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我是崇祯四皇子简介 > 我是崇祯四皇子最新目录

第四章 小气的崇祯皇帝

    朱慈炤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因为史料中记载,李自成还未进皇宫,那些原本守城的士兵便已经入紫禁城大肆掠劫了,事后人们发现连崇祯老婆周皇后头上的宝钗、珍珠白玉铛都被人搜刮走了。

    崇祯皇帝听此,不禁神色一震,低落的情绪也开始缓缓活络起来,对啊,如此不就可以逃出去了吗?他看向朱慈炤的目光中已然多了几分期待。

    只听朱慈炤接着道:“其二,父皇命各宫娘娘等身穿宫女太监的便服,但却带着自己的衣物来乾清宫,是为了,杀死他们......”

    朱慈炤森森说道。

    看崇祯皇帝面露震惊之色,朱慈炤心知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里,便接着道:“当然,并非真死,乃是假死,待各宫娘娘来到后,父皇不想谁死,便寻来谁的替身,穿上娘娘的衣物服饰,父皇再寻来我等的替身,同样换上龙袍、蟒袍,然后聚之于殿......”

    说到这,朱慈炤抬起头来看向崇祯皇帝,此时崇祯皇帝已然恢复了沉静淡定的模样,面无表情的看着朱慈炤,嘴中轻飘飘的吐出了几个字:“放火,焚之!”

    朱慈炤心中一颤,知道这才是帝王,无情寡义,普通人的生命在崇祯皇帝眼中,也就是替死鬼这样普通罢了,但他还是躬身道:“父皇圣明!”

    此时在旁听着的朱慈烺、朱慈烔二人不禁大喜,急忙附和道:“对对对,四弟此计甚好,我等可以不用赴死了。”

    说着二人喜极,相拥而泣。

    崇祯皇帝却不理二人,转过头来看向朱慈炤,道:“你接着说。”

    “是!”朱慈炤听此清了清嗓子,便接着道:“且此计还有一个好处,我等逃出皇城可能短时间无法到达安全之地,而我等身穿农衣必不会惹人怀疑,儿臣闻李贼兵锋虽胜,但是自兴兵东进以来却从不侵扰贫民,如此我等也可无忧了。”

    朱慈炤如此说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李自成出身贫民,知道贫民百姓并无钱财,所以他所到一处,竟然采取的是打土豪,分田粮的政策。

    以前的李自成确实每到一处便是烧杀抢夺一番,但自从建立了大顺国,决定东进攻打明京师以来,竟然性情大变。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的几位军师为他出谋划策。

    具体的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军事上。李自成对义军进行大规模整编,要求行军必须列队,夜晚四更即起操练。

    义军令行禁止,对有范军令者处罚极其严厉,“军令有犯淫劫者,立时枭碟,或割掌,或割势”,甚至规定“马腾入田苗者斩之”,一月便改原本流贼面貌,变成了极端的纪律之师。

    二、政治上。制定“均田免赋”“平买平卖”“割富济贫”三大政策,同时在发展经济上“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一时从者如云,威望大振。

    三、纪律上。李自成严明军纪,宣布“大兵到处,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不**女、不杀无辜、不掠资材”。

    就连一路黑李自成的官修《明史》都不得不肯定“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占领西安后,他仍每过三日都要亲自到教场操练士兵。

    李自成还要求将领们不得私藏金银,打下城邑不得私占宅室,睡觉不盖丝绸绫罗,时刻保持艰苦朴素,身先士卒的作风。

    所以一些历史小说将李自成的队伍自1643年正月之后,仍旧描写的残暴不堪,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李自成自崇祯十七年正月开始朝着北京的方向一路进攻,短短三四个月便能攻破北京,灭亡明朝,不仅仅是兵力强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顺应民心。

    大家要问,这样李自成的军饷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追饷,追的不是普通的农民,是官绅大户,每到一处,李自成就打听当地的官绅富户、赋闲在家的官僚,按照官级、田亩大小要人拿钱,这是后话,后文细说。

    反正普通农民又没有钱,有钱的都不是普通农民。李自成是很明白这一点的。

    史载,京中民众听闻李公子前来,倡乱者皆传贼不杀不淫,所过不征税,于是引颈西望。且幸灾乐祸,具言李公子见贫人给银五两,往往如望岁焉。

    甚至城中一些人还编些歌谣在城中让一些幼童传唱,歌曰:“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一升的十分之一),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能活。”

    崇祯皇帝听了朱慈炤的话却也没有反驳,与李自成交战多年,一些传闻他还是知道的。

    朱慈炤见崇祯没有反对,便接着道:“其三,自正月李贼来攻,三四月之间,已占领我大明大部分地域,我等南逃,足在明土,实踩贼地,若李贼怀疑我等未死,我等在贼区岂不是插翅难逃?故儿臣此三计,命人奉玉玺待贼,实则为安贼之心,只言奉玉玺厚葬我等尸身,而我等安心南去。”

    “这......”

    崇祯皇帝迟疑了,因为在朱慈炤一开始说南逃的时候,他便已经打算要带着玉玺南逃了,现如今朱慈炤却说要把玉玺留下,这让崇祯帝犹豫不决,这可是皇帝的象征,是权力大握的凭证。

    “皇儿,留下一二枚予贼,余者随朕等南下,可否?”

    再三思索,崇祯皇帝还是不想将玉玺全都留下,提出一个折中建议。

    “......”

    朱慈炤面露难色,崇祯皇帝提出的折中建议在朱慈炤看来,实在不能算是折中建议,因为明王朝的印玺数量是二十四枚!

    恐怖吧?

    当然,每一个印玺都有各自的作用,比如皇帝奉天之宝,乃是为传国玺,以镇万国,祀天地,用于祭天等大典礼仪;皇帝之宝用来颁诏与赦,属于皇帝日常用玺;皇帝信宝,为征召军队,用于召亲王大臣及调兵征伐;天子之宝,以祭享百神,用于祭祀山川鬼神......等等等

    这每一个印玺可以说都是独一无二,十分重要的,可要是按照崇祯皇帝的说法,留下一两颗给李自成,自己这些人岂不是要带着二十多枚印玺南下?这印玺要是像指甲盖那么大,崇祯皇帝就是带上一百枚,朱慈炤也没意见,可是这可是国玺,最小的一枚都有拳头那么大,带上二十多枚,不暴露身份才怪。

    见朱慈炤期期艾艾的不说话,崇祯皇帝便道:“带二十余枚南下是有不妥,不若便带上十五枚吧。”

    说到这,崇祯皇帝一副肉疼不已的模样。

    唉,只带十五枚印玺,要扔掉十枚,真是让朕心疼啊!

    这个......

    朱慈炤还是不说话,低头不语。

    崇祯皇帝见朱慈炤的模样,知道朱慈炤认为带十五枚印玺也不妥,不禁有些生气,气冲冲道:“十五枚不可,十枚当行了吧!”

    朱慈炤抬头看了崇祯皇帝一眼,急忙又垂下了眼眸——意思很明显,十枚玉玺,他朱慈炤也是不赞成的。

    气!

    十枚竟然也不可带?

    崇祯皇帝大怒,以他节俭的性格,先不说这印玺所具有的政治价值,就说印玺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那也是价值连城,因为制造玉玺使用的可都是一整块上好的玉料,每一枚玉玺所使用的玉料价值都在万两白银以上。

    朱慈炤一块都不愿意带着,就等于白白的扔了几十万两白银!

    肉疼!

    崇祯皇帝是真的肉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