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八零之发家养娃简介 > 八零之发家养娃最新目录

第139节

    现在陆夏主动找上她,她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陆夏的手腕在于嘉南面前晃了晃,她的手腕上戴着于嘉南送给她的电子表。

    “你想走私电子表?”

    于嘉南一看就明白了,表情很是纠结。

    她之前也想过倒卖电子表,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可这也将会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被送进去。

    不仅如此,她对内地不熟,把货带过来也不知道怎么去兜售。

    内地沿海开放之后,治安并不好,骗子小偷强盗越来越猖獗。

    尤其做这种生意,遇见的人都不是什么善类,她一个女孩子还是有点害怕。

    “你带货进来,我负责销售出去。利润分配方式,可以按照卖出去的利润平均分配,也可以你定一个价,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面的事便与你无关。”

    于嘉南心乱了,也没有心思再钓鱼。

    “你可以不急着回答,回去好好想想再给我答复。”

    于嘉南也没有勉强自己,她知道这个时候什么心思都没了,拿走几条鱼跟陆夏告别,也没有留饭。

    陆夏让她想通了就去大个子瓜子铺找她,瓜子铺在初七的时候就已经开业。

    可一直等到服装店开业,于嘉南也没有再出现,陆夏就明白她并没有同意这件事。

    陆夏也没有太多失望,走私毕竟不是正道,虽然看着那么大的暴利在眼前挣不到,心中很是可惜,却也没有太惆怅。

    只是当时看于嘉南那么心动,还以为这件事能成呢。

    现在不成也没有太大影响,不过是少了一笔横财罢了。

    陆夏那天跟于嘉南分开之后,看天色还早,回家将陆满满带上,一起将剩下的鱼带到吴奶奶和赵爷爷家。

    两老当初非常照顾她们母女,要不是他们搭手帮忙,她的启动资金没有那么快赚到手。

    虽然跟他们的女儿有些龌龊,让彼此之间有些生分,可一码归一码。

    陆夏对于帮助过她的人,还是非常感激的。

    赵爷爷和吴奶奶看到母女俩非常地高兴,向来严肃的赵爷爷都笑得和颜悦色。

    陆满满是个小甜心,虽然平时见得少,可依然还记得两老。

    看到他们的时候,立刻绽放出大大的笑容,张开手要抱抱,可把两老给高兴坏了。

    两老逗弄了好一会,才想起一旁的陆夏。

    吴奶奶看到她带了那么多鱼,板着脸道:

    “你能来看我们就很高兴了,干嘛又糟蹋钱买了这么多东西。”

    “这些是我去鱼塘里钓的,可不是普通的鱼。”

    两老很是惊讶。

    吴奶奶:“河里的鱼这么傻?”

    “我是去鱼塘钓的。”

    吴奶奶没好气白了她一眼:“鱼塘的鱼钓上来也是要花钱的,奶奶知道你挣了点钱,可也不能这么乱花。”

    不过两老也没有拒绝,全都收下了,只要求她必须留在家里吃饭。

    陆夏从善如流,给吴奶奶打下手。

    看到陆夏还是那样勤快、手脚麻利,吴奶奶很是怀念那段时间有她们母女两陪伴的日子。

    家里有个孩子,屋子里都能暖和一些。

    吴奶奶一想到这,深深叹了一口气。

    陆夏:“吴奶奶,大过年的你叹什么气啊?”

    吴奶奶忍不住开始说起家里的糟心事,之前两老觉得自己住着也挺好。

    可自从家里住进陆夏母女,习惯了家里有孩子,她们走了之后,两老反倒是不习惯了。

    “原本我们想着,三儿子那边刚生个孩子,我和你赵爷爷身体还算健朗,去帮忙搭把手的。”

    两老的三儿子赵建军头一个妻子病逝了,隔了很久才再婚,因此孩子也要得晚,都快四十岁了才有第一个孩子。

    陆夏听到这里,还以为是什么家庭矛盾,导致两老没法过去照顾最小的孙子。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说好的房子,现在没了,我们也去不成了。”

    赵建军设计院工作,依照他的资历学历以及所作的贡献,他现在应该能分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原本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临了这事又变卦了。

