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大唐最强驸马爷简介 > 大唐最强驸马爷最新目录

正文 第418章 李二有想法

    李二很高兴,把十多名重臣又叫进御书房。

    十多名嫡系重臣先后走进御书房。

    “诸卿,朕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十州岛,不!十州岛那地方被杜荷改名为炎黄四岛。

    十州岛现在叫炎黄号岛,其他三个大岛分别叫号岛、号岛、号岛。

    此时,炎黄号岛已经成为帝国领土,大军正在征伐其他三个岛屿。

    号岛上,杜荷准备在上面修建一个黄金冶炼厂,一个白银冶炼厂,

    岛上的黄金、白银矿由当地俘虏的土著开挖,冶炼后运回帝国。”

    李二微笑着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十多名重臣纷纷向李二贺礼。

    重臣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向李二拍马屁。

    明知道是马屁,李二还是高兴的接下了。

    呵呵!

    “同禧!同禧!”

    李二心情不错!

    确实不错!

    帝国境内,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百姓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

    国力在增强、军力在提高。

    对外征战节节胜利。

    不仅拿下了对帝国有威胁的吐蕃,还拿下了炎黄号岛。

    关键是,二个地方的征战,帝军损失都不大,收获却非常的大。

    “陛下,从炎黄号岛上,我军押运回了上百万土著俘虏,为帝国水利建设、

    道路修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微臣建议,要想彻底解决水患问题,必须重新疏通黄河,

    把河道再一次疏通,才不会对黄河周边地区造成危害。”

    王珪道。

    “王大人,疏通黄河工程量巨大,帝国缺钱呀!还是先搞容易的,等帝国财政好转再说吧!”

    长孙无忌道。

    一谈到钱,户部尚书脸色马上不好看。

    “陛下,帝国近年来税收逐渐增长,确实到了疏通黄河的事。一年在黄河上花费抗灾的钱,真的很恐怖。以其年年修修补补,不如好好治理一下。”

    魏征建议道。

    “陛下,微臣也觉得,趁现在手上有大量免费劳动力,确实应该对黄河好好疏通下。”

    韦挺道。

    “陛下,全方位疏通黄河,并不耗费多少钱财。有了免费劳动力,这事不会太麻烦,微臣同意疏通黄河。”

    高俭道。

    “冲远,有何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李二点名道。

    “陛下,微臣也觉得可以疏通黄河,毕竟,这关系到河二边千家万户。

    一年水患造成的损失,真的很大。那样的开支,累计十年,足够全方位疏通。”

    孔颖达道。

    “玄龄,有什么想法?”

    李二道。

    “陛下,微臣同意修黄河。不过,微臣觉得仅是全方位疏通黄河,不可取。

    既然花费那么大,为什么不重新修建一条黄河,彻底把黄河水分流。

    那样,既解决了水患问题,也能让北方干旱地区得到缓解。

    曾经,微臣听杜荷说过,要想彻底改变黄河水患,必须重新开挖一条新的渠道。”

    房玄龄道。

    哦!

    “玄龄,你说得没错!朕也听杜荷那小子说过,貌似是从黄河那个大弯部位,

    不再让黄河转弯,直接流入北方地区,从幽州一个合适的地方,让河水流入大海中。

    那样一来,不仅改变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还把数千年来,黄河二岸的水患彻底解决。”

    李二道。

    十多名重臣连忙察看李二铺开的地图。

    重臣纷纷议论起来。

    好法子呀!

    要是能开通的话,黄河水患不复存在。

    投入太大了。

    “辅机,投入不会很大。有那么多俘虏,咱们只需要给点吃的,再送点工具。

    这几年,帝国粮食年年丰收,难道供应不了百多万俘虏食用。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再困难也必须立项。先让人勘测河道路线,然后再预算一下,到底要多少钱粮。”

    李二一言定乾坤。

    “陛下,微臣建议,在勘测新河道时,让杜荷旗下长安产业园区派出工匠,

    在新河道上,一起修建河坝,预留出发电机组。否则。以后再修坝可不容易。”

    房玄龄道。

    半年前,经过特斯拉努力,打通了好几个产业,水力发电机组终于造出来了。

    长安城是第一个受益的城池。

    此时,长安用上了电,家家户户通电,电灯亮起来。

    这个影响极大。

    令李二这个圣主、明君兴奋无比。

    从而,长安产业园区又新筹建了好多家工厂。

    什么拉丝厂、电缆厂、冶炼厂、电机厂、灯泡厂、电力公司、输电公司等。

    由于杜荷不在长安,让一些有心人对园区内的工匠下手。

    开出很多极具诱惑的条件,想挖杜荷的墙角。

    不过呢?

    数万名工匠,只有十多名接受诱惑,离开产业园区,其余工匠不受其诱惑。

    这一点,令杜荷心中很高兴。

    走了十多名工匠,杜荷根本不惧怕。

    好多技术已经申请的专利保护,一旦发现有人想仿制,杜荷手下马上会到衙门上告。

    尽管在这个时代,产权意识不高。

    不过呢?

    可以通过打官司,让人们有创新意识。

    杜荷不是为了钱而打官司,是想让人们提高认识,讲求契约精神,不要侵权。

    离开的工匠被产业园区拉入黑名单。

    所有杜荷旗下产业,以后不会再启用。

    说起来通电一事,让重臣们兴奋。

    “陛下,玄龄说得没错!要是让天下百姓都通电,不仅方便读书人,也方便百姓,

    是一个大好事,一定要通知杜荷产业园区的工匠,派人员一起勘测路线。”

    王珪道。

    “陛下,还有个事,杜荷在出征,不在家。可是,微臣听闻长安城中有些人,

    想把杜荷产业霸占。这个事,本来微臣不想介意,可是,杜荷的产业园区,

    不是什么人都能管理好,那些园区的人,不论工匠,还是管理人员,

    包括那些技校学生,对杜荷很敬重,况且,杜荷的产业园区,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

    让帝国税收年年增加。要是产业园区弄塌了,损失还是帝国。微臣希望陛下,有时间过问一下。”

    钢铁直男魏征道。

    李二眉头微皱。

    这个事李二心中明白,也清楚。

    不过呢?

    打主意的人是李二的亲人、儿子。

    一直没过问,说实话,李二心中也有想法。

    甚至其中就有李二的影子。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产业园区真不好抢。

    搞不好,工匠会不干。

    最后剩下一个空壳。

    象那个特斯拉、沈万三,不论李二怎么诱惑,一点作用不起,不会背叛杜荷。

    当然,这些事,杜荷心中很清楚。

    杜荷筹建的影子可不是吃干饭的。

    第一时间,把情况上报了杜荷。

    “好了,这事朕会出面,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罢手,否则,朕斩其手。”

    李二道。

    李二也不希望产业园区,由于胡乱下手,而影响其税收,毕竟,工商税收年年增加。

    已经占帝国总税收一半左右。

    其中,大部分是杜荷产业园区贡献的。

    一旦产业园区崩溃,帝国税收会锐减,那不是李二想要的结果。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