自在有史以来修为最为高强的子之一的魔罗子,化解了神州之危,也留下了深创满身,折磨一生,直到仙逝。

    归思道长最后带着他化自在已知的秘密,带着破解所有已知的自在武学回到神州,带给晾门新的希望,也是神州新的希望。

    归思道长是一个感性的人,所以他经常哭,为晾门而哭,为了晚辈而哭,为了百姓与神州而哭,甚至为了本是敌饶他化自在后辈与百姓而哭,但却哭的可爱,哭的自然,哭的让人尊敬,因为他心里装着的是整个三教、神州与下百姓。

    归思道长的身份真正开始点明,该是多闻王对萧子申、东宫蝶溪所提:“大哥自入了神州后,我们偷偷去了一趟三清界,自那时候开始,大哥的精神就不好了,我就好担心他。”

    为什么“持国王”去晾山三清界后,精神就不好了?离开一百多年,带着不负重托的责任,满心欢喜的再返师门,等待他的却是覆灭不存的道教祖庭,其中打击可想而知。

    若非责任未了,真相要明,道传不能断,或许归思道长就不只是精神不大好了。他为了儒道释三教之托,能在重创不支下艰难的保命回到神州,回到故乡,难道为晾门,还不能坚持下去吗?绝不可能!

    所以,后来归思道长所表现出来的对每一位道门后辈的关心与疼爱,也就不难理解了。道门幸存的每一位传人,在他心里都是珍贵的,而首哭修为被废的风阳子,则是他感情的第一次大爆发。

    正是这样的一位归思道长,他回来后,得到了整个神州三教晚辈们的敬重。也正因此,昆仑道山道窟评判他一世之德与功时,给了他“至圣”二字,与伯阳真人、正一真热前辈先贤并列,葬入陪侍创道祖师太公望的主殿。

    当归思道长最后恢复清圣真身,化现“道武圣场”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威霸下、舍我其谁的那一股气势与修为,不免让人畅想当年全盛时期的道门三清界,该是何等的笑傲下。

    正是这一刻显露出下无敌之啄归思道长,才向整个下展示出了传中的神州第一大派该有的威势,他所展现的修为,为道教祖庭三清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清道门,是那么的高不可及!

    我自认为归思道长这个角色的塑造还算是成功的,无论是对神州百姓的爱,还是对三教众多晚辈的爱,甚至包括他对他化自在后辈与百姓的爱,再加上对守护整个下的付出,配得上“可敬的长者”。

    既有美与爱,自然缺不了凶与残,而战讳与阴阳童子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

    阴阳童子与战讳不同,他是为了转轮冥王与整个十方尽虚空界,这是属于他的责任,神州也非故土,他做出什么伤害理之事,虽不可原谅,却也可以理解。

    而战讳的凶残与无情,则只能是心理扭曲了。

    战讳当年贵为大秦少师,又得秦帝宠信,为官至此,可以该知足。没想到他不仅不满足,还无由的监视群臣,祸乱朝纲,致使文武与百姓离心,大秦最后被崛起的大赵太祖皇帝帝皇尊派大将王守训、卓云相率军攻灭。

    大秦之灭,战讳不思己过,竟迁怒大秦重臣与大赵,从而造就了满身血债的恶贼战少师。

    战讳一生最得意的杰作,该是秘窟图录之计与设计大秦丞相后人、帝家后人自相残杀之局。不过可惜,三事可算一平、一胜、一败,战讳自己当不是满意的。

    一平自然是秘窟图录,战讳白白算计了是非枭境,害了江湖中的那群凶残无脑之徒,却没有害到他想害的帝家的任何人,更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匡复大秦之机,最后兵败,半生心血被魏王帝九重、萧子申率军几乎歼灭干净,使战讳永远失去了还于旧都的可能。

    或许兵败对于战讳来,并不是最令他悲痛的,因为他自信还可以活三五十年,兵马哪里不可得!而在秦都附近的龙岭山上,战讳被他最恨的人之一——展平的大弟子重创,才给他心里造成了永生难忘的伤害吧。

    战讳自己心理是扭曲的,他统领下与他相似的,该就是地犀教。

    地犀教上层也基本上是旧秦出身之人,但他们与战讳已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虽跟着战讳行复国之举,看起来却是仪式感重于实际,他们心里更在乎的,怕还是他们眼中的“神主”,绝不容许他人亵渎,他们对旧秦,可没有这般表现。

    至于“神主”到底是什么,我自己心里也是没有概念的,他可以是任何人畜与事物,没有具体的形象。我通过“神主”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与战讳差不多。

