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制袖箭
但是想到杏花村时常遭遇难民侵袭的事情,冯若兰又有些忧虑。她看过爹爹书房里甘州的地形图,她们杏花村在甘州依兰县龙门关外最南边的地方,西北边是莽莽的茂源山。从南边其他县来的难民可以毫无阻碍地来到他们村,后面的茂源山里也有山匪和难民隐匿在其中。通往依兰县的路较远,一路还有难民霸道,县府的力量鞭长莫及……怎么看,杏花村都不是长久安居之地。
全村、全族、全家人的生命财产被危险环伺,得不到保障,这让冯若兰很焦虑。闭着眼睛当瞎子,把头埋在沙子里当鸵鸟,得过且过、任人宰割,这不是她的风格。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永远占据有利地位,一向是她对待事情的习惯。她得四周看看,周围有什么能用得上的东西。
刚出门,冯若兰就看到自家屋后长着几丛茂盛的竹子。茂密翠绿的竹叶沙沙作响,粗壮笔直的主干直插云霄。从这些竹子上,冯若兰看到了勃勃的生机,看到了坚贞不屈的品质。
冯若兰怔怔地看着这些竹子,脑中构思着用竹子结合乡间常见的几样材料制作小型弓弩的事情。将制作工艺的各项流程和细节在脑中细细回想、演绎了一遍后,冯若兰的嘴角浮现出了笑容。
说干就干,冯若兰毫不迟疑,去邻居家借了一把砍刀出来,自信地朝那片竹子走去。谁知,只砍了一棵竹子就累得她差点儿歇菜。她的这具身体才十岁,身体素质太差了,没有力量,看来以后得把锻炼提到日程上来。
冯若兰还去了村里唯一的猎户家寻到了鹿筋和犀牛角。在她的前世犀牛是受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可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小山村里,她竟然看到了犀牛角就那么随随便便地装在猎户家一把未上锁的木箱子里。
她看到猎户家挂在墙上的弓箭,用的也是鹿筋和犀牛角,猎户家还有许多她制袖箭能用得上的材料。那猎户看她的眼神怪怪的,可能猎户心里在想,冯若兰她爹被难民打伤了腿,要制一把弓箭杀人呢吧。
冯若兰把鹿筋和犀牛角,还有一张皮子归拢在一起,问猎户这些东西怎么卖,那猎户说总共一两银子。冯若兰眨眨眼睛,没有说话,她身上总共才有三个铜板。冯若兰舍掉犀牛角和皮子,只拿了一根鹿筋问值多少钱。
那猎户看出了冯若兰的窘迫,把鹿筋和犀牛角一股脑儿递到她手上说:“需要的话就全拿走吧,就当是我孝敬冯先生的。”
冯若兰小小地惊愕了一下。突然她想起来,这个猎户以前曾在她爹的学堂里念过书,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叫金毛。姓什么,她不知道,也许他本就没有姓。金毛这个名字很搞笑,像一条狗的名字,可他这个人却很实诚,沉默寡言,存在感很低,经常默默地帮他们家干活、给他们家厨房悄悄放山货和野味。
后来,听说金毛的爹爹上山打猎时死了,从那以后金毛就不去她爹的学堂里读书了。现在他子承父业做猎户了。
真是个好人呐。
冯若兰说:“谢谢你,那钱就先赊着,我会尽快把钱还给你的。”
金毛搔了搔头,尴尬地傻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路上,冯若兰掏出了身上的三个铜板看了看,她仔细回忆历史上这个时期的货币金融。《晋书·食货志》上记载: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严刑而不能禁也……魏明帝乃更铸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
这样看来,穿越者魏明帝还改革了钱币。他弃用魏五铢,将钱币改革成了影视剧里的方孔铜钱模样,一个铜板就是一文钱。他的货币改革也算是成功的吧,大致稳住了社会的秩序。
按照现如今这个时代的金融设定,一两银子等于一千铜钱,一千铜钱就是一吊钱。现在市面上货币的购买力还不错,一吊钱可以买足够一家人半年吃的粮食,一个铜板也能买多半斤粮食呢。不过现在天下大旱,粮食有价无市,所有人都在惜售,要想买到粮食难上加难。这个时代,小宗的买卖,乡间的交易,人们还是习惯以货易货、以谷帛为市。
她手上有三个铜板,其实已经算是个小富婆了。冯若兰回忆起这三枚铜钱的来历,那是她和三伯家的堂哥冯初宇一起走街卖货分得的。
路旁大树下,几个村里人凑在一起闲聊,他们见了冯若兰也关切地问了下她爹的身体和家里的状况。可以看出她爹在村里人缘很好。从村民们的谈话中冯若兰也听到了村里的一些信息。关于北迁的事儿,村里的族老们争吵了许久,最终也没个统一意见。
赶在天黑之前,冯若兰造好了两个可以绑在手臂上的小型弓弩,俗称袖箭,还有三十几支箭矢。冯若兰试了一下,三十米内的杀伤力很强大,她很满意。
她还顺便给妹妹若曦造了一支竹蜻蜓。可惜她爹用来在简牍上刻字的小刀被她弄坏了,家里的锯也崩断了。
冯若兰拿起小刀和断锯一看,发现它们的材质并非钢铁。从锈迹和断口来判断,应该是青铜加锡或是其他什么材质制成的。不管是什么金属的刻字刀和锯,对于他们这个家来说都是很珍贵的吧。冯若兰想,要是让爹爹发现她弄坏了这么多家具,相必会很生气吧。
今天上厕所时,冯若兰还在自家茅厕的坑壁上发现了硝。硝这东西很有用,可以制火药、炸药,可以用来鞣制皮革,可以用来做染料,还可以用来制冰等等。
她家茅厕里有,村里其他人家的茅厕里肯定也有,若全部收集起来,量可不少。可是由于她要赶制袖箭,就没有时间去别家收集硝了,只是把自家茅坑里的硝先收集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