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国子监小食堂简介 > 国子监小食堂最新目录

第11节

    第13章 鱼香茄子煲(一)

    鱼香茄子煲想要做好吃,豆瓣酱、鱼香汁和淀粉少不了。

    鱼香汁靠配比,而淀粉也不是问题。孟桑来国子监时,就带上了两包她与姜老头协力做的土豆淀粉,以防来这儿做菜时会用到。

    最后一个必需品豆瓣酱,倒是让孟桑记起来了要紧事——她先前自己花银钱买齐材料,又买了半大陶缸,花了足足一月才腌出一缸豆瓣酱。昨日进国子监食堂有些急迫,仅收拾了衣物细软和一些惯用的自制调料,而那豆瓣酱却被遗漏在姜记食肆的后厨里。

    虽然宣阳坊与务本坊不远,但是那一缸满满当当的豆瓣酱极重,就算是再加上阿兰、柱子,也没法稳妥搬到国子监。

    偏偏这又是鱼香茄子煲不可或缺的辅料之一。

    思来想去,孟桑只能找上徐叔,询问可否借她人手一用。

    徐叔听清来意,二话不说应下此事,当即点了三名孔武有力的杂役,又让人将库房运菜蔬的驴车牵到后门。若非他还需要留下与陈师傅等人核对明日食材单子,只怕也会跟着一道去。

    两坊之间相隔不远,又有驴车载着一行人过去,没多久就到了姜记食肆。

    大堂内,姜老头和姜素正在收拾,朱氏坐在柜后算着账目。

    见到孟桑,姜素露出欣喜笑脸,擦干净双手迎上来:“桑娘,你怎么回来啦?在国子监做活可还适应吗?”

    孟桑快走几步,拉住姜素的手:“回来取东西,在那儿做活很好,周遭人也很和善。”

    耐心解答了姜素的疑问,孟桑又与姜老头、朱氏见过礼,方才道明来意:“昨日走得急,先前腌下的酱料忘记带走,这才着急回来取。”

    原本陡然警惕起来的朱氏,顿时泄了气,闲道:“还以为是缺了什么重要东西,就只为了那缸脏兮兮的酱啊……”

    当时孟桑腌制豆瓣酱时没做任何遮掩,每一步都大大方方。一开始朱氏还好奇去瞅瞅,可一瞧见经过孟桑手的胡豆全是灰,她就觉得脏极了,这哪里是能入口的东西!

    自那以后,朱氏每每看见孟桑清晨起来翻搅豆瓣酱,都一脸嫌弃的模样。1甚至在豆瓣酱腌制成的那一日,孟桑本想舀一罐子出来炒菜。还未等她动手,就被朱氏厉声制止。

    “这酱不干净,若是客人吃出什么事儿,你交代得起吗!”

    那时孟桑看着朱氏一副要扑上来拼命的架势,着实没办法。本以为自掏腰包就不会被朱氏逮住不放,哪晓得还有这出?最终只好往里头倒上素油封口,一直摆在后厨没动过。

    眼下,朱氏还在小声嘀咕:“可快些取走吧,怪占地方的,指不定都发霉了。”

    孟桑笑笑没说什么,让带来的杂役去后厨抬酱缸,利落办完事就准备离开。

    离去之时,姜素被朱氏留在店中,而姜老头一声不吭出来,硬是要将孟桑送到坊门口,一路上零零碎碎问了许多与国子监食堂有关的事,生怕孟桑过得不顺心。

    孟桑和声安抚道:“姜阿翁莫担心,魏叔很关照我,待八日后的旬假,我再来姜记食肆看望您。”

    姜老头哼了一声,口吻很是霸气:“魏老儿他敢不对你好!就他那三把手的糟烂手艺,日后倚重你的地方多着呢!”

    “昨日我与他说了你寻阿翁的事,他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在长安各个衙门结交的人多,你只管让他帮着你去找,晓得否?”

    孟桑眉眼柔和:“嗯,都记住啦!”

    送到坊门口,因着店中还有事,姜老头不便再继续送。临别前,他从怀中掏出一只钱袋,不由分说塞到孟桑手上。

    孟桑诧异,这里头至少也有四五两银子,缘何突然递来这么多?她当即就想还回去。

    谁知姜老头背了手,板着脸凶道:“拿着!这两月来,朝食生意多亏你才做得那般好,宋都知的单子本也是看中你的手艺,更何况你去国子监前还留了粢饭团的食方子,本就是你应得的!”

