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八零之发家养娃简介 > 八零之发家养娃最新目录

第124节

    若是租别人的门面,生意若是好了,房东很可能会疯狂涨租甚至将他们赶走。

    别说有合同,这种事在后来法律更健全的时候,都是个老大难问题,何况是现在。

    陆夏自己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他们家做小吃店生意很不错,然后就被房东各种刁难并且提前收房了。

    然后连招牌都没换,继续做起了生意,不知情的食客一开始都不知道换了人,继续在店里就餐。

    后来有网店的冲击,实体门面经济下滑,房东才没有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可好地段还是被人抢着要的。

    若是没钱就罢了,陆夏现在有钱,又知道以后房地产多么的热门和暴利,她不买房心里都过不去。

    陆东升对升值并没有太大的概念,“可,可那是省城啊。”

    他一个农村小子,也能在省城这样的大城市安家了吗?

    这才多久啊,陆东升又忍不住发出这个感叹。

    “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咱们国家的土地。”

    陆东升被她这话给打败了,“三姐,我的钱你想拿就拿去,反正放在那也没用。”

    “少说这样的话,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以后也是要成家立业的,什么账咱们都得算清楚,今后才不会闹纠纷。你也别说什么不会,啥事都不是绝对的。”

    陆东升不停被陆夏洗脑,亲兄弟明算账的观念,现在也没有那么排斥,可还是忍不住嘀咕:

    “三姐,你这些话都说多少回了,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现在是想问你,要是那房子我买下来,你是打算借钱给我,还是打算跟我一起拥有产权。”

    陆东升怔了怔,心里有些犹豫。

    现在这么多钱放在银行,每个月的利息都不少。

    一开始银行里的人看他还是鼻子朝天,现在把他当成客户,每天见到他都是眉开眼笑的,态度那叫个好。

    银行有什么福利,都不忘发给他一份。

    “三姐,你觉得怎么选择比较好?”

    “如果你没有其他投资,那肯定是买房最划算。”

    “那就跟你一块买房吧。”

    “行,我们先去看看房子,如果值得买我们就下手,该怎么分配到时候再说。”

    陆夏第二天就带着陆东升一块上省城,一看到那房子,她就决心要买下来。

    这个位置比她想象的还要好,现在就已经能预见未来的繁华了。

    只不过现在的人还没法想象国家未来几十年发展得有多么快,所以不会有那么深的感触。

    现在虽然已经开放商品房,可更多的人都是在等待单位分房,对房子买卖并不敏感。

    厂房是毛巾厂鼎盛时期的新厂房,除了这一片后面一片空地都是毛巾厂的。结果没建多久厂子就面临了危机,这边距离家属大院又比较远,也就舍弃往这边扩建的打算。

    高度约有七米左右,长有二十多米,宽则有是十来米。

    厂房还很新,且建得非常牢固,只需要改建和装修就能直接使用。

    到时候可以隔开一层,人在上面住,下面则是门面。

    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卖的不仅仅是厂房,还有厂房四周的地,加起来能有两亩多近三亩。

    尤其是厂房面向马路那片空地非常的大,完全可以在那搭建大排档。

    陆夏觉得依照城市发展,前面的那片空地以后很可能会被征掉用以拓宽路,这条路对于现在来说很宽敞,以后却是不够用的。

    即便不征地,以后有钱了,完全可以在这里建造一个高层小区。

    只要有地,心里就不慌。

    现在能圈地,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红光,要是我想买下来,可以讲到多少钱?”

    “我去问过了,目前只能低五千块钱,可以再等两天看看情况。”

    陆东升不解:“为什么还要等两天?有什么区别?”

    “厂里的职工打算明天去找厂里要说法,都那么久没有发工资了,要是过年还没钱,这日子就没法过了。这里的厂房已经空闲很久了,很多人都觉得与其空在这里,不如卖掉的好。”

    “没有想过出租出去吗?”

