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咸鱼飞升(重生)简介 > 咸鱼飞升(重生)最新目录

分卷(15)

    宋潜机没察觉对方情绪敏感变化,只低头吃面,含糊地说:顺手。

    他想,拿到种子的是我,这不是我占便宜吗?

    这就是我占便宜啊!

    ***

    外门弟子的修炼热情空前高涨,打工都更有精神了。

    不知何时起,没人再喊宋落,只喊宋师兄。

    并且这个称呼特指宋潜机一人,其他姓宋的外门弟子,自愿称师弟。

    因为他们都知道,遇到疑难困惑,看不懂道书或功法,授业堂长老懒得搭理你,这时你只要提一袋好种子,就得到宋师兄的珍贵指点,倾情帮助。

    你请他鉴宝,他决不贪恋你的宝物。

    你的家传功法,不如他吃面重要。

    林林总总,堪称无私扶贫。

    虽然孟师兄凶神恶煞,但你只要得到答案就走,不多打扰,不吃他的面,他也不会为难你。

    宋师兄这样厉害的人,偏偏报了书画,与其他打算参加表演赛的弟子没有利益冲突,反而为他们减少了竞争。

    当一个人变得有用,他从前所有坏处都成了好处。

    他孤僻独行,是面冷心热,不在乎人言。我们多有误解,实在不该。

    他不辨美丑,是境界超脱,不耽于皮相。我们以貌取人,太过肤浅。

    宋潜机成为外门最有威望,最受敬爱的人。

    人们远远看到他,便会向他行礼。

    宋潜机由衷感到快乐,因为手里种子越来越多,足够他下山后再种很多年。

    至于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还不如他地里春葱发芽重要。

    ***

    地上有人勤勉修炼,有人翻土耕种。

    天上云里,有仙鹤引路、青鸟拉车。

    不同门派陆续抵达华微宗,衣饰打扮迥异,苍翠山间忽添许多颜色。

    这个春天,注定与宋潜机的菜园一般。

    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第18章 不识豆角

    华微山群峰林立,外险内秀,间有悬泉飞瀑,清溪湖泊。

    其中最灵秀的水泽,当数瑶光湖。如蓊郁山谷间嵌入一面琉璃镜,碧波千顷。

    春日湖畔,六位少年修士穿花拂柳,谈笑徐行。

    他们春衫轻薄,衣色鲜明艳丽,配饰华美贵气,甚至浮夸。

    水映山容,也映着他们的笑容。

    春花争艳,他们的笑容却有淡淡倦意。

    当一个人处境优渥,所有欲望都被满足,又没有更大志向,百无聊赖,便会习惯性露出这种倦意。

    做客的可以倦怠,待客的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两位华微宗执事跟在他们身后,引经据典地点评风景,穿插介绍宗门光辉历史。

    两人使出浑身解数,说学逗唱,口若悬河。

    这群富贵少年郎兴致不高。

    本以为,凭他们的身份,总该由大弟子袁青石亲自来迎。可袁青石忙得不见踪影,陈红烛也去接待别人,华微宗竟只打发两个年轻执事过来。

    但他们一路被极力奉承,热情招呼,心中那点不满已经消散得七七八八,便应了几句不值钱的客套话:

    华微宗不愧是独霸天西洲的大宗门,人杰地灵,风光毓秀。

    华微三景,果然名不虚传。

    一位执事笑道:云海锦鲤、山巅星台两景四季常有,诸位已看过。这最后一景瑶光菡萏,却要等到盛夏才显风姿

    他话未说完,被人打断。

    我幼年随家父拜访掌门真人,曾见瑶光湖十里菡萏,莲叶接天,的确美不胜收。但瑶光湖已成旧景,我来时听说,华微山近来还有一处新景?

    说话的人十六七岁年纪,身穿惨绿色锦袍,戴翠色珠冠,言辞客气有礼,神色却倨傲。

    其他少年修士听见新景二字,俱是眼前一亮。

    他们穿衣要穿新,法器要用新,玩乐花样要翻新,自然赏景也不能与别人一样赏旧景,否则如何彰显不同。

    两位执事对视一眼,一人解释道:其实不是景,是敝宗外门寝舍里一座小院,人称外门宋院。院里住着一位名人,名叫宋潜机。

    名人我见得多了!却不知那是什么样的名人,也可堪称新景?另一位松烟绿衣袍的少年问道。

    执事道:他的居所门庭若市,每日都有人拜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他一定很有钱!

    执事摇头:不,他没钱。而且他不接领任务,不事生产,全靠其他外门弟子供养他。

    底层修士皆畏惧强权,他一定很凶恶!

