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赵参谋长
“朝廷把我像一枚钉子一样安插在这里,你他对我是什么看法?生死之义?我看不是他生就是我死的意思吧!”
刘晓认真想了想道:“确实,看来一切和我想的差不多,不过还真是没想到你们之间已经势同水火到这种情况了。”
赵俨面色一凝,问道:“你什么意思?”
“伯然兄啊伯然兄,我这次是专门为你来的。”刘晓笑着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子绪兄可是都快把你夸上了,自从得知你在朗陵担任了县长,我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伯然这样的大才相助!
至于李文达,他已经投降了,对我的后路是半点没了威胁。”
赵俨盯着刘晓半响,仿佛是在判断他话语中的真假。
“不要这么看着我,李通战败这件事情我是没法骗你的。朗陵如今也已经在我掌控之下了,完全没必要去编一个假话。
而且,就像你的那样,李通恨不得让你去死,那他又怎么会因为你而放弃功劳。”
听刘晓这么,赵俨知道他的看来不是假话了,但是依旧不确定的问道:“李文达真的降了?”
刘晓点点头道:“确实降了,正兵、辅兵,再加上他自己的部曲一共一万七千余人。非死即赡有四千多人,其余的一万两千人全部投降了。”
从后面得到的数据来看确实是一万七千多人,只不过里面大部分是辅兵和青壮。
赵俨摇头苦笑道:“刚刚你跟我你才是实际统帅的时候,我只当你是在放屁,现在我是彻底相信了。”
“一万七?也就是李文达这一次是把所有的人马和青壮给压上去了?真是没想到啊,李文达居然能失败!”
赵俨喃喃道:“李通非但不是个白痴,相反的是他用兵很有一套,居然在你面前栽了。”
他一时之间有点出神,完全没有想到整个局势竟然恶化到这种程度。虽和李通不和,但是刘晓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这一次李通战败,损失这么大,不仅汝南郡和阳安郡直接无力抵抗了,他赵俨也是脱身的希望渺茫了。
随即,赵俨开始猜测起来:“你偏师才多少人?我估计在八千左右吧?这么点的兵力能把李文达打的那么惨,那打败夏侯元这个急性子的人应该也是不在话下。”
赵俨深深地看了刘晓一眼,总觉得这里面有自己看不明白透彻的地方。
刘晓静静地不话,呵呵,你绝对想不到我带的是主力,刘琦的才是偏师~
“好了,伯然。现在不是这些的事情了,我需要你的帮助。麻烦你把朗陵的军户给找出来,只要这次跟随李文达围攻吴房城的。”
“你准备把这些人迁徙走?”赵俨一眼就看了出来。
刘晓大方的承认道:“没错。其实这一次我分兵来汝南地区,一个是为了绿山的工匠,另一个则是为了迁徙人口。这些军士那就更不能放过了,有了家眷在也更方便一些。”
对于赵俨是否会为自己所用这件事情上来,刘晓的把握还是蛮大的。
在历史上,赵俨就是一直在“扮演”着政委和参谋长的角色。
而且从对方的事迹上来看,不仅仅是面对张辽、于禁这些大将上很有一手。就是在面对普通士卒来,也是该狠的狠。
心狠手辣觉悟高,多谋善断人圆滑,这个的就是咱们的赵政委。
他是可以为了功名完全豁出去办事的人,什么面子、里子啥的那是可以完全不在乎的。
也是一个为人圆滑,足智多谋,而一旦下了决断就会快刀斩乱麻的人。
这样一个识时务的人,刘晓觉得对方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之前,应该没那么快去慷慨赴死。
他和杜袭、温恢是一类人,他们真要是没理想、没抱负的话,那之前不如在荆州安定下来算了,何必折腾到长沙又再折腾回老家?
对于刘晓要家中有子弟参军的户籍的事情,赵俨问道:“方便?你是更好控制是吧?只是其他人你为什么不一并迁走?”
刘晓摇摇头道:“阳安我会的,朗陵这边有点远了。我会根据百姓的意愿迁徙,除了必须迁徙的百姓之外,愿意走的自然会带走,以免强行迁徙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我不是董卓,没办法像他那样为了迁都造成几十万饶死伤。”
如果真的成本不高,时间又足够的话,刘晓怎么可能会放弃已经到了嘴边的肉?
朗陵虽河网密集,但却根本没法走航运。陆路运输和迁徙的话,还不知道得费多大的功夫。
“如此,我代朗陵百姓谢过了。只是都已经兵临许都了,为什么要放弃这次机会?”
“咦?这么来伯然兄不是忠于曹贼的人了?”面对赵俨突然转移话题的询问,刘晓很是好奇的问了一句。
赵俨气的一甩袖子道:“某家忠于大汉子!”
刘晓呵呵笑着也不话,真是一群矛盾的人啊。一方面觉得汉家下已经无法拯救,另一方面又心系汉室,可能这就是汉末士大夫普遍的心态吧。
但对于赵俨这样的人,刘晓相信对方在有着士大夫的节操的同时,也有着自己心里的算盘。
“伯然,如果这一次统军的是我父亲或者我,那肯定是不会放过这次的机会,拼了命也要把子给迎回来的。”
刘晓虽然这么,但是赵俨心里显然是不太相信的。谁又知道刘晓有没有假话,这次统军的究竟是谁?
不过刘晓不太在意赵俨现在是怎么想的,接着道:“可是这次领军名义上是刘琦,整支军队也是荆州军。
很多事情我没法和你详细明,但是你只要想想这场北上的一切其实是在刘荆州的控制之下的就明白了。”
无论赵俨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刘晓在真的判断出来他的想法之前是不打算信任他的。
不要觉得赵俨的家人被刘晓捏在手中就能怎么样了,在这个时代,抛妻弃子的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