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锅里的水差不多全蒸发,能源炉转到小火,全能助手机器人用大长勺匀速搅动锅里雪白盐粒,随着时间推移,水份不断蒸发,盐粒变干燥,关了炉火,等盐变凉,用密封食品袋装起来,这一次析出七十二斤纯盐,能用好久了。
傍晚,杨玥背着七八斤板栗,一块大薯,一小捆柴回家,回到家发现所有人一脸喜色,她把背篓放下,问一进门就跟她屁股后面的杨沅:“这么高兴,吃什么好东西了?”
杨沅笑嘻嘻:“大白兔糖,哦不对,我高兴是大姑能下床了。”
跟杨沅后面的杨慎炜补充:“中午大姑父来了,说大姑姑好了很多,能下床走几步了”。
杨玥心想,这么长时间才有起色,说明杨珊身体比她想的还要严重。
“哦,那就好,大白兔糖哪来的?”,这可是稀罕物。
“隔壁的盛爷爷拿大白兔糖跟太婆换咸兔肉”,杨慎炜抢着说。
下放劳改的人手里有大白兔糖,家里人寄来的吧,杨玥向隔壁望一眼,黄土墙挡了视线,只隐隐看到晃动的人头。
回头再看两个小孩,小孩儿眉开眼笑,旁人看了心情也变好起来,杨玥和他们之间存在的隔阂,也许这干净笑容能慢慢消除这种隔阂。
“铁蛋他们有来抢吗?”
“没有,嘻嘻,听说他们病了”.
杨奶奶今天高兴,不知从哪换来的大米,煮兔肉小白菜粥,味道很不错,杨玥喝着粥,吃着红薯,心想着兔子肉是吃光了,明天从县里回来,带一块野猪肥肉回来。
次日凌晨,约模五点,杨玥从灶口里扒出两个红薯,和杨奶奶道别出门,这个季节,这个时候,外面还是漆黑,她到了偏僻地方,用上防护手链,踩上飞板,升到二十米空中,朝县城方向飞去。
让她走三小时的路程,飞板不到十分钟便到了,从上面往下看,县城下面透出零星灯光,街道上隐隐有人在走动。
上次她就打听清楚了,一般大早上在黑市能换到细粮,鲜肉,鲜肉她想试着往外卖些,细粮到是想多换点,从偏僻无人的地方收了飞板,防护链,走进上回走过的巷子,同样的门,同样给一毛钱。
进了巷子,杨玥找一个空位,放下背篓,扒开上面枯草,露出腩肉和半肥半瘦肉,一条刚好一斤,都卖一块一毛一条,肉果然受欢迎,她放背篓里十条腩肉,十条半肥瘦,没一会卖光了,悄悄换个位置,继续卖半肥瘦的肉条,重新拿出来的三十条也很快卖光,天快亮了,模糊人影快能看清,她停止卖肉。
一个个摊位看过去,大米五斤,买了,面粉十斤,买了,黄豆酱五小罐,买了,酱油不好买,只能用黄豆酱替酱油,下一个,又是大米,五斤,买了,玉米粒,玉米粒最后一趟来买,海带,黑豆,红豆,绿豆,豆腐,粮票,工业票,晒东西的竹筛,各种竹篮……
天完全亮了,太阳已经出来了,扯下蒙面毛巾,杨玥背着空背篓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国营饭店,早餐品种不多,白面肉包,白馒头,二合面馒头,油条,玉米粥,豆浆就只这六样.
