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炮灰的人生[快穿]简介 > 炮灰的人生[快穿]最新目录

第426节

    楚云梨再没了耐心,挥挥手,“我儿媳妇挺好,我没打算换,您那侄女还是嫁别人吧。”

    走到自家院子门口,一推门,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周翠柳。

    “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周翠柳满脸是泪,扑进她怀中,哭道,“娘,您比我亲娘还要好。我娘都嫌弃我,您不嫌弃我,还护着我……往后我一定好好孝顺你。”

    楚云梨:“……”真的是巧合!

    何家房子落成,搬家那天,何花正帮忙打扫呢,就吐了出来,找了大夫一看,有孕了!

    两个儿媳妇都有身孕,若是张鱼儿见了应该会很高兴,她高兴,楚云梨就高兴。

    转眼到了四月,周母病了。

    镇长说了开荒免三年赋税后,周母在照顾周翠林时,抽空还要去地里开荒,要是去得晚了,让人占了好地方,周家就真完了。镇上的陈家过完年就没有再施粥,周母连日奔波劳累,加上没吃什么,就在四月底的时候病了。

    她得了风寒,没两天周翠林也得了风寒。母子俩人都病了躺在山洞中,因为周父做的那些事,别说接济了,根本没有人愿意和他们来往。

    有人路过山洞口时见了,特意跑来告诉了周翠柳。

    在众人眼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算再不对,到了这生死存亡的时候,也不应该再计较。

    周翠柳是真不想管。不提她和周家的关系疏离。就她做出那些事后赵家还愿意不计前嫌接纳她,她是有些心虚的。后来周父又拖累了她名声。虽然楚云梨把上面劝说换儿媳妇的人都拒绝了,但她私底下还是担忧的,尤其不敢做让婆婆讨厌的事。

    比如接济周家!

    但若是不管,她本就不好的名声又会多一样不孝。

    那妇人说时,周翠柳面色复杂,悄悄看边上的婆婆。

    楚云梨听完,一挥手道,“多大点事,我帮你看看去!”

    她下了山,找了大夫一起去山洞。

    此时的周母形容枯槁,都瘦脱了相,边上的周翠林腿不自然弯曲,身上隐隐还有些恶臭,整个山洞中的味道实在是不怎么好闻。

    楚云梨面不改色,让出身后的大夫,“劳烦您了。”

    大夫当然知道周家的事情,叹口气后上前给两人把脉,“风寒入体,得喝药养着。”

    这话一听,就知道这病能好,也要养上许久。楚云梨试探着问,“要喝多久的药?”

    当下好多人还填不饱肚子,更请不起大夫喝不起药。大夫被这样问很正常,沉吟了下,“就算好转得快,也至少要喝五日药。”

    楚云梨点头,“劳烦大夫先开两日的药,我没带那么多银子。”

    大夫赞了一句楚云梨善良,留下四包药后离开了。

    山洞昏暗,因为周母也病了,洞中连火堆都没,楚云梨帮着点燃了火堆,又拿了瓦罐熬药。

    周母看着,眼眶渐渐地湿润起来,“亲家母……你是个好人,以前是我错看了你。”

    好人?

    那边的周翠林缩在一堆棉絮中,一言不发,似乎睡着了一般。

    楚云梨看了眼收回视线,摇头道,“我也只能帮你们到这里了,我两个儿媳妇都有孕,得紧着她们来,这四包药花完了我所有的银子了。”

    周母看着药,眼神晶亮,“等我喝了,应该会好起来,到时候我去求大夫。”

    楚云梨微微叹息一声,潜意思很明白,这种时候,可怜的人多了去,大夫要是大方,只怕要是把自己一家饿死。

    熬了药,楚云梨端给两人喝了,周翠林眼神阴郁,接过去就喝,然后把碗一递,一句话没说又倒回了棉絮中。

    楚云梨看见他往药包那边看了一眼,心下冷笑,和周母道别后,离开了山洞回家。

    周翠柳得知婆婆去周家给两人买了两天的药后,有些心疼药钱,又高兴婆婆对周家的迁就,要不是为了她,何必如此?

    西山的夜里也不安静,处处都是虫鸣声。

    周家山洞中,周翠林动了动,坐起身来,慢慢地挪到了周母住的那个角落中。

    周母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儿子,看到他蜡黄的脸色,忙问,“是不是饿了?”她扶着山洞壁坐起,“我吃了药,感觉身子轻便了许多,等明天早上我就去找野菜回来喂给你喝,好歹先把病养好……”

    周翠林沉默着,突然伸手推了她一下。

    周母本就浑身发软,这一推就把她推回了地上,她一脸惊讶,正想问儿子什么意思,就见他拎着被子兜头盖脸捂了过来。

    周翠林死死捂着周母的脸,一开始她还挣扎,渐渐地就不动了。

    丢下被子,周翠林冷笑一声,“就四包药,你吃了我就好不了了,娘,反正您最疼我对不对?等我好了,一定找个媳妇给您生个大胖孙子……”

    “果然是,无毒不丈夫!”

    却有女子清越的声音从洞口传来,周翠林心下一惊,回头就看见楚云梨站在门口。

    楚云梨信步踏入,到了周母面前,发现她眼睛死死瞪着,却是一点光亮都看不见了。这个专门从别人那里薅东西回来养活儿子的女人,被护着半辈子的儿子给生生捂死了。

    确实该死不瞑目的!

    她突然转身就走。

    周翠林不知怎的有些不安,“你去哪儿?”

    楚云梨头也不回,“她不只是你娘,还是我儿媳妇亲娘。你杀死了她,我自然是去报官替我儿媳妇的亲娘讨回一个公道啊!”