    执事否认:不,那些弟子心甘情愿。

    少年们啧啧称奇:

    的确是奇人,我们有空也去看看。

    执事接道:不仅如此,他还曾在主峰逝水桥,与妙烟仙子有过一面之缘。他回来后,便说了那句很有名的话。

    惊叹声、嬉笑声戛然而止。

    最近关于妙烟,且很有名的话,只有一句。

    呵,我当是谁?原来就是他!一位葱绿衣袍的少年冷冷问,这样气焰嚣张,不知天高地厚的外门弟子,贵派不管管吗?

    执事苦笑道:他虽言行无状,却没有违反门规。戒律堂素来按规矩办事,如何定他的罪?

    气氛僵冷时,最先挑起话头的惨绿少年笑道:

    不错。没有哪派门规写着不许说妙烟仙子的不是,咱们来华微宗做客,也不能不讲道理。他转向两位执事,礼貌却直白地赶客,我们师兄弟有些闲话要叙,二位今日辛苦,不必再送了。

    执事行礼告辞,临终前看似担忧地叮嘱他们:诸位身份贵重,何必以美玉击顽石,与那人计较。倘若因此违反门规,坏了雅会的规矩,反倒不值。

    那些少年没有理会,自顾自讨论:

    那人好大的胆子,这次定要给他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话不能说。

    且慢,不知者无罪。万一他真的不辨美丑,并非有意对仙子不敬呢?我们贸然找他麻烦,师出无名。

    世上有瞎子,却没有明眼人不识美色罢!我倒觉得他是哗众取宠,想引起仙子注意。

    华微宗做东,我们是客,在别人家地盘做事,不能不占道理。

    惨绿少年忽道:

    其实要试探一个人是否真的不辨美丑,我有个法子再简单不过。

    什么法子?

    去请何师妹。

    何师妹三字一出,众人恍然大悟,心照不宣地露出笑容。

    但那笑容不怀好意,十分古怪。

    惨绿少年道:等他见到何师妹,违规在先,我们想如何,便能如何了!

    当下定计,兵分两路。三人去找何师妹,三人去宋院打前站。

    ***

    天色近黄昏。

    通往宋院的路有很多条,但有一条最显眼。

    它被外门弟子们重新铺过青石板,还在道旁种了各种鲜花。

    春日里,鲜花引来蝴蝶蜜蜂翩飞。

    三人走在这条路上,心神恍惚,仿佛已经走出华微宗,走进凡间乡野,正要拜访一位隐士。

    曲径通幽,一扇朱漆木门,合在花木最深处。

    夕阳晚照。

    金色光芒照过两排竹篱笆、三丛水红色凤仙花。

    篱笆内插着五六根木条,有绿色藤蔓顺着木条攀爬,晚风中叶片招摇,绿得耀眼又明亮。

    这种的是什么灵植?一位水绿衫少年奇道,莫非是昼夜草?

    昼夜草叶子更小,这倒似璃草。

    他们越说越奇,竟争执起来。

    旁边忽响起一声笑:你们快看,居然有人不认识豆角!

    豆角?什么豆角?凡人吃的豆角?

    三人面色瞬间涨红,手里握紧法器,正要发作,转头却见一位笑容可爱,神色活波的少女。

    有气撒不出,更是憋闷。

    周师姐,别笑了。看他们打扮,是其他门派来参会的。旁边有人提醒。

    这三人确实打扮得很有特色。

    青崖书院大儒如云,也聚集了一批混资历的修二代。

    他们今年不穿去年的旧衣,而每年又流行不同的颜色和衣料。

    虽丑,但贵。

    这个春天恰好是绿色。

    水绿、葱绿、油绿,深深浅浅,甚是晃眼。

    周小芸莫名想起宋潜机菜地里种的大葱。

    原来这是三根葱。她又忍不住掩嘴笑。

    三人跌了面子,脸色不好看。

    葱绿少年冷哼一声:

    此地可住着一位宋道友?名作宋潜机。

    只见那被称为周师姐的少女伸手一指:上面有字呀。

    她这次没笑,脸上的表情却像问难道你们不识字。

    三人凑近些,果然见门边挂着一块小木牌,端正地刻着宋院二字。

    当即怒火中烧,运足气势,喝道:请宋道友一见!

    请宋道友

    吱呀一声,朱门忽然开了。

    一位系着白色围裙的少年出现在门边。

    有事吗?他冷冷地问。

    少年五官清秀,但抱臂而立,直挺挺站在朱门前,竟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武气势。

    三人俱怔然。

    这个英武少年便是宋潜机?