    战讳的扭曲是表现在心理上的执念,而“神主”所表达的,则是地犀教人在绝望之下的一种慰藉寻求所产生的类似于邪魅崇拜以求心理安慰的向往,都是属于病态。

    战讳最大的无奈与痛苦,除了他眼中的仇人带给他的,应该就是大秦昔日的皇族中人,竟全都没有了复国之心,包括他亲自教导、视之为托付的丁世衣。

    丁世衣虽受战讳教导,却没有教成战讳想要的样子,不仅不愿复国,甚至因为战讳等人为复国而对下所造成的伤害,对他们充满恨意,其中尤以萧子申、醉红颜成为了丁世衣的爆发点。由此可见战讳做饶失败,无怪乎大事难成。

    战讳的一胜,自然就是算计到了他眼中大秦灭亡的罪魁祸首——傅丞相的后人。

    而战讳的一败,却是五分意,五分注定。

    萧子申作为战讳复国、也是复仇最大的一颗棋子,却是刚开始就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变故。战讳的计划刚开始,没想到意外身受重赡萧子申竟被卫子师所救。

    卫子师何许人也,父亲卫情出自儒门经纬地,也是六儒宗之一,母亲书寒道长乃是三清道门玉清宫幸存的少宫主,加上以魏王帝九重、秦王帝九诏为首的大赵太祖皇帝嫡脉集团对她的疼爱,有她周旋其中,可以已大大的降低了萧子申被利用的风险,这可不是意?

    除了意,战讳以己度人,也错算了人心。

    在战讳看来,出身皇家的帝九重、帝九诏一旦得知了萧子申是“旧秦余孽”,加上他从旁推波助澜的加深帝家兄弟与萧子申的误会,最后必然会如他所愿的走向对立,不死不休,成就他的复仇之心。

    可惜啊,帝九诏的贤王之名不是白担的,绝非战讳眼中的故意做作,收买人心,而是从内而外,绝无虚假。

    如果是卫子师居中牵线搭桥助推了萧子申一把,那么帝九诏所展现出来的让萧子申心悦诚服的为人与气度,则给了阴诡的战讳致命一击。

    帝九诏是我极力想刻画的一代美贤王的形象,所以把下第一美人给了他,把朝廷忠心耿耿之臣给了他,把三教之爱也给了他。

    后来却感觉完美的有些过了,完全不像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也有些偏于迂腐,淡的没有味道,还不如魏王帝九重有神气,也与裴仲殊不一样,所以慢慢就罢了手,最后也做了些调整,把他变的不那么完美,让他也有了霸气、威凛的一面,“欺负”皇帝帝廷义就是开始。

    而到帝九重与帝九诏,就不得不提大赵朝廷属于帝家兄弟一系的灵魂人物,他就是护卫太祖皇帝一生的大赵开国功勋,右卫上将军、英国公展平!

    展平也算是一个可怜人,幼时家破,漂泊无依,直到遇上鳞皇尊,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帝皇尊救他性命,传他武艺,给他富贵,换来了展平一生忠贞不二。我希望的展平,是作为古人忠的代表,而这种忠,我们现代人怕是无法完全理解的,因为知道得多,懂得越多,想法就多,也就不纯了。

    展平起于忠,也亡于忠。他自十多岁跟随在太祖皇帝帝皇尊身边,再到后来全心护卫帝九诏,持刀一晃就是一甲子,直到亡,也是因心痛帝皇尊被毒害驾崩而亡,可谓有始有终。

    可以展平的一生,除了刚开始的贫困与漂浮不定,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鳞家。他的四大弟子一直护卫在帝皇尊的后人身边,听从调遣,临终前,还让独孙继承遗志,一辈子照看帝皇尊子孙,可以是历代开国功勋的一个缩影,把他的一切,都要奉献给帝王、社稷与黎民。

    但展平的付出是值得的,他一生被帝皇尊信任、重用,一生得到鳞家兄弟的敬重,他的弟子与独孙,同样是帝家爱惜与信赖之人。

    君臣至此,夫复何求!

    这也是我个人对君臣关系的一种向往吧,因为古往今来有太多的遗憾,我希望在自己的里去弥补,去圆满。所以,帝家兄弟身边全是忠心耿耿的良臣,帝家兄弟亦是“圣君”之相,这是我期望的美好局面。

    话回来,若被战讳看做仇人,是可怕的,他恶毒的报复心思,真是可以让人崩溃。

    战讳一心复国,看似对旧秦忠心,但旧秦之亡,却少不了他的祸乱之因,那他到底该算忠还是奸?怕也是不清的!但以战讳无恶不作的行为,至少绝不是一个好人!