用一句她熟悉的语录,买了十个白面包子,二合面馒头十个,油条五根,一碗豆浆,这是能买的上限,不然她还想多买,八个包子,十个二合面馒头,三根油条用牛皮纸包起来,没包的她在店里吃。
将包好的包子馒头油条放背篓里,在一个坐位坐下,心里头感慨,这服务员的服务态度真是一言难尽。
服务态度不好,东西好吃是真,这油条,怎么做的?她没见过也没吃过,杨玥咬了一口油条,慢慢嚼,和原主记忆中一样,真好吃!包子也很好吃!两个大肉包,两根大油条,一碗豆浆吃下肚,刚好半饱。
吃了东西,不急着去百货大楼买东西,先去新华书店买一本红书,一本字典,再把整个县城走了一遍。
她不担心遇到熟人,村里人买东西全是去公社买,几乎没人特意进县城买东西,摸熟了路,把背篓里凉了的包子馒头油条收起来。
卖陶罐水缸之类的有专门的门市店,不用票,杨玥进去观察一番,她想买的好多个,但拿不了,只买一个二十斤装的腌菜坛子,从营业员那里套到这些商品产地,就在城西山脚。
找个地方把坛子收了,整理买到的票,盘算好要买的东西,踏进百货大楼。
上下走一圈后,她真奔相关柜台,背语录,买东西:红糖,手电筒,香皂,杨奶奶要她买的月事带,是给她备的,杨玥看月事带一脸菜色,草纸,作业本,铅笔,削笔刀,就这些,票少,没法多买。
从百货大楼出来,直接去废品回收站,废品上班的是个大爷,正在整理一些烂木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大爷,我买点课本,小人书”,语录喊两下,就喊顺了,不过,喊大爷时她差点喊成大哥了。
大爷抬头看一个方向:“在那里,别乱翻”。
“是”
杨玥朝大爷指的方向进去,大量的书堆一处,报纸堆一处,她拿张报纸看几则报导,大部份字她都认得,但是内容大部份不能理解。
顺着记忆里的信息,翻了好一阵,翻出两套小学课本,一套初中课本,一套高中课本,高中课本好新,像刚发的,两捆小人书,一本本草集,三本草药炮制法,两本历史书,一捆报纸。
拿出来结账,大爷翻了翻,看到后面那些本,看她一眼,说,“这些书,回去放好了”,杨玥听明白他说放好了的意思,杨玥谢过,大爷好心帮她把那几本夹在课本中间绑好。
?
第13章 石锅开荒
这次回家,杨玥不再从村中过去,而是绕过麦田,从水坝上跨过,背着背篓,提着一个大麻袋进了院子.
且不说孩子们见了包子,油条,馒头,肥肉有多高兴,杨奶奶一见杨玥掏出来的石锅,大吃一惊,小声问:“这,哪里买到的?”
“黑市”,杨玥感觉自己说谎竟说顺了,心里叹气。
杨奶奶里里外外把锅摸了两遍,这光溜溜的,这手感,这打磨的人真舍得下力气:“真好,这东西都给你遇上了,多少钱?”
杨玥在黑市问过石磨的价格,再自己琢磨一下,得出大致的价位:“八元”。
“差不多,这手工真好啊,价格再贵一两元也可以买”,杨玥……还以为自己说贵了呢,县里一般的工人工资才二十块到三十五块之间,诶,这石锅,她能做去卖吗?
她买这么些包子,油条,馒头回来,以为老太太会说她,不想一句埋怨也没,买回的东西不少,也没说她乱花钱。
最小的两个孩子觉得这几天好幸福,有好吃的,能吃饱,杨沅咬一口油条,嚼够了才咽下,咬一口包子,真香,美滋滋:“我最喜欢二姑了”。
杨云峰和杨云恺杨慎海比较担心,杨云峰说:“姐,包子贵,换成粗粮能多吃几顿”。
挖取钱财的事,没告诉几个小孩,就怕他们不小心说出来坏事,杨玥只能回他:“没事,现在村里的人盯我们没那么紧了”。
杨慎海点头;“我感觉到了”。
杨奶奶:“吃吧,能吃好点时就吃,你们都在长身体,这几年缺吃的,我真怕你们长成杨云东那样”,杨云东三十几岁的人,全村最矮,讨的媳妇又黑又丑。
杨云恺打个哆嗦:“奶奶,你别吓唬我们,太可怕”。
杨奶奶:“有可能,能长多高,除了随父母,还有长身体的时候能不能吃得饱,长期饿肚子是长不高的”.
