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咸鱼飞升(重生)简介 > 咸鱼飞升(重生)最新目录

分卷(44)

    又有人问:难道是书圣写给我们看,希望我们观摩此诗,领悟他运笔真意?

    卫湛阳摇头:我家中收藏有书圣真迹,他老人家字迹遒劲有力,神韵如浩瀚大海,气势如神威天降。此诗第一句字迹飘逸灵动,如春风中柳絮飘荡,绝非书圣所作。

    拟将春风添醉酒。有人念罢,纳闷道,一首打油诗,还未写完,有何看头。

    妙极!一位书院的符师激动道,第一句,春风二字气若游丝,醉酒二字时断时续,持笔者醉态跃然而出。轻灵潇洒中笔力入石,意先于形,形散而神不散

    许多人起先不以为精妙,经人指点,越看越觉得那笔迹透出无法言说的气韵,方知是自己眼力有限,才看不出名堂。

    另一位符师道:第二句笔力由轻转重,却似河流涨水般自然,毫无匠气,万事休的休字一捺,如名士迎风挥袖,送别浮云。我认为这句最妙!

    不,当然是第三句最好,天下英雄谁敌手,大开大合,霸气无比,如巨人持刀劈斩天地。

    一时间争执不下,纸墨乱飞,争先拓印、临摹石桌字迹。

    名家好字便是帖,此诗被人们称为英雄帖。

    原来书圣请我们来看,说谁能胜过,便可做他亲传弟子,就是要我们心服口服。

    说话的是卫湛阳。他说罢,低头下山。

    此时此刻,他不愿再看英雄帖,也不愿回忆失败。

    忽有人道:如此好字,不知是谁写的?

    英雄帖中醉酒二字,与鸡蛋帖笔意相似,必出自一人之手!

    昨夜乾坤殿上,纪辰被纪光揭穿,竟亲口承认自己根本不会写字。

    既不是他,又是谁?

    众人茫然四顾,看谁都不像。

    有人叹息道:书画试上,我坐在纪辰前桌,听他因鸡蛋拍手称快,还回头瞪他一眼,哎,早知今日

    忽被人打断:你坐他前桌,他同桌是谁?!

    场间倏忽寂静。

    直到有人轻声说出那个名字,犹带不可置信的迟疑:宋、宋潜机?

    虽不愿相信,但每个人都亲眼看到了。

    赵霂岩壁留书后,带着赵济恒前去挑衅,后者先嘲笑宋潜机画的野花,再扬起纪辰卷子,笑话上面只有一个圆圈。

    英雄帖的作者,竟然就是华微宗外门弟子宋潜机!

    难道书圣真正中意的传人,就是宋潜机?

    一群人凑在一起,剥茧抽丝,终于拼出真相。

    不会吧?真是宋潜机?我记得他根本不是符师。难道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你看不出来,说明你眼光不行,我早知他绝非池中之物!

    喂,当时看野花,笑得最大声的就是你吧?

    孤高的摘星台,从未如此热闹。

    只有赵霂呆怔。

    他第一次见宋潜机,是在瑶光湖外的水榭,他画了美人图,却被美人忽视。

    第二次见面,是在彩石溪畔的书画试,他在岩壁留书,风光无限,却被书圣忽视。

    他一直以为宋潜机跟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对方只是个一时走运的外门弟子。

    今日方知错得离谱。

    但为什么自己从小苦练,不如别人随手写就的打油诗?

    凭什么自己苦心钻研,模仿书圣年轻时的姿态,不如别人摸几块石头,画一朵野花?

    他双眼直直瞪着石桌,脸色惨白,唇边竟溢出血线。

    却只顾挤出人群,失魂落魄地奔进山林。

    摘星台热闹依旧,议论声更大。

    他这求仙不如之后,少了三字。全诗点睛之笔,为何不写?

    如琴试惊世一曲未完,弦已崩落,令人遗憾。

    但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比求仙更重要?

    书院的书生摇着折扇:诗云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依我看,最后一句应是求仙不如长相守。

    未必,此诗意境开阔,怎会拘泥于区区情爱?另一位符修道,我猜是求仙不如写张符!

    答案纷纭,有人一本正经的分析,也有人剑走偏锋地瞎猜。

    求仙不如求气运、求仙不如求发财、求仙不如求抱走等等。

    最终人们得出结论:

    纵有百般不如,也不如留空三字,任由临帖者抒发心意。琴有未完之曲,书有未尽之诗,残曲残诗,应称登闻双绝!

