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简介 > 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最新目录

分卷阅读179

    就处决了市政官一家,但其他人知道自己也是足够被斩首的,只是除了首恶之后国王对他们这些小角色不感兴趣放了一马,这才侥幸苟活。

    所以这些人现在都安静得很,深怕被抓住把柄。

    然而云泽并不关心他们的官司,他一来就去了盐矿场地。那是一个盐池,挺大的,上面被太阳晒着水汽蒸发,下面不断涌出新的卤水。

    卤水是不能拿来直接食用的,因为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但是变成食盐结晶,氯化钠,又是无毒的。

    本地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氯离子、氯化钠,但是他们知道能取走使用的只有盐池边缘日积月累留下的白色盐结晶。上层是上等白色盐,下面就是浑浊的那种下等盐。再往下,就是盐混合大量的泥,不知道说它是盐还是泥。

    其实这条件比海边好多了,这些卤水浓度比海边过滤出的卤水的浓度还要高。可以直接取过来,进行过滤,倒入晒盐场,就能晒盐。

    修晒盐场的材料也是现成的,就是前市政官给自己修的城主府,还没住呢,就拆了,整整齐齐的石料和水泥摆放在那里。

    因为在海边已经修过很多次,如今也是熟门熟路,尺寸都是早有标准的,建就是。这里也不需要再修防御工事,因为本来盐池这边就是‘国有’,被围墙围起来重兵把守的。

    这边的事情基本不需要云泽操心,他每天早晚看一看进度就可以。别的时间没什么事情,就披上斗篷在盐城闲逛。

    盐城这边多是盐碱地,很多作物不适合种植,从土地获取食物和钱财,在盐城是不容易的。这里主要种植胡豆,也就是蚕豆,这种作物比较适应这里的土壤环境。蔬菜的话,好像是芹菜。

    所以很多人是没有办法,只能做小盐商。

    感觉上,虽然盐城人普遍手里有点小钱,但是日子却没有比别处好过。因为它这里的麦子、食物都

    要别处运送过来,价格就上涨了。工资高,物价也高,所以综合下来,生活水平其实没有变高。

    盐碱地啊……

    甜菜可以改善盐碱地,但是目前肯定不会拿到这里来种植,因为制糖技术需要严格保密。现代有一些特殊土可以改善盐碱地,到了云泽这里,他只能想出一些可以在轻盐碱地上种植的作物。

    高粱是一种,玉米也能种,还有枸杞、向日葵、青菜……

    云泽想了一大堆,但是他没有和市政官说。因为现在都已经快要秋收了,就算有合适的,一时半刻也没法种。然后,这件事还是交给国王处理吧。

    盐碱地肯定不会只有盐城这一例,泰锡出产盐的地方都有可能是盐碱地,不如交给国王统一解决。

    紧赶慢赶,晒盐场还是在一个月后修好了。本来晾晒干了准备试验晒盐成果了,没想到天空不作美,下了一场小雨。于是他们又等了两日,把过滤好的卤水倒入晒盐场。卤水在浅浅的晒盐场暴晒一日,白花花的盐就出来了,质量比盐池边上拣取的还要好。

    成功了!

    参与修建晒盐场的人都激动得两眼泪花。

    云泽拢着手站在一边,他看着工人用铲子把盐收集起来,倒入麻布袋子。这些盐以后会送入泰锡平民的家里,装入他们的盐罐子。

    离开库里之前,他承诺会让泰锡人吃上干净又便宜的盐。

    他做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心土地,更关心你。我是泰锡神子,我为自己带盐。——阿云。

    阿云:玉米、大豆、豆制品、糖、酱油、盐,食用油……我的神职,莫非是,灶神?

    ☆、107、第 107 章

    为了晒盐场的诞生, 市政官想要把云泽留下来, 办宴会。一是感谢他,二是欢送他, 因为云泽第二日就要离开盐城回库里。

    云泽拒绝了, 他让人收拾了行李, 第二日一早就离开盐城。

    他们路上还经过那个曾经云泽发烧的村庄,当时的那些人家,有两户的姑娘怀孕了。不过孩子和他队伍里的士兵没有关系, 人家也不能光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上门的士兵。所以, 隔一段时间,两个村子之间就会组织有需求的男女进行集体相亲。

    有时候是女方去男方那边, 有时候是男方去女方那边, 感情若是不合,来的人就会离开, 带走婚姻期间对方赚取的财物(减去用掉的剩余财物)。不过孩子倒是默认是女方的, 这似乎是习俗。

    然后他们便离开了这个小村庄,经过之前受到袭击的荒原。但是再也找不到曾经有人类经过的痕迹, 大自然用画笔将其重新涂刷了一遍。这片荒原已经成了黄色, 草木开始凋零。

    车队终于赶在秋收祭之前回到了库里。库里城外的麦子都已经收割了,只有牛羊在吃草。云泽注意到这边好像多了不少茅草棚,也不知道是什么。

    云泽回到家, 匆匆忙忙和家里人见了一面,发现家里多了许多盐。

    原来国王神官等人已经收到早早运送过来的海盐,甚至库里城内的‘官方食盐专卖店’都已经开门了, 虽然已经做了限购,这一批送来的食盐还是在三天内被疯狂的库里人抢完,点滴不剩。

    可以说,泰锡人用盐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剩下一半是如何快速稳妥地将食盐送到泰锡各个角落。

    “神子来得正好。”

    云泽刚准备换一套衣服,还没有喘口气,就被国王带走开会了。这又是一个重大会议,王室、神殿和长老会出席,因为事关蝗灾。

    “蝗灾?”听到这个名词的云泽心头一跳。这种生物天灾,就算在现代都不好解决。而在古代,只能寄希望于大自然,最好能天降甘霖驱逐蝗灾(因为大雨带来湿润,有助于某种真菌生长,这种真菌恰恰克制蝗虫,另外土地含水量太高会淹死蝗虫卵)。

    这个时代的人已经知道蝗灾的发

    生规律。先是有大旱,接着蝗虫成灾,之后至少三年还会持续影响,因为蝗虫会产卵,这些卵在次年孵化,继续成灾。

    之前的天气变化只是让粮食减产,可是蝗灾却会让一个地方的人彻底失去庄稼和粮食,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小看蝗灾。

    所以,知道泰锡南方有几个小国家受灾的国王陛下立刻警惕起来,他担心明年这种可怕的虫子就会到泰锡南边来。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这都是血的教训。

    开会的人都面色沉重,血的教训吃过几回,但是面对这种天灾,人有什么办法?他们以前也不是没有试过毒烟、大网捞捕等等,完全没有效果,该肆虐还是肆虐。

    “我已下命令,南方地区,春小麦种植全部改冬小麦种植。”国王严肃地说。冬小麦在初夏时候就能收,而蝗虫在泰锡肆虐是在干旱少雨的夏季(泰锡春季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