杨奶奶是真的怕孙子孙女们这几年吃得太差,伤了根基,随意一场病,人就没了,或者长不高,影响寿命。
杨云峰:“过了年我就九岁了,我多进山找吃的”。
杨奶奶:“九岁也还小,没事啊,奶奶藏有东西,村里人盯着不紧了,奶奶可以用东西换粮,不过你们不许和任何人说。”
杨慎炜点头:“不说,不让人来抢”。
杨沅小小声:“绝对不说”
三个较大的连声说绝不和人说。
......
杨玥默默看他们谈话,思维发散,这里的人普遍矮小,一米七以上称上高个子了.
想到原主记忆里的信息,有件事她非常想不明白,这么穷了,一年到头真正能吃饱饭的也就过年那几天,有些人家过年那几天也不能吃餐饱。
但是,即然吃不饱,为什么还生这么多小孩呢,据她所了解,村里基本上每对夫妻都生五个孩子以上,竟有生八个的,生三个很少,生一个,两个的更少。
生那么多孩子,养不起,营养跟不上,生病重一点,小孩就没了,读书更供不起……,她现在的身体也很矮,几天了,还不能适应。
算了,不想了,她和这里的人不知隔着几个星系,想法和价值观自然不同,她想不通的事,这里的人习以为常。
天黑透,所有小孩上床后,杨玥把买粮食的订金给禾叔婆送去,拿回一个简单的合约纸条。
回来时灶房灯在亮,她过去一看,杨奶奶在切她拿回来的肥肉,原来置放大煮锅的灶,石锅正放上面,下面小火烤着。
杨玥想到石锅的重量,和杨奶奶说:“阿奶,以后搬动石锅我来,你别抬,扭到腰就不好了”。
杨奶奶答应得干脆,刚才搬石锅是勉强了,孩子们还这么小,她还不能现在就下去找老头子,她要是撇下这么小的孩子离开,老头子会怪她的。
肥肉切完了,杨奶奶舀玉米面放陶盆里,用陶罐里的开水烫玉米面,等玉米面搅匀,放些黑面,一起搅,搅成絮团,然后用手和面,面团和匀了置放醒发。
石锅小火烤了许久,杨奶奶才灭火,等锅凉了,锅内清洗一遍,把肥肉和水放下去,才重新生火。
没多久,馋人的肉香味传出来,杨玥抽抽鼻子,这肥肉靠油真香,怪不得杨奶奶等到差不半夜了才练油。
在杨奶奶指挥下,杨玥把油渣和油乘入陶罐里,石锅余留一层薄油,杨奶奶把小剂玉米面团按扁,放入石锅,一个接一个,一轮熟了,刷点油,接着做下一轮。
杨玥看一下灶里的火,擦擦手,拿一个玉米饼吃,这么香,馋死她了,饼很香,也很好吃,不过如果把黑面换成白面,口感更好。
杨奶奶也吃了一个,说:“这饼颜色太好看了,混了黑面还是很好看,危险,应该煮点板蓝根或者紫色大薯,用那水来烫玉米面,染上色,烙出来的饼没那么出色”。
“下回煮吧”
“也是”
“小玥,你外面还藏有五十斤玉米面的是真的吧?”。
“真的”。
“那我想你拿五斤回来,加五斤玉米粒,存下来的草药,寄给你大伯和你爹,你看行吗?”