    “出租出去一年能有几个钱,完全不顶什么用,厂里瞧不上这些钱,而且厂房也不好出租。”

    陆夏点点头,“我确实有意向想要购买这个厂房,你这几天帮我盯着,要是能确定下来,我就下手。”

    孟红光忍不住提醒一句:“这房子要是卖的话,需要全款支付。”

    “恩,没问题。”

    孟红光听陆夏竟然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心里对她的资产又有了新的评估。

    孟红光想请两人一块回家吃饭,家里人不知道多感谢他们。

    原本嘲笑孟红光买断工龄的那些人,现在都只剩下羡慕。

    孟红光现在一个月至少能拿一百多块钱,虽然没有对外说过,可孟家成天吃肉,时不时就买新衣服,就连跟在他身后跑腿的史亮家也同样如此,傻子也能看出来肯定赚得很不错。

    虽然不妨碍这些人依然瞧不起个体户,可羡慕嫉妒的情绪也是真实的。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陆夏带来的,都很想感激她。

    陆夏拒绝了:“我们还想到处转转,你有什么事就去招待所找我们。”

    孟红光也没有勉强,又问要不要自己带路,确定不需要之后才离开。

    “三姐,要是少不了多少的话,咱们手里就空了。”

    县里店铺的进货钱还是够的,店里也还有不少存货。

    可要是在省城开店,他们手里的钱就很紧张了。

    尤其是陆夏,衣服价格高,钱不够就进不了太多货。

    在省城开店,陆夏是决定跑到羊城去进货的,那里的服装更加时髦,价格也比较低。

    可来回一次非常折腾,要坐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肯定得多进一些货才划算。

    这还不算装修要的钱,瓜子铺还罢了,服装店想要卖出中高档的货物,不装得富丽堂皇一点,都觉得不值那个价。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得要不少钱。

    陆夏原本还觉得自己很富裕,现在又面临钱不够用的困境!

    第72章

    “三姐,我怎么觉得省城又比之前热闹了不少,你看那一片之前还是荒地,现在都建起了房子。”

    陆东升坐在公交车上,不停地往外望。

    省城到处都在修房子搞基建,大冬天也不能冻住他们的热情。

    “以后会越来越繁华热闹的,会有大量的乡镇农村人涌入城市打工,在这里安家落户。所以咱们得趁早打入省城,否则以后就越来越难了。”

    栗省省城后来的房价基本都在两万以上,成了很多年轻人难以安居的地方。

    除非掏空父母的口袋,自己想要买房是很艰难的。

    不过现在对比收入,想要有一处房产也并不容易,大家都等着单位分房,竞争十分激烈,而且房子都很小。

    八十年代末期,城镇每人居住面积仅为3.9个平方米,比50年代还要减小0.6个平方米。

    “咱们要是把那房子买了,就安顿下来了。有机会把户口往省城一迁,咱们就成了城里人了!”

    现在能够农转非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大家都希望变成非农户口,瞧不上农村户口。

    陆夏却没有转户口的打算,现在转出来不容易,以后转进去直接没戏。

    她还想着以后年纪大了退休了,回到村子里过着如同农村网红视频里的悠闲生活。

    只要有足够的积蓄,回到农村是能够活得这么安宁平静的。

    他们村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只要把路修好,以后既能享受农村的宁静生活,要是生病了又能迅速找到大医院就医。

    不过陆夏也没这个时候教育陆东升不能放弃农村户口,这还涉及教育资源等,也不好说到底哪个更好。

    若是陆满满读书需要,陆夏也很可能会为了她而妥协。

    省城的各种小吃店和私人酒楼又比之前有了明显地增多,大家日子过好了以后,就开始要满足口腹之欲。

    而且还出现了不少外地美食,大家接受度良好,不少人过来尝鲜的。

    孟红光那边一直没消息,陆夏也没闲着,带着陆东升大采购。

    省城的东西比县城丰富得多,他们今年回家又住的是新房。

    虽然现在住的屋子以后是用来当仓库的,正屋现在就打了地基,还等着年后买到砖才能砌起来,院子里还乱着呢,可到底是不一样了。

    这一片地方非常宽敞,还未修好就知道以后住起来肯定很舒服。

    而且一家子全都能凑齐,必须得热闹热闹。

    “失策了,应该让海霞也一块过来,否则那么多东西怎么带回去啊。要不行,就先回县城?”

    “咱们这么多东西,肯定也不让带。”

    陆东升看着一大堆东西,也忍不住发愁。

    这两天一直在买买买,不知不觉就堆了那么多。

    他力气是很大,可也拿不动这么多。

    陆夏想了想道:“到时候让史亮陪我们跑一趟吧,要是还拿不完,看他有没有认识的人。”

    “这可以有,史亮肯定会同意的!三姐,我们要不再去买点东西?我们还没有买烟花和炮竹呢,以前都是看别人放的,今年咱们也要放个够。”

    今年是陆夏来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她也想好好庆祝。

    “想买就买吧,不过我们先找史亮问问。”

    史亮一听立马就同意了,还说如果需要,他还能找到好几个人一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