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题!
苏宸缓步走入了考场,坐到考间内,这是一排长条的建筑,三面是墙,一面为空,里面有一个桌子和凳子,大约几平米的空间。
考生之间彼此用墙隔开,根本看不到对方的考卷。
而且,这种文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抄也没有用。
几位主考官入场了,礼部侍郎徐铉,在润州刺史王越超和润州新知府权衡之的陪同下,坐在了考场主位的高台上,清点试卷,例行公事般,跟考官们交待秋闱规程和细节。
“唐国秋闱,这几年都是一年一次,为的是更多选拔人才,带给读书人的福利,这是朝廷皇恩浩荡啊!”
润州新知府权衡之感叹。
此人来自书香门第润州权家,他的祖上权德舆,本是天水略阳人,后徙居润州,就在这里繁衍生活下来。权德舆是唐代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大唐没落,五代更迭,权家在润州待了两百年,虽然逐渐中落,无当年盛世,但在润州也是书香门第,李璟一朝,权家有几人通过科举入仕,这权衡之便是其一。
刺史王越超对着礼部侍郎徐铉捧话说道:“能让徐大人亲自过来润州监考,这是对润州秋闱的莫大重视了。”
徐铉微笑道:“今年润州科举,连官家、皇宫、满朝文武大臣,可都在观望,不能有丝毫马虎。”
权衡之捋须笑道:“哈哈,那是因为江左第一才子,就在润州参加本届的科举,说真的,老夫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他今年会在考场,写出如何的锦绣文章和诗词佳作了。”
徐铉露出一丝忧色道:“科举多是命题作文,连前朝李白、杜甫那等文豪写起来,都未必能中状元,甚至一甲都进不去,科举文章可不只是看辞藻,还有歌功颂德,时政观点等,综合在一起,文章韵脚、格式对仗等都要标准,才有胜算。”
权衡之点头道:“这倒是,就看苏宸能否把才华,转入科举文章中来,需转变思维。不过,要是把文章写得文采横溢,拍案叫绝,那么不管写的什么内容,都能上榜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徐铉露出笑容,他相信苏宸的能力,可以写出那么多经典词作和话本来,才情可以说不逊色前朝那些大诗人了,写科举文章,应该难不住。
此时,所有考生均已坐好,都在紧张地等待试卷下发了。
秋闱对于考生来说,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一个关头,若能顺利中了进士,那便是跃上了龙门,从此风风光光,步入司徒,得到了回报。
若是考不中,只能黯然回乡,准备来年的乡试、府试,科举有时两年一次,有时一年一次,不知会消磨掉多少人的岁月年华。
“吉辰已到,发卷!”
辰时一刻,试卷开始下发,让考生们拿到卷子。
苏宸第一次参加这种古代考试,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本来作为魂穿者,有现代思维,对封建考试和功名,应该看得淡一些才对,当有傲骨,不进入这个仕途大染缸,独善其身,逍遥快活才最重要。
但是,苏宸很快发现那个想法太简单了;在古代,民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这是官本位的社会,没有功名在身,没有官场地位,没有朝廷庇护,很容易任人揉捏,无处说理去。
所以,经过慎重思考,苏宸要实现财富自由、尊严活着,就必须参加科举,获取功名和才名,然后在仕途里转一圈,获取权力等,才能保护自己和朋友们的利益不受损。
往更大层面说,苏宸要想保住自己的苏家和白家、彭家等,就要守住南唐,否则,南唐覆灭,那白家、彭家、苏家、周嘉敏等人,下场就不好说了。
或许苏宸自己会因为江左苏郎的才名,日后在北宋能受到保护,但还不足以护住这几个家族的利益与安危。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苏公子,这是试卷!”一名发试卷的衙门小吏,见过苏宸,所以很客气地把试卷递给苏宸。
“多谢!”
“苏公子加油,我押了你中解元,三百两!”知府衙门的小吏低声说出来,并握起拳头,做出了加油状,希望苏宸能够中解元。
“一定!”苏宸心中苦笑,自己可是押了五千两,能否翻倍获利,就看考题了。
如果考题跟自己背过的文章不沾边,自己别说中解元了,就是上第三甲末尾,都有些困难。
苏宸赶紧摊开试卷,看到今年的南唐秋闱考题为:一词一文!
词牌自选,以“咏花”为题,大意就是以花喻人,托出一种品质,或是其它想法,可以比喻花开花落,世事无常,可以表达一种心境等等,自己发挥。
文章的题目,写一个“游记”,通过游记表达一种治国理念、或是圣人教化等,内容不具体限制,但是文体,当是骈文格式,要求对仗工整。
苏宸看到游记的时候,会心一笑,顿时大喜!
这次秋闱,稳了!!
韩熙载办事,还是靠谱的!
苏宸笑完之后,开始构思那首词该写哪一首。
咏花的好词,倒是也有一些,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名传千古,只是,更像女人思维,不适合拿来科举。
“有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十分合适!”
苏宸润笔之后,沉吟一下,现在草稿纸上写出来,但是并非一气呵成,而是写几个错字错句,假装在临时构思,最后才写出成品,这样看起来,才够逼真。
随后,在答卷上,工整写下来。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苏宸写完之后,品读一下,还挺符合他目前处境的,因才遭人嫉妒,用这首词来回应世俗,再好不过了。
“现在开始写游记,正好用范仲淹先生的那篇《岳阳楼记》!”
岳阳楼,位于荆湖之地,洞庭湖北,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它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历代屡加重修,可谓天下闻名。
苏宸若写出这个岳阳楼记,并不会突兀,大不了说自己少年时候,曾经跟父亲去过一次荆湖之地,反正苏父已经不在世了,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