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带着空间穿七零简介 > 带着空间穿七零最新目录

第7节

    麦乳精贵,还不好买。

    叶七佳自然答应了下来。

    等到他们一家回去,赵巧娘去洗碗。

    俞向安,“爸,等我发工资了,每个月我拿出十块给家里改善伙食。”

    俞青山摆摆手:“你拿着吧,不用给,现在家里没外债了,爸的工资够用了,你也别乱花,好好存着,过一段时间,爸给你再找一个好的,到时候买嫁妆用。”.

    俞向安:“……爸,我不想嫁人。”她才十八岁,放在后世,妥妥的早恋。

    俞青山以为她是被这次的事伤到了,不想谈这个,就点头应下了。

    反正女儿现在有了份工作,好的难找,找一个中不溜秋的还是没问题的。

    这钱俞青山不想要,俞向安也没接着往下说,要是想补贴家里那还不简单,就像今天,买了好吃的回来,他们还能不吃?

    工人一个月有的休息三天,有的休息四天,他们挑了一个大家都休息的日子,一家人回老家。

    老家在县城下面的镇,现在的镇改了名,叫做公社,原先的村,也变成了生产大队,他们老家就在公社不远处的红星生产大队,从公社去走路过去半小时多一些,他们回去,要先坐车到公社,然后再从公社走路去红星生产大队。

    他们很早就出发了,来到的时候太阳挂在半空,这个点大人都在地里上工,小孩子上了年纪的也在干一些轻松的活计,挣几个工分,年纪还小的,一部分在外面玩,一部分懂事的在家里做家务。

    俞常有和张茶花年纪大了,但张茶花身体一贯健壮,照常下地,只有俞常有因为之前病了一场,现在身体还有些虚弱,所以没有下地,在家里搓绳子,看到他们来了,欣喜的站起来:“你们来了,吃过早饭了没有?”

    俞向居欢快的叫了一声爷爷,主动回答,“爷爷,我们都吃过了,奶奶和大伯他们呢?”

    俞向居一直是个活泼热情的,虽然没有跟爷爷他们一起生活,但是态度一直很亲密,见到了就亲亲热热的,让俞常有很欢喜,他摸了摸他不太健康的头发,回道:“你奶奶他们下地去了,家里就爷爷在,你去喊你奶奶,等下给你们泡糖水喝。”

    俞向居眼睛亮了亮,“谢谢爷爷!”

    “我也要吃。”俞明杰听到这个,也耐不住了,从门外跑了过来,他就偷了个懒,走得慢了一点,差点错过好东西。

    看到现在家里唯一的重孙,俞常有的笑容更灿烂了:“好好,你们都有,你们去叫人,不知道在哪里,就问人,别张不开嘴。”

    俞向安放下手里的东西:“爷爷,我和他们一起去。”

    俞青山也把东西放下:“爸,你现在身体怎么样?还会不舒服吗。”

    俞常有面对儿子,脸上的笑容就收起来了:“咳,你买了什么,家里什么都不缺,别浪费钱,现在都好了,医生说这段时间别去地里干活,等我这个疗程的药吃完就好了。”不过他以后就算要下地干活,也只能干那些轻松的。

    赵巧娘带着叶七佳进来,小声的喊了一声爸,就拿着肉去厨房了。

    等到俞向海进来,就没有别的人进来,俞常有问:“还有敏秀哪去了?”

    一大家子都来了,没道理就她一个人留着看家。

    这时候厅里就他们爷孙三人,俞青山说了俞向安的事情。

    俞常有脸一下子变了,怒气腾腾的站了起来:“居然有这样的事!不知廉耻的白眼狼,那周家的也不是个好东西!”

    俞青山扶着他坐下:“爸,别生气,现在小安已经是食品厂的正式工了,走了些关系,没在周家人的岗位,别人轻易刁难不了。”

    俞常有舒了口气,回想刚刚这个孙女的表情,没看出什么,“小安走出来了?”

    俞向海:“哎,爷爷,我妹妹那可不是那种不知事理的,现在在厂里过得也好,还学了一手。”他压低了声音:“之前去买了一只兔子,漏了一手,那味道,绝了!”

    事情当然要往好的方面说,免的老人着急。

    俞常有默了下:“那是小安豁达,那边呢,她就这么嫁过去了?你媳妇没说什么?她就生了这么一个闺女,这次的事情她没插手?”

    俞青山:“这件事她事先也不知道,被瞒着,她也知道错在谁,没跟我说过什么,至于丁敏秀,已经过去了,周家也没摆酒,我也说了别再登我们家的门,以后日子过的怎么样就看她自己了。”俞青山的语气漠然。

    她是什么都没有过去的,又是这样的缘故过去,亲爸那边是个死皮不要脸的,相当于没有娘家,因为他们两个的事儿,周家工作都少了一个,现在一个正式工的工作多重要啊,只要有一个正式工,可以拉拔起一大家子,要是她这一胎生了个儿子还好,要是个女儿,以后就难了。

    俞常有:“你没发善心给嫁妆吧?”

