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骗局
张玘明白杨志说的没错,他和董先北伐的时候九战九捷,并不是孤军深入,在两侧不到百里的地方都有翟兴安排的其他部队;谁知道一夜之间两翼就溃不成军,让金军包抄了后路,才有了董先投降之举。也正是因为这样,张玘才感觉目前的机会难得,白鹿山西面和南面没有金军,杨志还拥有接近两万的精锐骑兵,最关键的就是,定北军上上下下,对金军那种淡定的态度。
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对待杨志下达撤退的命令,竟然没有一丝反对,张玘难以明白。张玘咬咬牙说:“可是,我不甘心。”
杨志摆手说:“白鹿山是大名府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是从幽州增援大名府,也不过是一两天的功夫,吴乞买和刘豫能在三天之内调集几十万军队,与我们打消耗战,迟早会把我们拖垮,那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再说中原百姓,他们终究是要活命的,不能为我们垫背的,我们不能今天要他们提供粮草物资建功立业,明天却扔给了金人不管死活。
失去民心就失去一切,翟兴、马扩就是教训,他们都打了不少胜仗,实力最强大的时候拥兵都超过三十万,马扩就不说了,翟兴的前锋甚至进入太行山与王彦争夺地盘,摆出一副能打下河北的架势。可是最后失去了百姓,被金军一一击破,翟兴连洛阳都没有守住,就是一个教训。应天府的金军也快整肃完毕,谁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对汴梁动手,我不能冒险。”
张玘问道:“如果我们撤军以后,金军南下孟州呢?”
杨志颔首:“你这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一旦春暖花开,黄河就会成为隔断我军的一道天险,我不能把十几万军队分成两头使用,集中在一处才能有效果,我选择的是河南,黄河以北只是防御。孟、卫、尹经过长达数年的战争,只能一步步恢复,目前作为战略纵深的区域,而李彦琦的怀州、你的郑州就是王彦、董先的支持点。李彦琦刚刚还说他没有屯田经验,我已经安排寇成、李若虚负责在怀州和郑州屯田,招募流民编入屯田营。”
寇成原来是王善的屯田营统制,李若虚是枢密院派来的司户参军,杨志是猜到他们不会去费心思屯田,才另外选择了人。杨志的这个做法无可挑剔,也是当初定北军在颍昌府的翻版;张玘苦笑:“杨帅,你是在连战连捷的时候,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
杨志指了指铺在桌上的地图说:“因为防守对我们最有利,我不在乎虚名,现在能击败定北军的只剩下还在云中的金兀术,不过金兀术不傻,现在定北军的装备和作战水平可不是原来的宋军可比,岳飞在火山州还有六万多精锐。
金兀术要是甩开朔州南下,那么朔州、大同等地肯定会遭到岳飞的进攻。所以应天府那边几十万金军和签军不动,金兀术是绝对不会单独杀进河东的。我们需要等兴州和汴梁的消息,两边确定没事了,我们才能考虑北伐;不过就怕汴梁的战局最后是靠谈判解决的,那我们就没有北伐的可能。”
张玘心中腹诽,你杨志这几年是以战神的面目出现,几乎打败了金军所有将领,当然不会在乎名声;不过杨志淡淡的担心让张玘一惊,张玘也跟随杨志一段时间,晓得杨志在信息方面的灵通,惊讶地问道:“还要谈判?”
杨志其实已经收到了最新的幽州情报,眼下除了刘豫天天派人到幽州来表决心,要和大宋血战到底,女真贵族和金廷的其他高官都谨言慎行;只是从踌躇满志到接连失败,让吴乞买一病不起,金廷上不管主战还是主和,群臣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不过梁寻和石摩劼都传来消息,暗地里的操作已经开始,双方想要谈判的人,通过两边贸易的商人和释放的官员在不停传递消息。
根据石摩劼的情报,大宋这边已经有了重量级的人物参与。这一次杨志不相信是康王,伪齐的问题不解决,康王除非不想日后更上一层楼,否则就不会做下这样的糊涂事。目前只有云中战事僵持,赵楷已经派人送信来,认为定北军能不能默许议和的前提就是金兀术从朔州撤不撤军;金兀术不撤军,就继续打下去。
杨志做好了让杨沂中的骑兵攻入大名府南面州县的计划,不过张玘并不是定北军中人,有些敏感的话题杨志不会和张玘讨论,免得节外生枝。杨志平静地说:“这是朝廷的事,我们根本管不了。”
张玘看看帐内的众将,竟然没有一个人出面支持自己,无奈地离开中军帐;杨志同样无奈,回头对王彦等人说道:“这就是联合作战的弊端,一看到形势转好,就各有各的想法;张玘的举动就是闯白虎堂,我还不能说什么。张玘的想法不能说错,但是我们没这个本钱玩下去,偏偏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他,太累。寇一,一号没问题吧?”
一号就是投降刘豫的西军骁将关师古,出了不错和尚的事情,关师古多多少少受到影响,被刘豫调到了黄河以北的浚州;但是现在杨志攻占卫州,与卫州百里之遥的浚州成为了最前线,也是杨志打算突破的一个缺口。突破浚州,不是为了一点点功劳,而是打断短时间摧毁金军在东面的补给线,逼得金军表态,是撤军还是继续打下去。
寇一现在负责与关师古联系,但是让其他人知道的一号不是关师古,而是伪齐的户部侍郎冯长宁;在冯长宁的主持下,伪齐改变了大宋的五等税法,恢复古井田之制,行什一税法,另外还发行纸币,杨志和寇一、单廷圭决定做出一个欺骗的方案,就是要假装支持冯长宁,让金国和伪齐的经济崩溃,以便除掉冯长宁。
“没问题。”寇一回答得很快,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