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简介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最新目录

第54节

    刘文谦有些疲惫,嗯了一声。

    魏氏帮他脱了外衫,让他坐在桌子旁边,让人把饭菜端了上来,在一边陪着。

    “今日怎么样了?”

    刘文谦一边吃饭一边回道,“冯知府找了两轮的茬,底下人原不过是奉命行事,拿些小钱打点了就是。主要是外头人不明所以,以为我们犯了什么事,普通百姓哪里还敢进来,全靠各县的小盐商那里撑着。不过娘子不用担心,咱们家六七成的生意都是卖给各县小盐商,暂时还能撑得住。冯知府还能一直找我的麻烦,过一阵子就好了。”

    魏氏舒了口气,“辛苦官人了。”

    刘文谦问,“家里有什么事情没有?”

    魏氏笑,“有两样事情,一是三丫头不肯去学堂了,官人什么时候抽空去拜访一下先生,送份礼,酬谢先生这么多年的照顾。二是,今日郑嫂子来了,说要提前娶薇丫头进门,让我问问官人你的意思。”

    刘文谦嘴里还含着口饭,闻言抬起了头,“大嫂真这么问的?”

    魏氏点头,“我还能骗你不成,大嫂说了,先把婚事办了。但薇丫头年龄还小呢,剩下的事情,等她满了十六岁再说。有了正经名分,以后就再也生不出波折了。”

    刘文谦慢慢把口里的饭嚼碎了吞下,“我明日去找郑大哥说说,家里这几个丫头,一个个都出门子了,越来越冷清。”

    魏氏安慰丈夫,“二丫头出门子了,三丫头还在呢。再说了,两个丫头离得又不远,想回来也容易。再等两年,兰儿和元宝长大了,到时候官人就会嫌弃他们闹腾了。”

    想到双生子,刘文谦笑了,“他们两个可闹腾你?”

    魏氏笑,“每天都要人抱着到处走,一刻也不肯闲下来。我有时候想,得亏官人有本事,家里丫头婆子一堆,要不然全靠我自己带,就算有两个女儿帮忙,我怕是也要累死了。”

    刘文谦看了看魏氏保养的不错的脸,“家里人要是不够,娘子只管去多买几个。我辛苦一场,总是想要娘子跟着享福的。”

    魏氏给他盛了碗汤,“官人整日辛苦,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好生歇一歇。”

    两口子絮絮叨叨说着家里的事情,夜也越来越深。

    第二天,刘文谦亲自去找了郑老爷。郑老爷没想到他会自己过来,本来,自己是男方父亲,应该先上门的,但刘文谦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俗规矩。

    二人一起找个地方喝了两杯酒,喝着喝着,都有些上头。

    刘文谦红着眼睛问郑老爷,“大哥,这么多年,咱们一路走过来,真是不容易。”

    郑老爷亲自给他倒了杯酒,“谁说不是呢,总有人觉得咱们两个好,好像有错似的,不是想让我们兄弟之间关系断裂,就是想让我们两家亲事坏掉。”

    刘文谦笑,“大哥仁义,我从来不担心孩子们的亲事。”

    郑老爷和他碰杯,“既然你来了,我就再求一回,年前就把婚事办了可行?贤弟放心,我们家定会好生对你女儿的。”

    刘文谦喝了酒,“大哥大嫂亲自跟我说,我自然不反对的。”

    兄弟两个边喝边说,最后都醉了,被家里的随从扛回了家。

    郑太太得到了刘家的准信,带着两个儿媳妇忙碌了起来。娶媳妇忙,说白了就是宴席和婚房的事儿,把这两样张罗好了,就没有别的了。

    遇到刘文谦夫妇这样心疼女儿的人家,女方家才是最忙碌的,因为要给女儿办嫁妆。

    这边,郑家和刘家热热闹闹地商议着婚事,那边,冯家和马家也在火速订婚。

    马家给了最大的诚意,段氏把家底都掏出来了,置办了一份像样的聘礼,也算给冯四姑娘做脸。段氏知道,这些东西都会跟着儿媳妇一起陪嫁过来的,多给些聘礼,还能多换些嫁妆。

    之所以这么快就下聘礼,一则是冯知府怕天使挑中他女儿,冯四姑娘已经破了身,这事儿如论如何不能让天使知道;二则,段氏怕拖得久了鸡飞蛋打,在冯家同意婚事后,立刻就开始走六礼。旁人家要花一年半载才走完的流程,马家几天的工夫就完成了。