    宋潜机浑然不知危机将至。

    他正劝自己振作、坚强:

    就算喝醉,也没耽误下山种地之事。

    他给每株花草浇过水、翻过土,检查花架是否牢固,掩埋凋谢的枯花败叶。

    最后站在檐下,贴上新的聚光符。

    缸中嫩荷初发,像一枚圆圆小小的青铜钱浮现水面。

    宋潜机摸摸储物袋,摸出几颗花纹绚丽的雨花石。

    这便是他参加书画试最大的收获。

    扑通。

    小石落水,天光云影和他的面容霎时粼粼生波,漾开一圈又一圈涟漪。

    他碰了碰钱叶,轻声哼唱:

    一颗红啊一颗绿,红红绿绿催新荷。一个郡啊一个郡,一生一世种不完,种不完!

    两只白肚喜鹊落在花架上,争相啼鸣,好像应和他。

    种什么种不完?门口有人问。

    宋潜机循声回头。

    见一人身着玄衣,直径跨进门槛。

    不请自入。

    随此人进门,喜鹊静默,草虫不唱。

    满园花木招摇间,气息微妙变化。

    蓬勃的春日生机,仿佛蒙上一层冷漠之意。

    宋潜机微微皱眉。紫府中不死泉微震,仿若示警。

    只见来者青年面目,眉眼精致,极度对称,像天道最细心的雕琢。

    阁下何人?

    宋潜机问时,心中已有猜测。

    那人微笑:昨夜,你应当见过我。

    不速之客!宋潜机脑海警铃大作。

    他醒酒后脑子转得不慢。

    何青青没供出他。但何青青的琴曲太显眼,经历又太简单。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去过哪些地方,遇见过什么人,别人对她态度如何以化神强者的地位资源,只要有心,一查便知。

    莫非琴仙来找琴曲作者?

    宋潜机轻吸一口气,冼剑尘前辈,又到你出场了!

    辛苦了!

    第57章 无可奈何

    宋潜机重生以来, 心思只在田间地头。

    少忧寡欲,如此千日也如一日,云烟般转眼即过。

    但昨晚对他来说, 是极漫长的一夜。

    他与纪辰交了两张荒唐卷子, 便前往风烟谷棋试观战, 引纪辰棋道入门。

    而后他去青石潭边听琴, 听完喝了点果酒,跑到山亭下棋写诗,大耍酒疯。

    此人说他们见过, 其实并不准确。琴仙在亭中,与他隔着人海与一汪潭水, 他看不见亭中人, 只听到对方评论琴曲

    功业千古, 英雄末路。

    这令宋潜机由衷感到尴尬。

    但对方毫不尴尬,目光梭巡小院一周。见只有花架下一张躺椅,便直径坐下。

    拍拍软垫, 向后靠去, 调整到最舒服的姿势。

    这是久居上位养成的反应,无论身在何处, 仿佛他天生就该坐,别人就该站着。

    宋潜机心头一紧,那是我的椅子啊!

    琴仙不仅坐他的椅子,还顺手抓过一串低垂眼前的紫藤, 一边赏玩,一边微笑道:

    纵论古今名曲, 《风雪入阵曲》可入前十之列。昨夜我一直在想, 到底谁能写出这样的曲子。

    他做派宛如小院霸主。

    紫藤微微瑟缩, 不敢随风摇晃。

    宋潜机一震,就像自家猫被外人抓了后颈皮,立刻从屋檐下快步走出,直视对方:

    若您为此而来,恐怕来错了。他轻轻将紫藤串从对方掌心抽出,安抚地摸了摸,此曲乃是机缘巧合之下,我与一位前辈相见,他所传授的!

    宋潜机准备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曾在乾坤殿讲过,那时听众是华微掌门虚云真人。他此时胸有成竹,只需要填充一些细节。

    还未开口,却听琴仙赞许道:算你诚实!我已知晓。

    宋潜机眨了眨眼,忽感茫然。

    你知道啥了你就知道?

    琴仙笑道:仙音门常与华微宗打交道,我了解虚云那小子的性格

    他绮年玉貌,眉目如画,却称容颜苍老的虚云为那小子,乍听十分违和,你修为低微,出身凡人,却将华微宗外门闹得翻天覆地,背后若没座靠山,早被虚云伸手抹掉了,哪能安稳地侍弄花草?

    宋潜机心道不好,这个思路我真没想到!