    “真是太欺负人了。”吴奶奶很是气愤。

    原本她还觉得自己这个儿子特别能干,能在省城设计院工作,对外说起的时候,胸脯都能挺得更高一些。

    赵建军又是个报喜不报忧的,还以为他在单位里很受重用。

    若不是他们刨根问底为啥不让他们去照顾小孙子,两老都不知道这件事。

    一开始还以为是亲家母那边想要过来照顾孩子,赵建军第二任妻子是家中独女,家里宝贝想要亲自过来照顾,他们也不能强求。

    过年的时候,吴奶奶忍不住多嘴问一句,想着也不能让亲家母一直帮带孩子吧,他们也可以搭把手。

    三儿媳一听这话,直接委屈地哭了。

    他们先还住狭窄的一室一厅里,说是一室一厅其实是自己隔起来的,加起来顶多十来个平米。

    她坐月子的时候,都是赵建军伺候的。

    白天要忙里忙外,晚上还得照顾孩子和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赵建军不想家里担心,所以才没说房子并没有分下来。

    这已经是第三回 了,每回都说该轮到他了,可一到临头就变卦。

    “他们不去问问领导是怎么一回事吗?”

    “问了,人家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他又能怎么办。这年头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领导都是大公无私的,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现在一个个都是为自己着想的。”

    “要是实在不行,不如到外头租个房子也是一样的。若是有钱,也能买一套房。”

    现在已经可以私人买卖房屋,省城跟南虹县不一样,人口流动更大,因此仔细找找还是能找到有人卖房子的。

    吴奶奶唬了一跳,他们习惯了等单位分房的,一时难以接受让他们自己掏钱买。

    “单位房子分下来也不是自己的,能有一处房产握在手里更踏实。”

    “你这话说得的,好似房子是那大白菜一样,随随便便就能买了。要是有那么容易,也不至于有一大家子挤一个小破屋子的事了。”

    现在的房价对比几十年后那是相当便宜,可对比现在收入,依然是巨大的开支。

    赵建军夫妻俩是双职工,可手里却也没攒下什么钱。

    再者,本来就该给他们分房的,凭什么还得自己额外花钱买。

    陆夏听到这里,也没再隐藏自己的目的。

    “三哥愿不愿意赚点外快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吴奶奶停下手边的活,正在看着陆满满的赵爷爷也望了过来。

    “我在省城租了间厂房,需要进行改造,需要专业人士帮我设计一下。”

    陆夏跟两老住了这么长时间,对他们家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三儿子在设计院工作的事,陆夏很早之前就知道了。

    她看到厂房的时候,就把主意打到赵建军的身上。

    即便他没空,也能帮她介绍一个愿意接私活的人。

    现在正经学习建筑的专业人才,都是直接分配到各个机关单位的,陆夏很难找到专业人士。

    即便找到,也不知道对方真实水平如何。

    既然她有这方面的人脉,就该好好利用起来,互惠互利。

    陆夏也没说自己买了那么大个厂房,只说是租的,财不外露,也是怕吓到两老。

    可即便如此,吴奶奶还是吓了一跳:

    “你这孩子怎么闷不吭声地又跑到省城去了?在县里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大个子瓜子和大漂亮服装店,现在在县里颇有名气,尤其之前大抢购,那更是让无数人熟知。

    陆夏笑道:“那里距离我家比较近,而且教育资源也比县里好,所以想过去打拼。”

    “你这孩子也太能干了。”

    吴奶奶只剩下佩服,她还记得陆夏刚到他们家的样子,瘦瘦高高的,一阵风都能吹跑,气色非常的不好,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她当时兜里也没有什么钱,天天起早贪黑地就靠卖冰棍一点点攒钱。

    这才多久,生意都做到省城去了,还要请专门的人进行改建设计,不用想也知道规模有多大,投入有多少。

    “这件事我会跟老三说的,只是我也不好做他的主,不问就让他答应下来。”

    “您能帮我带话就够了,如果他不愿意,如果可以的话,帮我介绍行内口碑不错,还愿意的人,设计费我给一千五百块。”

    吴奶奶倒吸一口气:“1500块?!小夏,你这是干什么!”

    “我那厂房改建起来并不容易,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工夫。我给的这个价钱并不算高,只要能做出来就值得。”

    陆夏也是后来才反应过来一件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现在的钢筋是需要审批才能买到的!

    这么一来就麻烦大了,她不能保证自己能找到个路子,即便找到估计也不会审批太多材料给她的。

    也就意味着搭建小二层成了一件棘手的事,若是找到钢材还好,找不到就要考虑利用木头或砖石去支撑,隔出小二层。

    为了以后的安全和舒适,必须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她可不想住到一半房子塌了。

    吴奶奶和赵爷爷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只嘀咕了一句就没再说些什么,答应她会帮忙转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