    整个订婚的过程非常流利,冯知府懒得看段氏的男人,中间的一应事情都是顾氏在操持,那边接应的也是段氏,好像两家都没有男人似的。

    冯家人都在为冯四姑娘的婚事忙活,她自己却仍旧浑浑噩噩的。

    冯四姑娘努力让自己不去想那天香茗居的事情,可有时候,她一触碰到自己的身子,就会想起马大哈在她胸口啃,还用,还用他那丑东西狠狠地戳她,戳的她都流血了。

    姨娘告诉她姑娘到妇人都会流血,头一回自然会吃些苦头,等后面两个人感情好了,就会得趣了。

    但冯四姑娘还是无法接受,她每天不是躺着睡觉,就是傻呆呆地吃东西。

    家里给她定了亲事,段姨娘还不敢告诉她,但她总是这样也不是回事。顾氏让段姨娘想办法把她安慰好,别等到嫁人时还是这个样子。

    段姨娘没办法,只能告诉了女儿实情。

    冯四姑娘抬头看着段姨娘,“姨娘,是不是以后,我连姨娘都不如了?”

    段姨娘哭了,“我的姑娘,万般都是命。好在那是你嫡亲的表弟,你姨妈也会对你好的。你放心,老爷说了,以后好生拉扯女婿,你的日子还是过得去的。”

    冯四姑娘垂下眼帘,“姨娘,大姐姐嫁给了礼部六品主事家的儿子,二姐姐嫁给了知府家的儿子,三姐姐嫁给了侍郎家的儿子,只有我,嫁给了姨娘的外甥。没成亲前,我们姐妹都是一样的,等成了亲,我连姨娘都不如了。姨娘好歹是四品官的妾,我却是白丁的老婆,这辈子连个诰命都挣不上。”

    段姨娘停住了哭泣,半晌后道,“总是我的错,我是个姨娘,拖累了姑娘。”

    冯四姑娘忽然问,“姨娘,到底是谁害我?表弟怎么忽然有那么大的胆子?”

    段姨娘按了按眼角,“我出不去,你也出不去,你弟弟正在查呢。但老爷太太的意思,此事不许再提。天使马上就要来了,先把天使招呼好了再说。”

    冯四姑娘冷笑一声,“姨娘,我不嫁,我就算去做姑子,我也不嫁。”

    段姨娘劝她,“姑娘说什么傻话,哪有姑娘不嫁人的。等你有了孩子,好生教养,以后靠着儿子也是一样的。”

    冯四姑娘厌恶地撇过头,“姨娘让我给那个傻子生儿子?怕不是也要生出个傻子来。”

    马大哈在冯四姑娘眼里可不就是个傻子,又呆又笨,文不成武不就,怕吃苦受累,整个一废物。

    段姨娘继续劝,“姑娘,事到如今,还能怎么样呢。你表弟人虽然憨了些,但没有坏心眼子,一心一意对你好。”

    冯四姑娘有些烦了,“我知道了,姨娘去忙你的吧,让我一个人歇歇。”

    等段姨娘走了,冯四姑娘在床上想问题。她知道肯定有人在背后捣鬼,不然表弟不敢这样做。以她的猜测,八成就是郑家人或者刘家人干的。

    冯四姑娘捏紧了帕子,你们这样害我,我一定要报仇。

    可她现在连院子都出不去了,她想报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先嫁人。等她嫁人了,她手里有嫁妆有人,自然就方便多了。

    冯四姑娘闭上了眼睛,郑三郎,你等着。

    为了走出冯家后院,冯四姑娘不仅答应了婚事,还一反常态催促段姨娘,早些把事情办了,省得自己留在家里,要是事情败露,连累家里的名声。

    段姨娘心里有些惴惴的,怕女儿想不开,整天陪着。冯四姑娘一扫前些日日子的颓废之态,该吃吃该喝喝,还主动绣起了嫁妆,什么鸳鸯戏水的枕套、百子千孙的被面,一样样准备了起来,仿佛真是一个满心欢喜的待嫁姑娘。

    冯知府听见女儿的说辞后心疼不已,让顾氏给女儿多置办了些嫁妆。第二天去衙门,又把郑老爷骂了一顿,连郑老爷这一季子的各项份例都克扣光了。

    郑老爷也不介意,反正他也不靠俸禄过日子。

    冯四姑娘孤注一掷要报仇,那边厢,她的未婚夫马大哈自从定了婚事,感觉自己好像飘上了天,每天都美滋滋的。

    他头上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段氏宝爱儿子,并不让他出门,只在家里玩乐。

    等冯知府给马大哈找了份小吏的差事,段氏顿时高兴的好悬没跳起来。果然,她当时的决定是没错的。女婿和小妾的外甥那能一样嘛,指望儿子自己,一辈子也谋不到个差事,这下子好了,媳妇有了,四品官家的女儿,嫁妆丰厚,差事也有了,先干小吏,以后再往上爬也不是不可能。