    果然狂妄,不知天高地厚。

    狭路相逢勇者胜,万不能被他气势盖过。

    为首的葱绿少年一拱手,傲然道:青崖六贤之三,詹登高、曾良骏、曹博学,前来拜会宋道友。

    任何一个人赶在饭点拜访宋院,都不会受到孟河泽的欢迎。

    面条在锅里,滚水咕嘟嘟冒着白色热气,摘好的青菜在铜盆,还没下锅。

    此时此刻,孟河泽看谁都长着一张缺醋少盐的蹭饭脸。

    青崖什么咸?有多咸?他眉头一挑,没听说过。

    三人不料他如此嚣张。若非做客别派,多有顾忌,这样身份低微、修为普通的小弟子,早被他们身边书童打破头了。

    竖子无礼!

    孟河泽闻言,眼神更冷,单手解开围裙,举步逼近。

    小孟。

    剑拔弩张之际,院内忽响起一道声音。

    低回、清淡、有些含混。

    堵在门口的少年听见这声唤,霎时收起锐利锋芒,转身迎回院内:宋师兄,你睡醒了?面快出锅了。

    他的笑容开朗热情,像变了个人。

    少年离开门口,三人才看见院内景象。

    好一片怡红快绿,盎然春光。

    紫藤花架下,置着一把躺椅、一张石桌。

    说话的人身上沾满细碎的紫色花瓣,一边起身,一边用袖子掸衣袍。

    很显然,他刚才就躺在花架下打盹。

    原来这位才是宋潜机。

    确实生得好皮相,但有那气势逼人的少年在先,这人显得懒怠、温和、没什么特别。

    第19章 是人是鬼

    宋潜机等饭时睡着了。

    不怪他犯春困,要怪就怪春风太温柔,暮色太昏黄,花香太醉人。

    赵济恒送的躺椅太舒服,靠垫太软和,像小兽温暖的巢穴铺满蓬松干草。

    前世他用打坐吐纳取代睡眠,即使疲累到极点,手边也一定有剑,并随时可以出剑。

    哪怕后来住进山巅仙宫,寝殿设有最精密、最强大的阵法,他也认为睡眠浪费时间,且不安全。

    梦境飘着紫藤花香,有一座寸草不生的荒山,一片水土流失的荒漠。

    他一日日辛勤耕耘,不畏寒暑。春去秋来,万顷荒地终变绿洲。

    宋潜机沉迷种地不愿醒,隐约听到吵闹声,睁眼便见孟河泽单手解围裙,一副要跟人干架的阵势。

    好梦破碎,他下意识皱眉,先喊了声小孟,定睛细看门边三位不速之客,又忍不住发笑:

    请进吧。

    原来青崖书院修二代圈今年流行各种绿色,幸好他们只喜欢摇扇子,不喜欢戴帽子。

    三人跨进门槛,本欲挑剔宋潜机待客失礼,却见那人一脸笑容。

    并非他们常见的谄笑、媚笑;也不是敌意明显的冷笑、阴笑。

    笑得三人摸不着头脑。

    敢来自告奋勇打前站,就已经做好被对方嚣张挑衅,或巴结讨饶的准备。

    无论碰见哪一种,他们都有应对之策。

    但绝不包括现在这种,宋潜机竟像遇见什么滑稽的事,发自内心觉得好笑,于是毫无顾忌地笑了。

    甚至将紧张的孟姓少年打发走:没事。

    三人终于回过神,此人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水绿长衫的正要发火呵斥,葱绿锦袍的摇头制止。

    宋潜机刚在睡觉,没听见他们身份。不如再给一次机会,于是再次自报家门:

    青崖六贤之三拜会宋道友。他们二位是延水郡曾氏曾良骏、伏阳郡曹氏曹博学。我出身崇文郡詹氏,乃三真老祖之孙,铁笔道君之子,区区不才,詹登高是也。

    灶台边的孟河泽听见,心想这气息也太长了,不学个报菜名多可惜。

    宋潜机依然挂着那种微笑:哦,你们好,吃了吗?

    三人一愣。

    凡夫俗子才问吃没吃,修士之间很少这样打招呼。

    难道这是一句嘲讽?!嘲讽他们修为不济?

    水绿衫的曾良骏年纪最小,最没耐性,张口怼回去:我早已辟谷,你管得着吗?!

    话音刚落,孟河泽端着面碗,稳稳放上石桌:

    宋师兄,小心烫。

    青瓷碗,阳春面,飘着几滴小磨香油。

    水红的萝卜丁,碧绿的小葱,鲜嫩的青菜。

    原来对方真的在问他们吃饭没,三人脸色涨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