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八零之发家养娃简介 > 八零之发家养娃最新目录

第267节

    “这可真是太好了!李县长要是能来,对于我们厂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啊!”

    陆夏顿了顿,道:“我那天叫上记者朋友,可以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4 23:51:10~2022-06-25 21:07: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99 3瓶;琪琪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4章

    陆夏现在跟省日报记者姚娜娜的关系非常好,姚娜娜能成为记者跟陆夏有莫大关系。

    两人因此结缘,从此以后经常来往。

    第二届美食节时,姚娜娜又来了。

    这次比第一届办得更早,提前到了八月份,奥运会结束后举行。

    这次美食节比第一届更为热闹,每天表演的节目更加地丰富,奖品也更加地丰厚。

    这一届‘吃得快’大比拼,有两项比赛,那就是嗑瓜子和吃小龙虾,将会诞生两个冠军。

    为了庆祝今年奥运会召开,庆贺我国在奥运赛场上获得第一枚金牌,也跟奥运会一样,有冠亚季军。

    冠军直接奖励一台彩色电视机,亚军奖励一台黑白电视机,季军奖励一台自行车。

    只要瓜子或者小龙虾吃得够快够多,竟然能奖励一台大彩电!这谁不想要啊!

    小龙虾大家还不一定有谱,可嗑瓜子谁不会啊?

    而且今年早早预热,有了去年打底,很多很早就过来报名了。

    报名条件设立了门槛,不管是到小食店消费,还是购买瓜子、辣酱,只要一次性满三元钱就能参加。

    三块钱并不多,而且又不是白白浪费了,因此依然有很多人报名。

    这一届‘吃得快’大赛,对年龄有了要求,吃瓜子禁止十四岁以下的人参加,小龙虾则禁止十六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的人参加。

    比赛一共进行了三天,每天上午比吃瓜子,下午比小龙虾,采用的是晋级制度,第三天才决出胜负。

    当时状况可谓人山人海,姚娜娜当时作为一线记者,全程记录了这个盛况。

    现在省日报的生活副刊非常受欢迎,这样的小事很多小老百姓都很喜欢看。

    而且只是副刊,也不影响正刊的严肃性。

    因此记者可以更加自由的报道各种有趣的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姚娜娜还跟陆夏合作,非常大胆地策划了读者投票的选举这一届‘美食冠军’的活动。

    在省日报专门空了一个小角落,只要剪下印花,寄到报社投票。

    报社根据邮戳日期,只要在结果公布日之前投票的,猜中者将能进入抽奖环节。

    这是特地面向省日报读者搞的活动,是不跟现场抽奖混一起的。

    设立三十名幸运读者,每个人都奖励一套运动服和辣酱瓜子套盒。

    不过是花一份报纸和一张邮票的钱,要是离得近的,直接送到报社,还省了邮票的钱,就能参加抽奖,读者们都非常地踊跃参加。

    那几天的销量达到新高,很多人都纷纷积极参与。

    这不仅给报社带来了好处,也让美食节的名气又推向了一个高峰,让五一路美食街深入民心。

    很多人那几天没法前往现场的,也可以通过报纸积极参加了比赛,还通过报纸知道了那条美食街有什么可口的食物。

    只要是凑了这个热闹的,都想去现场看看那些食物味道怎么样,尤其是获得冠军的,真有那个本事拿冠军吗。

    尤其这一期赢的还是麻辣小龙虾,很多人都知道小龙虾,都觉得是不值钱玩意,有股土腥味而不屑吃,没想到竟然这么多人选。

    大家纷纷好奇是什么味道,都想去试一试。

    如此,吸引了非常多的潜在顾客。

    还通过奖品得知,新时代服装店有很多运动服。

    由于今年的奥运会,引发了大家对体育的喜爱,也引发了运动服的热卖。

    陆夏看新闻今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就瞄准了这个商机。

    她很早就让袁志高生产一些适合制作运动服的布料,另一边让周英子进行设计。

    最终他们制作了非常蓝白色的运动服,颜色非常的清爽,充满了朝气。

    料子透气结实还很舒适,不管做什么样的动作,也不怕运动服给裂了。

    女孩子穿着,绑着个高高的马尾辫,脚上踏着运动鞋,别提多青春靓丽。

    男孩子穿了,看着干干净净的,也非常的帅气。

    还分了长款短款,女孩子还多了裤裙设计。

    由于提前准备,奥运会期间,这些衣服简直卖疯了。

    这次美食节,幸运奖也都加上了运动服,用以推广。

    姚娜娜一开始策划这个活动,报社有很多人反对,觉得她太闹腾,他们是报社,重要的是内容,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没有意义。