    但在一个了解虚云和华微宗的强者眼里,确该如此。

    对方突换戏路,他一时接不住,只能继续听。

    昨夜之后,何青青拜师,子夜文殊突破,无数年轻人一同受益。仙音门有了大师姐,青崖书院有了年轻修士中最强的天才。此曲可谓轰动修真界,声震四海。作曲人若找到,无论他是谁,必然盛名加身,扶摇直上。你能在如此情况下,还不假思索地对我说实话,确实难得

    宋潜机察觉苗头不对,急忙道:那是因为晚辈知晓,瞒不过您,不得已才说实话。

    琴仙似乎没听到、或不相信他的否认,只问:是谁传你此曲?

    宋潜机懒得再编别人:正是冼剑尘前辈!

    华微宗所有峰主、长老不敢提的名字,被他说得无比顺口,就像确有其事。

    哦?琴仙一成不变的淡淡笑容,凝固一瞬。

    随后闭上眼。

    宋潜机心想,这两人不会有仇吧?他记忆里分明没有,否则也不会扯这张虎皮,自找麻烦。

    若真有仇,你去找他算账,跟我和我的菜地没半分关系。

    琴仙睁眼,忽而笑起来。

    这笑容与方才淡然不同,他双眸一弯,笑得直拍躺椅扶手:

    冼剑尘性格孤傲,自诩万般皆下品,唯有剑道高,剑以外的道法,一律被他视作小道,从不屑于费心钻研。想不到,他竟悄悄记琴谱,还传给后人!

    宋潜机更觉尴尬,默默向孤傲剑神道歉。

    冼剑尘无亲无故,从不收徒。你既然能做他的弟子,一定有过人之处。琴仙道。

    宋潜机:哪算什么弟子,恰逢他老人家兴致上头,随手传道而已。

    他随手教的东西,你竟也学得会,可见你悟性不错。

    宋潜机再次推杠:晚辈愚鲁笨拙,领悟不足万分之一!

    冼剑尘近来可好?

    仅一面之缘,不曾再见。

    就在宋潜机以为这二人原为故友时,琴仙叹气:他还没死,真可惜啊。

    宋潜机一惊。

    琴仙又叹道:不仅没死,还有了后人,真遗憾啊。他竟是我们四人中,第一个有徒弟的。

    他盯着宋潜机半晌,神色莫名,好像要看出另一道影子,忽道:

    他教你东西,却不曾将你带在身边教导,算不得师徒。你愿不愿意学我的琴?

    宋潜机心往下沉,哪来这一出?

    前辈错爱,弟子无意音律之道。

    琴仙从躺椅上站起,前行两步:跟我回仙音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修炼资源取之不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真不学?

    这一刻,宋潜机只觉一座大山向他迎面迫来。

    他咬牙道:不学!

    琴仙认真问:我偏要冼剑尘的弟子弹我的琴,那你说怎么办?

    分明是他想收徒,却把问题抛给别人,真是好生霸道。

    宋潜机一手指向黄瓜藤,说出世上最简单的道理:强扭的瓜不甜!

    琴仙又换戏路:你困在这一方小院,如龙死浅滩,有何出路?

    不劳费心,我很快就要下山了。宋潜机微笑,稍感得意,我即将得到一处凡间封地。

    琴仙不解。凡间灵气稀薄,远不如各大仙门世家。

    他问:你去作甚?

    宋潜机眼神亮了:种地!

    他刚重生时,不曾这样理直气壮地大声宣告。

    因为十五岁的宋潜机,是一个刻苦勤勉的剑修。一夜之间转变太快,容易惹出夺舍之类的猜疑。

    但现在潜移默化下,整个外门都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他便掷地有声地说出来。

    种地,就是种地,谁也不能耽误他种地!

    琴仙怔然。

    这个答案实在出乎意料。

    纵然他见多识广,也从没遇到过。

    他再次环顾小院,重新审视地上蔬菜、架上鲜花、墙上绿藤,感受独特的生机与气韵:

    这就是你的道?

    不是。宋潜机摇头,何必事事用力,事事求道。

    琴仙听得此言,已知无可转圜。

    这个后辈杀不得,又收不得,竟让他无奈。

    如风中紫藤,无可奈何花落去。

    他正要开口,忽心念一动:有人向此地飞速靠近。

    来者不弱于己,竟能让他感到威胁,这种感觉很久没有过。

    不,不止一个,是两个人!

    他思量片刻,似在推算什么。

    不多时,恢复淡笑,对宋潜机道:

    相逢有缘,我送你一件礼物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