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随机应变
武珝恋恋不舍的眼神与李宽四目相对,在李宽的深情目光下,武珝缓缓起身柔声道:“我去给你收拾行李!”
李宽点点头,这些事情武珝可以不必亲自动手,每次出去都是武珝亲自为李宽准备行礼,李宽也习惯了。再说此次去战场,武珝更加不会让旁人帮忙,全都是自己收拾,而她也知道王槐等人有话与李宽说,自己在场有些话不好说,倒不如主动离开。
睡在摇篮中的两个小家伙睁大着眼睛,乌溜溜的眼睛像是黑宝石闪烁着光芒,武珝是他们母亲自然最熟悉,李宽是他们父亲却不熟悉,好奇的眼神望着突然出现的父亲,没有笑容也没有哭泣像是小大人似的露出疑惑的表情来,李宽看着两个小家伙,心里满满的幸福,他想去抱他们,却又担心两人会哭,想去亲他们,又怕两人会反抗,这是一种复杂且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绪。
“此次前往朔州,也把他们几人全部带上!”王槐郑重其事地叮嘱声传来,李宽没有回头他的目光全都聚集在两个孩子身上,道:“王老,这个就没必要了吧!我是去打仗,又不是去游玩,用不着人保护。”
“必须带上他们八人!”
王槐多余的话不多,仅仅强调这一点要求,钱武、赵谦两点头赞同,不给李宽拒绝反驳的权力,李宽皱了皱眉,道:“张冲、费廉、廖凡、冷锋四人带去没问题,只是李歙、李珍、史锐、李达勒四人或多或少与薛延陀部有关系,真的上了战场岂不是让他们四人为难?毕竟李歙的身份也比较特殊,我军与突厥汇合一处的话,势必会接触,到时候他又如何自处?”
王槐掷地有声的说:“现在他们是王府的典军。”
李宽摇摇头并不赞同王槐的话:“纵然他们现在是王府的典军,可是以前并不是,没有必要让他们四人为难,这次与薛延陀作战,而史锐又出身于薛延陀部,真的让他拿起刀对准同胞,这事我真的做不出来;李歙、李珍两人也是突厥人,李歙更是突厥皇族,要是颉利可汗旧部认出他的身份,还知道他现在的一切,势必会引起争端,至于俟利苾可汗是否能容许他存在还是未知数。”
王槐与李宽僵持不下,李宽的原则性问题始终不退让,王槐无论如何坚持他始终不愿意答应。赵谦见状,不得不出声:“要不然询问他们四人的意思,听听他们的建议?”
钱武也赞同赵谦的提议,王槐、李宽两人也不再争执了,静静的等待着他们八人前来。片刻后,八人陆陆续续的前来,钱武作为他们的总管,率先开口:“公子明日便要随军出征,前往朔州与薛延陀部大军正面交锋,我等意思是让你们八人随同前往。”
张冲、李达勒等八人面色各异,钱武看着李歙、李达勒四人,道:“你们四人的身份有些特殊,公子不想你们为难,没有答应我等提议,现在我们想听听你们自己的想法。”
李歙是突厥皇族子嗣,虽非颉利可汗嫡系血脉,也是旁系子孙;李达勒亦是突厥部族之一的阿悉结部族,也是贵族身份,与突厥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史锐则是薛延陀部族人,李珍亦是突厥身份。
可以说四人都有各自难处,这让他们四人的确有些为难。李宽正是体会他们的难处,这才没有同意王槐的建议让他们四人也随军出征,尤其史锐要是真的参与作战的话,那么薛延陀部将他永远排除在外,而他也成为薛延陀部的罪人。
李歙、李珍、李达勒三人则是面对昔日的突厥部族,俟利苾可汗又是东突厥灭亡以后新的突厥可汗,是否能容纳的下东突厥的后裔,还有他们三人身份都比较敏感,再见之时是否会引起颉利可汗旧部的重视等一系列问题。
“我愿随公子随军出征!”片刻后,四人不约而同的齐声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以及担心,李宽大吃一惊,诧异道:“真的愿意?要是你们不愿意的话,我也不会说什么,这是战场不是儿戏,正好由你们守着王府我也放心。”
李歙恭声回道:“公子,我等本就是从战火中存活下来的,深知战场非儿戏。张冲他们四人都随公子出征,那我要是不去岂不是说不过去?至于曾经的阿史那歙早已死在战场上,现在的我是楚王府的典军李歙。”
李珍、李达勒与李歙同样的想法,史锐的身份比较尴尬,可他依旧无怨无悔。
“我是薛延陀部族人,敌人是同族之人又有何妨?当我沦为奴隶时,乃是公子救于水火,我们兄弟两人从那日起就已经不是薛延陀部人,而是楚王府的典军,如今各为其主就算是同族操戈也怨不得谁。”
王槐微笑的点点头,他知道这四人李宽没有白救,笑呵呵的说:“怎样?”
李宽看见李歙、史锐四人坚定不移的眼神,最后同意他们四人也随同自己前往。如果李世民没有给予他带兵权力,李宽根本不能私自带兵前往,如今有这个权力不用白不用。
李歙、史锐四人均是上阵杀敌,从死人堆里活下来的,王槐之所以坚持让李宽带上他们四人便是从这个方面考虑,张冲、冷锋四人则是从左右卫队中挑选出来的,并未经过血的洗礼,未曾上过战场的将领不算合格的将领,唯有历经战场才能让埋没在军中的将士发光发亮,这也是四人为何都愿意前往战场,哪怕危机四伏也甘之如饴。
“你们回去准备行囊,明日随公子出征!”八人先行告退,钱武叮嘱李宽:“去了战场,记得要保护好自己,尤其面对敌人的时候切莫心慈手软,这个时候的心慈手软有可能是生命的代价。”
王槐补充道:“如今你是先锋将军,虽然仅有千余人,不过这也是陛下对你的信任。若是你能以此建立军功,他日在军中必有公子一席之地,千万记得要听令行事,切莫自作主张,乱了军纪。”
王槐、赵谦、钱武三人轮番叮嘱,李宽一一点头应承下来,他也知道战场的危险,也答应武珝自己平安回来。虽然三人说了很多,李宽真正记得只有一句:“随机应变!”
瞬息万变的战场,同样需要随机应变的迎敌策略,固守成规的策略不见得有效,这也是兵法之一。王槐曾经传授李宽作战策略以及各个大阵的变换包括缺点等都与他说了,为得就是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