    虽然占用的是广告版面,可他们没收钱,还要多干一些活,都不是很乐意。

    可主编还是力排众议同意了,现在省日报一直被其他同类报纸挤压空间,他们也得有一些新策略。

    反正也不占用什么,正刊的严肃性权威性依然还在。

    没想到反响这么好,很多人都积极来帮忙统计数据。

    抽奖的日期,还欢迎热心读者到现场监督,以确保公正。

    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要适应现在的竞争体系。

    此举也让报社的人对提出这个建议的陆夏,非常的有好感。

    毕竟他们这些年销售量都没有太大变动,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活动,就改变了这个现况。

    因此陆夏有信心,省日报会给他们这个面子,将辣酱厂开始生产这件事刊登到报纸上。

    也不需要太大的版面,给个小角落就行。

    高秘书一听是省日报,那叫一个高兴。

    “要是能上报那就再好不过了。”

    陆夏回省城时就在想,要搞个什么噱头,否则就这么一件事登报,恐怕省日报那边就算给面子,也会不大高兴。

    现在建厂的人不少,他们这么一个小小的工厂,还真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

    哪怕有县领导扶持,也不过尔尔。

    第二次招聘以后,厂子里也只有五十个工人。省城那边暂且不搬过来,那边依然会运转。

    不过谁要是想到新厂子,将会成为小组长,各种福利也会得到提高。

    不少人都心动了,纷纷报了名,就连曹燕子也提交了申请。

    曹燕子的家人一开始是非常反对的,哪有城里的跑回村里去。

    虽然都是一个厂子,可留在省城肯定更好。

    曹燕子则想得更多,依照这个趋势,省城这边估计以后也是会撤走的,与其到时候再走,不如早一点。

    还能提干,可遇而不可求。

    去乡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她在厂子里工作很开心,吃喝都在作坊里,衣服也是厂服,在哪里待着都一样。

    最关键是,他们厂有车了!

    陆夏并不打算完全依靠铁路线,牛角村的地理位置不错,自己跑车也很方便。

    今年2月份,下发的文件明确表示私人也可以拥有汽车。

    陆夏就想要买车,还将史亮送去学车。

    他一直跟车,其实早就会开车了,只是需要一个流程学习和拿证。

    现在学车都需要公交介绍,县里也帮忙解决了。

    只是国产车的产量非常低,想要购买一辆车不容易。

    陆夏又是委托羊城那边,又是找乔谦,还专门跑去找县领导,可谓是把自己能动用的关系全都动用了,终于在工厂快要开工的时候,喜提一辆运输汽车。

    这还是她抢得比较快的,县里一共就购进了20辆,一辆两万多,不到两小时就给卖完了。

    要不是县领导帮她留了一辆,她根本抢不到。

    这辆车一般是用来拉货,可也会安排固定时间将工人们送到省城,给想跑省城的人提供方便。

    如果去运货的时候,路过谁的家,有位置的话也可以请假搭便车回家看一看。

    曹燕子觉得这么一来,在哪里工作也就没什么差别了。

    在乡下不就是担心不方便吗,有车子接送就不愁了。

    而且厂子里还有文娱室,下班之后还可以在里面看电视。

    像曹燕子这样想的人有好几个,其中不乏已经结过婚的。

    因为新厂子给员工提供宿舍,结过婚的会单独分房。

    主要以工龄为主要标准,若是不够时,在同等条件下就以贡献和表现进行排序。

    目前厂子刚建立,人也不算多,因此房子也比较充足。

    大家都想趁着还有房子,赶紧占一间,否则依照他们的经验,越到后面就越难。

    虽然厂子是在村里头的,可依然有人稀罕。

    目前这栋楼虽然没有修建好,可户型图很早就出来了。

    由于这栋楼不着急立刻建好,因此陆夏干脆一步到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