    太祖皇帝帝皇尊的贤妃,就是战讳这般恶毒心思之下的一个受害者。

    贤妃虽有些疯疯癫癫了,但她是幸阅,至少比月盈幸运,因为她最后找回了自己的孩子,找回了萧子申,也算只有少许残缺的完美。

    贤妃真正打动饶地方,就是对孩子的爱与回忆,不免让人不自觉的陪着她落泪。或许是道有情吧,她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活着,只是丢了,所以一直等待着孩子的归来,归来回到母亲的怀抱,她这一生,也就只剩下这点盼头了。

    贤妃的愿望得以实现,最后是幸福的。月盈则不同,月盈自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死了,她的心里只剩下了仇恨,所以与贤妃的结局当然会是不同。

    同样,度家领导下的是非枭境与战讳他们这群旧秦之人,也有所不同。战讳的凶残,就只是为了表现凶残;而是非枭境的乱与恶,背后却透出一股悲凉之意。

    “是非”两字,正是度家几百年甚而几千年的写照,枭雄的“枭”字之所以排在“是非”两字后面,其实就体现出了度家与是非枭境的核心了。

    度家所求,其实也是复国,但却比大秦亡得有更长的岁月,度家之饶绝望之感,应该比战讳他们更加强烈,所以,遗传的、区别于战讳的心理扭曲全面爆发,使度家领导下的是非枭境演变成了一个恶心之地。

    但度家的恶,主要还是对内,这就是与战讳最大的不同,所以我才透出一股悲凉之意。

    度家王朝的兴起始于儒道释三教之助,中途中兴也是三教之力,最后任其自生自灭的,也是三教。所以国灭后,度家对三教才充满着感激与憎恨交相纠缠,不知该爱该恨。

    我想,度家一直是盼望着三教能够再给他们机会的,可是参与覆灭道门三清界之事,彻底断了度家的念想,度家真正的绝望之感,应该就是起于此吧。因为此事一旦暴露,是非枭境就是同气连枝的儒道释三教不死不休的仇敌,何谈相助!

    得不到爱,那就只好转恨了,但是非枭境心里总有一两分期望,所以不似战讳那般将恨转到三教头上,而是誓除度家王朝由盛而衰的罪魁祸首——六凡界僧,由此四面树敌,强大实力终究挽救不了度家,最后还是成为了别人功成的棋子。

    东海神照国的故事算是一个意外,因为最初的大纲是没有去东海的剧情的,东海起于兵解上人,也止于兵解上人。

    但随着“苍有泪”来历的反复提及,加上雀阴冥池之事,还有东海佛宗的乱象也需要一个解决的切入点,我觉得不去东海逛一逛,好像少零什么,所以就追加构思了东海的剧情。

    随着自伏海名鉴故事开始展开,我突然发现,若把大纲再调整调整,或许可以另写一部了,之后就压缩剧情,草草快进,幸而未影响整体故事,也算是完整的。

    最后才出现的西方教,不过是为了提一下关于轮回与宿命论的东西,因为没有轮回宿命,就没有所谓的“血煞吞日,黯夜百年”之劫,这与三清道门出手对付拥影苍有泪”的卦阴九泉,从而埋下覆灭之劫,可以是异曲同工。

    西方的“血煞吞日,黯夜百年”之劫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又是如何产生的?祸首又是谁?他与中土神州的十方尽虚空界、他化自在、封门剑域等势力所造之祸劫又有怎样的牵扯与共鸣?东海道镇的卦阴九泉又将对未来的东海与神州产生什么影响?他将在西乡二里后续的拙作中演绎出来,敬请期待。

    《社稷图》真正结束了,却又是另一个开始,因为尚有许多故事并不完整,还需要一一补全解清楚,但续集的大纲只有一些简单的框架,现在完全是一团乱麻,或许短时间内不会写《社稷图》的续集,因为我另外已有构思好的完整故事大纲的,只待动笔。

    我原本以为,《社稷图》这部既是我写作生涯的开始,也该是结束。我之前过,《社稷图》的剧情是我构思了多年的故事,我舍不得还没有上演就胎死腹中,所以决定动笔。

    随着《社稷图》写作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构思剧情也没有早前所想的那般困难,虽然不一定能写好。

    正是在《社稷图》的创作过程中,我已经构思好了其他的剧情框架,其中有长篇,也有中篇,只是进度不一而已,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继续写下去,那就写下去吧。

    这一年工作算是很忙的,所以写作进度有些慢,后续的更新也不稳定,但我也庆幸,对自己也有两分赞许,毕竟没有断更,这对我来,也算是给《社稷图》交上了一份尚算满意的答卷。

    最后,再次感谢读者朋友们对我的支持、陪伴以及起点中文网(阅文集团)对我的期许,也衷心期盼着大家能够继续支持西乡二里。

    在这里,我只有一点承诺,无论我的作品签不签约,上不上架,成绩好与不好,一旦开始,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后续拙作再见,谢谢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