    周翠林瘸着一条腿,想要去追,等他爬到洞口,月色下那里还找得到人?

    他想要逃,努力爬了许久,还没到镇上,镇长就带着人赶到了。

    周家独子嫌弃生病的母亲累赘,生生把人捂死,事情传出,众人哗然。

    就是周翠柳听闻,第一反应都是不信,又隐隐觉得正常,她的二弟,本就是这样自私的人,她只庆幸自己看清楚了他们的嘴脸,没有被他们所害!

    此事极其恶劣,镇长当即就把人送去了县城中。

    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发生了这种事,知县当即就判了斩立决!

    这事在镇上乃至县城都议论了许久许久。

    楚云梨回到家中,继续给小孩子做衣衫,说起来,她只是给周家母子只买了一半药材而已,其余都是他们自己做的。

    赵家两个媳妇在半年内相继生下孩子,都是女儿,一开始还怕婆婆生气来着。隔了两年,又一起生孩子,这一回都是小子,儿女双全。

    洪灾过后,接下来好多年都风调雨顺,赵家日子过得愈发红火。

    值得一提的是,赵家妇人早早就给两个儿子分了家,平时得空就帮帮两家,如此,两个儿子儿媳都觉得她好,对她很是孝顺。

    好多人看在眼中,那之后,西山上好多人家都在儿子一成亲就分家,让他们独自过活,如此,兄弟间反倒更加亲密了。

    第570章 吝啬鬼一

    看着衣衫褴褛的张鱼儿含笑渐渐地散去,楚云梨伸了个懒腰,打开玉诀:张鱼儿的怨气:500

    赵成:500

    赵才:500

    周翠柳:500

    善值:144160+6000

    这一回她救的人特别多,先是传出消息让众人躲避,然后又拿出方子救人,这善值虽然算多,但也没有特别多。也可能她救人是得了先知,也可能是那些不是任务对象。

    身子一沉,还没睁开眼睛,她发现自己坐着,不大的屋子里或站或坐有十几个人,或哀求或期待,或不赞同地看着她。

    这情形怎么看,原身都是众矢之的。

    屋子里摆设简单,比起赵家的朴素要富贵得多,但也比不上陆家豪富,乍看上去,和上辈子的落雨镇首富陈家差不多。

    楚云梨扶着头,“我有些头疼,能让我单独待一会儿吗?”

    是的,凭着原身坐的位置,她应该是这屋的主人。

    “姐姐,你又是这样!”

    边上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粉衫年轻女子一脸愤然,拂袖而去。她旁边年轻书生模样的人,不悦看一眼楚云梨后,着急地追了出去。

    他们俩一走,众人面面相觑,不过几息,屋子里就没人了。

    楚云梨扶着头,记忆和着复杂的情绪一起漫上来,更多地是不甘心。

    原身自小被人丢弃在路边,恰恰被当时村里卖豆腐回家的温父看到,给带回了家。取名温枝。

    温家卖豆腐,日子过得还算宽裕,捡了温枝后,搬去了镇上,正经买下了铺子卖豆腐,又请人开了食铺。第二年,温母顺利生下来一个儿子,取名温如席。因为家中豆腐坊和食肆繁忙,经常是温枝看着弟弟,当下有童养媳的说法,村里人和镇上的人看姐弟两人感情好,便取笑说温枝是温如席的小媳妇。

    温家人听说了,只笑笑,并没有阻止众人。

    随着姐弟两人长大,镇上众人都默认了温枝是童养媳,现在是养女,以后就是温家的儿媳妇。

    就连温枝自己,听多了众人议论,也是这么认为的。

    男子十八岁成人,女子十六。

    温枝到了十六岁后,并没有人上门提亲。她自己也不急,急也没办法。因为她要等温如席成人,这一等就是三年,到了温枝十九岁,温如席十八那年,该提亲事了。他却回家求父母做主,想要娶同是镇上做酱肉生意的李家女儿李瑗茶。

    此时温家已经是镇上有名的富户,和村里那些邻居和亲戚都疏远了些。温家亲近的长辈就只剩下了温祖母和温家双亲。

    温家人听了,自然是不答应的,但无奈温如席铁了心非卿不娶,扬言若是家中不答应,他便去李家入赘。

    温家长辈无法,亲自来给温枝道歉。

    温枝本就是被温家人养大,有养恩在,此事也由不得她不答应。没多久,李瑗茶就进了门。

    镇上有多少人看温枝的笑话她自己不知道,弟媳妇进门,她身份尴尬,便该着手嫁人了。

    温家富裕,若只是找个普通人家,不说嫁妆多寡,只看在和温家结亲的份上,还是挺多人愿意,从这里面挑个上进的也不难。但问题是,正在温家人着手温枝婚事时,温祖母没了。

    长辈一死,得守孝三年!

    温枝不是温家亲生,但也正因为不是亲生,反倒要特别孝敬,别家姑娘能在热孝期间成亲,她反而不能。

    所以,又是三年!

    温枝身为温家养女,稍微大点之后便在温家的食肆帮忙,一开始是洗菜,切菜洗碗,前面跑堂上菜,哪里缺人哪里就有她。后来就跟着炒菜的大厨学艺,十五岁时,温家辞了厨子,由温枝顶上。

    温枝自小聪慧,可以说尽得大厨真传,厨子的离开并没有影响温家的生意。她又教了两个徒弟,也能腾出空到前面招呼客人,又跟着掌柜学了看账。如今这温家食肆,里里外外完全是她在看着。

    今日那些人来,是想要借银子。

    今年村里大旱,收成不好,使得往年的一半,朝廷那边也没有减免赋税的意思,粮税一交,家家都没粮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