    “还有那些咱俩切磋技艺时,我从你这儿学的吃食。你且安心,老叟绝不会拿出来用,只自个儿私下解个嘴馋。”

    话音未落,这老叟似是怕孟桑硬要还回去,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等隔开十步远,他才又转过身来,硬声道:“别忘了回来看看糟老头子我!若是……若是活计太忙太累,也别硬撑着非要过来。你一个女郎独自在外,且照顾好自个儿!”

    说罢,姜老头后知后觉自己有些“啰里啰嗦”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不等孟桑回答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背有些驼。

    孟桑眨去眼睛里的热意,扬声道:“定拿着好吃的吃食回来孝敬您!”

    姜老头没再说什么,头也没回,只挥了挥手。

    去姜记食肆取豆瓣酱这一路,去时快,回来也很快。

    几名杂役稳妥小心地抬着酱缸,将之归置到后厨小院的墙根,随后与徐叔回禀一声后,就各做各的活计去了。

    徐叔走近,将手中拎着的一挎篮五花肉递过来:“孟师傅走时要的豚肉,都是让底下人按照你所说挑的,你看看可还满意否?”

    一旁的阿兰连忙接过来,送至孟桑跟前,好方便其观察。

    只见挎篮里五花肉都切成长条,从侧面看,肥瘦交叠,少说也有四层,确是上好的五花。

    孟桑笑着谢过:“麻烦徐叔了,这豚肉选得极好。”

    徐叔双手背在后头,乐呵呵道:“那我老徐就放心了,可还等着孟师傅做的暮食呢!”

    双方又笑说几句便散了,孟桑带着阿兰和柱子忙活起来。

    半日过去,约是申时二刻,孟桑三人将手里头的食材一一规整好,开始做鱼香茄汁煲。

    先将茄子切段,红椒剁碎,五花肉切丁剁成泥,其中五花肉剁泥的时候须得收着一些,保留颗粒感。然后就可以开始调配重头戏——鱼香汁。

    无论是鱼香茄子、鱼香杏鲍菇,或是鱼香鸡丝、鱼香肉丝等等,鱼香汁永远是这一系列菜肴的灵魂之一。好的鱼香汁极其讲究配比,先后放入适量的糖、酱汁、酢,再来一丁点黄酒增香,最后撒上些许姜末,搅拌均匀,如此便成了。2

    起锅,倒油,下姜末、剁碎的红椒炒热,随后添进鱼香茄子煲的另一精髓豆瓣酱。等熬出了红油,放入五花肉煸炒出香,将茄段全数倒进锅中,最后依次加入鱼香汁与水淀粉。3

    到这一步,豆瓣酱与鱼香汁的香味,已经完全被油和红椒激发出来,里头还混杂着不可忽视的豚肉香味,种种融合一起,将后厨所有人的心思都勾了过来。

    就连和孟桑隔了个过道的魏询,都不禁停了手中活计,偏头看了一眼。

    孟桑盯着锅内,不断翻炒,见火候差不多了,立即扬声唤:“阿兰!”

    “来啦!”阿兰让开位置,其身后已经搁了七个找徐叔借的小炉子,上头的陶锅刚烧热。

    依次在陶锅中倒入冷油,随之将翻炒到七成熟的鱼香茄子分散装入各个陶锅。茄子入锅接触到油的那一刻,“刺啦”声不绝,油点在四处飞溅。

    盖上陶锅锅盖,将香气尽数封在锅内。小火炖上半盏茶工夫,再度掀开锅盖时,锅里汤汁略黏稠,“咕嘟咕嘟”冒着小泡,撒上碧绿葱花,如此便做好了。

    孟桑舒了口气,暗自遗憾。若要是完美无缺的鱼香茄子煲,理应用剁椒或者泡椒,今日来不及现做,只好用红椒代替。

    一旁,魏询手头几道菜肴也差不多做好,正在装盘出锅。

    大雍贯彻的是分食制,除非是关系极好的至亲好友,不然每道菜都是用单独的碗盘装盛。

    不过在孟桑看来,这种煲理应是就着陶锅或砂锅吃,锅壁的余温会使得锅内不断“咕嘟”冒泡,锁住所有香气,方得煲之妙处。若是眼下用碗盘分了,便失了最大的乐趣。

    魏询看小炉子火都熄了,也不见孟桑有下一步动作,不禁发问:“是遇着什么难处了?”