    俞青山:“没有,俞家的一针一线我都没让她带走。”顶多就是赵巧娘的一点私房钱,但是她的私房钱有多少,俞青山心里也有数。

    俞常有这才点头:“那就先这样,等过段时间,再给小安找个好的,她是城里户口,又有工作,不愁找对象。”

    他也见过周博扬,没有想到他是那么一个人,还有丁敏秀,平时看着乖乖巧巧的,怎么就这么胆大包天,搞起了破鞋,还起了歹心,想让她孙女下乡,说起来就让人火大。

    他又看了眼儿子,他说不合适,回头要让老婆子敲打敲打赵巧娘,他们俞家可没有对不起他们娘俩,他孙女有什么,对方也有什么,哪家的后爸能那么大方供她念书,都高中了,她却一点都不感恩,勾搭起了自己的姐夫,现在要了这么一个工作岗位,就是他们应当的,这要是再晚一些,他们把好消息传了出去,以后小安要怎么做人?更别说想要把小安的名字填到名单上了,到时候还不知道会被分去哪个角落。

    俞青山拿出一袋红糖:“我知道,现在小安的事先放着,爸,这是老大媳妇特意买回来给你和妈补身体用的,你每天喝一些。”

    俞常有笑了笑,点点头,“这次我就收下了,不过以后啊,你跟你大儿媳妇说说,别大手大脚的,爷爷这里不要这些东西,自己攒着,就明杰一个儿子,太单薄了,多生一两个,以后有什么能多个帮手,这些钱攒着,以后给明杰弟弟买奶粉。”

    这一次他这一场病,不管是大儿子还是二儿子,都掏空了家底。

    大儿子这边还好说,他们有工分,饿不死,但是二儿子那边还要顾忌两个下乡的孙子孙女,时不时的寄钱寄东西过去补贴。

    俞常有不太放心,“你们附近的邻居好友知道他们的事的人多吗?”

    俞青山:“没有说过准话,不过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两家要结亲。”逢年过节都有走动,现在慢慢改口说周家在报当初秦丰兰帮了把手的恩,短时间还好,时间长了,闲言碎语还是会有一些的。

    现在他们只能统一口径,努力把影响降到最低,在这方面来说,丁敏秀和周家更不想传出去。

    第九章

    俞向安一手牵着俞向居,另一只手牵着俞明杰去地里找奶奶,外面的太阳火辣辣,出门前,他们三个都戴上了草帽。

    两个皮猴子是不想戴的,被俞向安硬扣上的,紫外线可是很伤皮肤的,容易让人加速衰老,能避则避。

    走出门没多久就有别的小孩看到他们主动凑了过来。

    他们一家虽然不在这里生活,但很多人都认得他们,毕竟在生产队里捧铁饭碗的人一只手数的过来,他们家不知道是多少户人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中心。

    俞向安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仔细的打量着这时候的农村。

    这里和二十一世纪的农村天差地别,没有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也没有干净结实的水泥楼房,就连砖瓦房都不多见,大部分的人家住的是用黄泥砌成的泥砖建的房子,顶上铺着全瓦片的都不多,大多是一部分瓦片跟一部分稻草相结合铺成的。

    另外家家户户都有个院子,还有一块自留地。

    自留地里郁郁葱葱,大部分种的是能填饱肚子的红薯,边边角角种着豆角南瓜。

    俞向安看着路边的作物,跟原主的记忆做对比,她是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的,认识的农作物不多,毕竟不少农作物在地里的时候跟成为食材送到厨房得模样相差很大。

    水田种着水稻,旱地种着地瓜、花生、黄豆,大部分是产量高的地瓜,这说明这里的大队长脚踏实地。

    现在这时候种地是按照大队长的规划来的,要是遇到急功近利的,就算年景好,都有可能会饿肚子。

    现在这红星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是俞向安的堂叔,也就是她二爷爷的大儿子,他是个精明能干的,不讲究虚头巴脑,不会为了公社的表扬去种一些不合适的作物。

    “常有叔二儿家的女儿吧,我还记得你,你叫小安?你们回来啦。”

    “你们要去哪里?”

    “找你们奶奶啊,她今天在牛尾沟除草,知道怎么去吗?”