    段氏高高兴兴地准备儿子的婚事,宴席、花轿、喜事班子,她准备的特别认真,就是想告诉所有人,她儿子发达了。

    马大哈虽然得了差事,暂时也没去上任,说等成了亲再去。他每天在家里欢欢喜喜看着他娘给他准备婚事,仿佛明天表姐就跟他成亲然后洞房。

    马大哈那天借着酒劲占了冯四姑娘的身子,还没得多少趣,就被郑颂贤一脚踹开了门。等到了事后,他每天都在回想那天的场景。

    表姐的小嘴像蜜罐一样甜,表姐的头发上香喷喷的,那一身皮肉又白又细嫩,最后那曲径通幽处,真是他的魂儿都吸没了。

    马大哈每天都能梦见冯四姑娘,开了窍的他夜夜好梦。他托人给表姐送了一只金钗,冯四姑娘还回了他一条帕子。

    段氏回来安慰儿子,“我儿莫怕,你表姐已经想开了,我听你姨妈说,她每天高高兴兴地绣嫁妆呢。”

    马大哈高兴的搓手,表姐,你等着,我很快就来娶你了。

    第49章 秋日情檀姝出阁

    一眨眼就到了九月初, 郑颂贤在家里读了十几天的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他妹妹还像个姑娘。

    这一日,郑太太把他叫了过去。

    郑颂贤先给他娘请安, 郑太太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坐。”

    等坐下后, 他躬身问, “娘叫儿子来, 有什么吩咐?”

    郑太太笑,“在家里做了十几天大姑娘, 是不是闷得慌?”

    郑颂贤忍不住感叹, “儿子这才在屋里闷了十几天, 就觉得整日面对四面高墙,和坐牢一样。娘和嫂子们成年累月在家里, 真是不容易。娘有空也出去走走, 去婶子那里也行, 去别的太太家玩笑两句也行。可惜外祖家太远了, 什么时候儿子有空了,陪娘回外祖家去。”

    郑太太笑看儿子,“我儿心细, 还能想到这些。外头多少男人, 都觉得我们女人在家里不就是操持个家务事,多简单,整日在家享福,还不知足。”

    郑颂贤笑, “娘辛苦了。”

    郑太太摆摆手, “叫你来也没别的事情, 如今你就要成亲了。你叔叔婶子正舍不得女儿呢,你过去看看,让你叔叔婶子安心,不是说把薇丫头提前娶回来了,人家就少了个女儿,得多半个儿子才好呢。”

    郑颂贤有些不好意思,“多谢娘为儿子操心。”

    郑太太吩咐旁边的婆子,“把昨儿你们大奶奶娘家送来的点心拿一些给你们三少爷,院子里的菊花开的好,挑一盆好的让聿竹抱着。”

    说完,她看向儿子,“你去吧,替我问你婶子好。晌午在那里吃饭,不用回来了。”

    郑颂贤起身给郑太太行礼,“儿子去了。”

    和郑太太告别后,郑颂贤回去换了身衣裳,带着聿竹一起,慢悠悠晃去了刘家。

    一路上人声鼎沸,大街上摩肩接踵,偶尔路过几家院子,还能闻到一丝桂花香。

    到了刘家门口,门房高兴地给他行礼,“姑爷来了,太太和姑娘们都在家呢。”

    郑颂贤直奔正院,魏氏母女几个都在呢,刘悦薇怀里抱着元宝,魏氏抱着刘悦兰,娘儿几个都在院子里玩耍。

    魏氏笑着对郑颂贤招手,“贤哥儿来了。”

    郑颂贤跟母女几个打招呼,然后看向了刘悦薇。

    刘悦蓁问,“三哥,你是来查我的功课的吗?”

    郑颂贤笑,“我不敢。”

    魏氏道,“咱们去花园里坐坐吧,今日这天儿真好,不冷不热的。”

    在花园亭子里,刘悦薇抱着元宝坐在凳子上,郑颂贤坐到了她身边,拉起元宝的手逗他玩。

    元宝快五个月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好奇的不得了。

    郑颂贤和他做鬼脸,元宝忽然咯咯笑了。看他扬着小胖脸,郑颂贤忍不住伸手轻轻捏了一下,捏的元宝立刻又瞪着眼睛看着他。

    刘悦薇笑着问弟弟,“让三哥抱抱好不好?”

    郑颂贤伸手,元宝已经开始认人了,立刻扭脸躲进姐姐怀里。

    旁边的刘悦兰也奇怪地看着姐夫,小娃儿看到陌生人,可不就好奇。

    刘悦薇见郑颂贤一会儿摸摸弟弟,一会儿又逗逗妹妹,忽然又想起上辈子儿子小的时候。

    刘悦薇自从重生回来,时常会想到儿子。儿子两岁多就没有了父亲,她一个人拉扯孩子艰辛,郑小郎十分懂事,体恤母亲、读书用功,二十岁就中了举人第三名,对寡母非常孝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