“玉米粒不好煮,不是说那边柴火少吗,全寄玉米面吧,小米也寄点”。
“不,不能全寄玉米面”。
“还有一条腊肉,一起寄吧,能保下玉米面吧”。
“还是不妥”。
“行吧,你决定,明天一早我去拿十斤玉米面回来”,这些人事她不了解,还是别坚持了。
次日清早,杨奶奶刚起来,杨玥也随后起来,出去一趟,提回十斤玉米面,玉米粒队里分粮还剩有一些,她就没拿。
早饭是火候足的小米粥,金黄色的小米粒上面浮一层米油,金黄的玉米饼,切细的咸菜,份量足。
杨云峰看这些饭菜发愣,他这才躺了几天,饭桌上就发生大变化,饭菜一天比一天好,到现在伙食提升了一个层次,仿佛他躺的是一个月,不是才几天。
尽管疑惑,但没问出口,他奶奶和姐姐都有问题,有事瞒他,从村里传出爷爷从阴间回阳间惩人的流言后,奶奶天天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姐姐看着没什么改变,但确是在变,他好像错过了什么。
这一天,杨玥还是进山,距离1号营地不是很远,一处较平坦山林中,真的不远,从1号营地步行约四十分钟,到达一条宽约十几米,两头不知通向哪的深沟。
过了深沟,转过小半山头,便是杨玥选择开荒种冬小麦的地方,她会选这里,是因为这地方向阳,这里的人轻易过不了那条深沟,不容易被人发现。
杨玥用了大防护罩,防护罩里,两个拓荒机器人改变形态锯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棵棵树倒下,削树枝,砍枝丫,主干堆一处,光溜树枝堆一处,小枝叶堆一处。
拓荒机器人开始工作后,杨玥顺着原主记忆,煮一小锅浓盐水放一边,待放凉,昨天买的坛子清洗擦干水,晒在太阳底下,用开水泡两把笋干,一把磨菇。
清洗昨天收获的野鸭蛋,放大竹筛上晾晒,晒满满的五个大竹筛,然后和全能助手机器人一起处理昨天抓的五只野鸭,鸭血留下,烫毛拔毛,拔毛费了一番功夫。
按着记忆,两只光鸭剁成块,放锅里加水,放姜片,加昨天买到的高梁酒,大火烧煮两分钟,捞起,金属锅烧热,不放油,倒入鸭肉,炒干鸭肉里的水,放入葱姜蒜,两个干辣椒爆香,加高梁酒、酱油、黄豆酱、豆瓣酱翻炒,倒入开水,加笋干磨菇焖,笋干泡的时间有点短,她一点一点地按原主记忆里的内容来做,不知成果会怎么样。
另三只剥了皮,用盐腌制在一个大盆里,这野鸭原主是不可能抓到的,所以新鲜的别想拿回去。
处理完了野鸭,拿出粮食加工机,把昨天买到的大米小米玉米粒拿出来,依次清除米里的杂质,玉米粒依旧加工成粉,大米留放方桌上,其它的收起来,光能煮饭锅拿出来,清洗内胆,拿个盆洗了五斤大米,倒入煮饭锅里,加适量的清水,启动开关煮饭。
鸭肉红焖笋干,加大米白饭,这是杨玥的午饭,鸭肉够烂入味,笋干果然是有点硬,和原主记忆中的味道口感都有明显的差别。
不过她第一次做,也差了黄酒和些调料,没有太咸或太淡,这已经很好了,她安慰自已,加上含粮食原始香味的白米饭,杨玥吃得很香,尽管吃得很香,还是想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杨珊有没有把她娘的拿手好菜学会了?
吃完午饭,查看晾晒的野鸭蛋,蛋上沾的水份都晾干了,她把四个大竹筛收起,留下的那个放方桌上,倒一碗高梁酒,鸭蛋一个接一个滚过高梁酒,码进坛子里,这瓮一个竹筛的鸭蛋都放不下,把放凉的浓盐水倒入坛中,最后把碗里剩下的高梁酒倒进去,盖上盖子,用湿黄泥把盖子封死,先放树阴下。
忙完这些,看开荒的拓荒机器人,差不多六亩大小的地方被两个机器人清理出来,树干一堆,树枝一堆,枝叶一堆,这些占去约两亩地方。
余下约四亩大小、全是杂草的地,拓荒机器人又改了形态,一只手变成枪口,枪口喷出烈火,火燎到杂草树根,杂草树根迅速变成烣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