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科考到底要不要进行
一旁的几位大臣此时此刻面面相觑,就连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毕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陛下!微臣觉得,不管怎么样?先给这些老百姓一口水喝呀,京城之中不至于连一口水都没有了!”
户部尚书此时此刻也是有些焦急,毕竟普天之下的田亩赋税都是由他管的,现在国库空虚成了这个样子,普天之下又干旱成了这个样子,皇帝追究责任的时候,他肯定是第一个。
谁知道户部尚书话音刚落,旁边的兵部侍郎直接上前一步。
“陛下,恐怕这京城之中早就已经没有了水源,大部分水井都已经干旱了,就算是我们御林军当中的井水,今天早上也突然干枯,不知为何?”
这一下户部尚书瞪着一双大眼睛,不知该如何是好。
右丞相此时此刻不停的喘着粗气,说到底他也是百官之首,到现在为止他都无法拿出一样完整的方案来解决眼前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吏部尚书贾南风微微上前。
“陛下,现在天下旱成这个样子,而且城外要有难民,依微臣之见,要不今年的科举考试暂时取消吧?”
这一下其他的官员有点不答应了,尤其是右丞相,他可是好不容易把文恭给培养出来,现在已经拿到了武状元的名头,要是再过几天说不定文状元的名头都会被他给拿下来。
现在这个时候说是要撤销科举制度,那也就是说未来的三年都不可能在举行科举。
那他不是还要等到三年?
就在右丞相准备上前劝谏的时候,皇帝微微舒了一口气。
“现在也只能这个样子了,天下都已经干旱成了这个样子,朕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这里选什么科举!先想办法把城中所有的水源和粮食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所有的文武百官,此时此刻也没有多说一句话,毕竟在他们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科举没了过上几年还可以再考科室,如果他们的命没了,那么这天下恐怕就真的要完了。
右丞相这一次匆匆进了皇宫又匆匆的出来,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有些失魂落魄的回到了丞相府当中,右丞相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变得苍老了几分。
只是当他回到丞相府的时候,早就已经不见了文恭。
有些焦急地右丞相管不了那么多,赶紧带着自己的人急匆匆的出了丞相府四处寻找。
当他们找到了城东的时候,发现文恭居然在这里只起了一个小摊子,摊子上面全部都是他买来的一些粮食。
这些粮食早就已经被文恭都成了粥,在这里施舍给这些老百姓。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右丞相心中有那么一丝欣慰,不过现在城中的情况他已经大致知道了。
现在的大旱早就已经遍及全国,恐怕除了眼前的这些难民之外,普天之下早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难民。
就算是想要救也救不过来呀!
况且现在整个京城之中的存粮和水源早就已经屈指可数,要是在这个时候无端端的浪费在这些漫迷的身上,恐怕他们到了最后也会活活饿死。
“文恭,你在这里干什么?”
右丞相此时此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上前把文恭拉到了一旁的破庙之中。
“师父,我今日出门看到大量的难民在这里集结,回去向你报告之后,我就从府中拿了一些银两,买了些粮食过来赈济灾民!这些老百姓要是再没人就他们的话,恐怕就要被活活饿死了!”
右丞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你知道这普天之下有多少灾民吗?现在你看到的,只不过就是冰山一角,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大量的灾民汇聚在京城之中,到了那个时候,不光这些人要被饿死,就连我们恐怕都活不到最后!”
文恭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灾情居然如此的严重。
“那您的意思是说这些灾民我们不救了吗?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拖家带口的活活饿死在这京城之中吗?”
右丞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要是能救的话,我早都救了!你知不知道现在京城之中是个什么样子?皇城之中都快没有粮食了。”
文恭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天下到底是怎么回事?隔上几年就会有一场灾祸,再这样下去,可能老百姓怎么活?”
右丞相的脸上虽然也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可是此时此刻他也有些无奈。
“走一步看一步吧,皇上已经下发了,甚至到各州郡让他们普查本地的灾情状况!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东西就会汇总到皇城之中!”
文恭点了点头,现在也只有这个样子了。
“不管怎么样,我今天已经把这粥铺给开了,总得让老百姓吃上一口饱饭吧!”
右丞相没有阻止,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便返回到了丞相府之中。
此时此刻,苏融融从山洞之中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只不过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眼前的水越来越多了。
看样子和自己之前猜测的一样,四面八方的水源陆陆续续的都会向这边汇聚。
除了这个地方之外,恐怕在这小汤山的附近,还有大量的水源汇聚地。
按照苏融融到估计和预测怕是附近的燕山和阴山甚至是多处山脉弟弟的溶洞都会有大量的水源汇聚。
微微舒了一口气,苏融融赶紧起身离开这,要是再在这里待一会儿的话,恐怕水位漫上来自己就要被淹死在这里了。
只不过等苏融融离开溶洞的时候,发现外边到处都是旱地。
昨夜自己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附近还是青草地,可是今天这土地就已经慢慢的裂开了。
这分明就是大旱的前兆,而且那些地下水位实在是太深了,直接从地底下不断地向溶洞之中汇聚。
微微舒了一口气,苏融融在手上的地图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水脉走势标注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