    “这边直走,在第二个路口右转,再看到路口再右转。”

    遇上遇到的人都很热情,远远看到了就喊着问话,热热闹闹的。

    怪不得俞常有一点都不担心他们找不到人。

    去到牛尾沟的时候,张茶花正在和差不多年纪的老太太蹲着身体拔草。

    这种活轻松,不过拿的工分也不多,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半大小孩做的,还有一种就是下乡的女知青,她们来这里对别的农活适应不了,就会被分来拔草,不过有的时候她们没办法很好的分清楚作物跟野草,会一起拔掉,他们去到的时候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被几个老太太念叨:“你说你,你都不是第一次来了,你怎么还会把豆苗一起拔了,你就分不清楚吗?再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收成?你到底是不是来干活的?你不是故意来搞破坏的吧?”

    那个知青被骂的两只眼睛都红了,低垂着头不敢说话。

    看上去可怜兮兮的,但是这里几个老太太都没有一点同情。

    这知青都来了快一年了,还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能不让人生气吗?

    看到他们三个,张茶花眼睛亮了,只恨自己没有多生一只手,把三个人都拢到自己面前好好看看。

    俞向安这是第一次见她,但又不是第一次见,原主记忆里这个奶奶形象清晰,看了之后自然生了亲近的感觉。

    她爽快的喊人了, “奶奶!”

    俞向居也紧接着喊了一句:“奶奶!”

    俞明杰跟着喊:“奶奶。”

    俞明杰这一嗓子让张茶花笑了,摸着他的小脑袋:“哎哟,乖乖,你忘啦,你该叫我太奶奶。”

    俞明杰这下知道自己喊错了,不好意思的红了脸,扭着身体躲在俞向安的身后,不敢见人了。

    张茶花乐呵呵的:“你们今天过来多早出发的,饿了没有啊?见到你们爷爷了没有,他应当在家的。”

    俞向安回道:“我们吃了早饭的,见到爷爷了。”

    张茶花去旁边的阴凉处把自己用竹子做成的水壶拿上,跟其他人道:“我二儿子一家回来了,我回去看一眼,等一下马上回来。”

    旁边的人羡慕的看着她,笑着招手,“去吧去吧,没多少了,这里的活我们帮你干,很快就做完了,难得你二儿子回来,你就回去吧,上午不用来了。”

    一般情况下,只要做的不过分,记分员也不会扣他们的工分,像现在这种特殊情况,她走开一会儿,还有人帮忙,记分员是不会多管闲事的。

    张茶花也没客气,“行,这次承你们的情啊,我记下了。”说完欢欢喜喜的拉着他们往回走:“等一下奶奶给你们煮鸡蛋吃,你们想吃煎鸡蛋还是想喝蛋花汤?”

    俞向居和俞明杰异口同声,“都喜欢!”

    张茶花:“好,那今天我们都做……”

    他们慢慢走远了,留下在那干活的几个老太太和那个女知青羡慕的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

    鸡蛋她们也有很久没有吃过了,家里养有鸡没错,但是自己平时没有什么情况,哪里舍得下肚子,都是要留着换盐换钱的,她们可不像张茶花这么好命,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身边,一个儿子在县城捧铁饭碗,前段时间她家那老头病的那么严重,公社都看不好,但因为有个儿子在县城,去县医院治好了,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要是换成是她们家,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去治病,只能在家慢慢等死。

    那个女知青也是羡慕的,她来这里已经快一年了,对这个生产队里有名的人都知道的差不多,她自然知道他们几个的身份。

    真好啊,养的白白的,无忧无虑,在下乡之前,她也是这样的。

    什么时候,她才能回去,下乡这么久,如果不是家里一直有补贴,她真的没办法在这里活下去。

    张茶花这时候没想着她们会有什么反应,盘算着今天中午要做什么菜。

    鸡蛋是要煮的,还有之前孙子去摸鱼,鱼缸里还有两条快一斤重的草鱼,拿一条出来,可以做个鱼汤,加上山里采的蘑菇、竹笋,味道鲜的不得了。

    还有过年的腊肉也还有一点,这次就切两片,加上些别的也凑一盘菜……

    等到她回去,看到老头子的神情,察觉有事,就把小孩子打发出去玩,问怎么了,这事本来也没想着要瞒着,她不问,也会主动说的。

    张茶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口气就堵在了胸口,也就知道自己孙女现在已经把铁饭碗拿在手里这点让她好受了些,但是这是她孙女该得的,本来说好的,这个工作孙女嫁过去也会得到,现在就是补偿,但是人言可畏,以后要是有人看中了孙女,找人打听,肯定会扯出这档子事来,本来门当户对的,有这件事卡着,说不得就要往下找。

    她憋着气。

    想要去大闹一通都不行,那样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孙女的未来,不能闹,理智上,她知道二儿子他们这样做是对的,不如以这为孙女拿到一个工作,这样就有一个最低保障,但是感情上,她这口气下不去。

    她在屋子转了两圈,要是他们离的不远,今晚她肯定就要摸黑过去给那小子套麻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