    孟桑叹口气,将自己顾虑的事情一一道来。

    对于这个技艺精湛、身世可怜的后辈,魏询心中多少有些怜爱惜才。

    犹豫片刻,魏询定声道:“无妨,就用陶锅装着,食盒内再备上干净碗盘。若是大人们真的不喜,届时再分就是了。”

    峰回路转,孟桑立即转愁为喜,眉眼俱是笑意,忙指挥阿兰去找徐叔,拿些耐热的大食盒来。

    魏询看着她解决烦恼后立即变得精神抖擞,不禁摇头失笑。

    下一瞬,严肃惯了的食堂大师傅反应过来,飞快压下唇角,恢复往常的板正。

    咳!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惯着一回后辈也无妨。至于诸位大人是否接受,端就再看罢!

    第14章 鱼香茄子煲(二)

    钱博士是四门博士,最重规矩,对待监生也十分严厉。

    大到课业考试,小到衣着装束,无一不严格管教门下监生。因此四门学的监生们最怵的就是他,课上从来都是规矩端正、不敢私语,生怕被揪到就要罚抄书,严重者被送交监丞惩治。

    即便在监生中落了一个严苛的名声,但钱博士本人毫不在意,甚至极为满意这样的结果,从而在课上越发严厉。

    不过,今日的钱博士觉得很不顺心。

    也不晓得是发生了什么事,许多监生总是以互相使眼色或者说些私语,心思全不在课业上。

    钱博士忽而转过身,用手中戒尺敲击某一位监生的桌案,目光如刀:“你来说说,‘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是何解?”1

    那监生被捉到课上与人交头接耳,心惊胆战地站起,结结巴巴讲了自己的理解。

    钱博士眉头紧紧拧起,点出其中说错了的地方,冷声道:“抄百遍。”

    监生讷讷道:“喏。”

    一日下来,多次杀鸡儆猴,监生们那不知从何而来的兴奋劲儿,总算尽数收敛起来。

    见状,钱博士面上的不愉之色淡去,继续讲课。

    夕阳西下,到了各学下学的时候,监生们收拾完物品,或是呼朋唤友去外头食肆酒楼,或是哭丧着脸往食堂而去。

    钱博士手里拿着书卷,冷脸离开讲堂。走了没几步,他察觉有东西落在讲堂,便又回去取。

    快到讲堂时,就听见原本鸦雀无声的监生们,正待在里头正咋咋呼呼聊个没完。

    里头有一人嗓门大些,语气里一半兴奋一半痛苦:“唉!一想到明天才能吃到新厨娘做的吃食,每日还得忍受难以下咽的暮食,我就难受得紧!”

    有人附和:“谁说不是呢,自打吃了那葱油索饼,我一整日的魂儿都被勾走,一个字也读不进去……”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些都是四门学的监生,大多是在食堂用食,俱都尝过葱油拌面。

    钱博士的眉毛再度拧紧,恼怒再度涌上心头,刚想进去喝骂这些心性不坚的监生,又听见了有人好奇发问。

    “子津,这葱油索饼当真那般好吃?”是薛恒的声音。

    听到有人唤许平的表字,钱博士的脚步顿时停住。

    许平平日里不骄不躁,所有心思扑在课业上。旬考次次都是四门学的头名,上月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月考,他更是压了许多国子学监生一头。

    向来是钱博士最为得意的学生,无人能出其右。

    在钱博士眼中,此子不重口腹之欲,一心向学,定不会被什么新奇吃食所诱惑,或许还会斥责这些只顾贪图片刻享受的同窗。

    紧接着,就听许平满是哀怨地长吁短叹:“安远兄,你是不晓得那葱油索饼的滋味,当真让人朝思暮想!哪里只有诸位同窗这般思之成疾?我亦如是!这一日过来,听不进课,每每念起明日新朝食就心痒难耐!”

    讲堂外,钱博士气的胡子都快歪了。

    旁的监生一贯如此也就罢了,怎得他这得意门生忽然间也成了这副模样,失了从前的稳重,竟只是因为一碗索饼就影响向学之心!

    气煞他也!

    钱博士恼极,一甩衣袖,怒气冲冲迈进讲堂。

    这一手回马枪,惊得诸位监生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噤声,低眉敛目装鹌鹑。

    钱博士将遗落之物收入怀中,怒目环视讲堂内的监生,冷声道:“‘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你们成日只关心口腹之欲,不精于学业,不谋求君子之道,无心百姓社稷,半点长进都无!”2

    “所有人都将《卫灵公》篇默百遍,明日带来!”

    说罢,钱博士抬腿便走。他经过许平身侧时,极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许平一眼,随后重重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离开讲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