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简介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最新目录

第202节

    刘悦薇的泪水顿时就滚了下来,她伸出手,对着福姐儿道,“娘的小乖乖,你还认识娘吗?”

    郭氏见刘悦薇两只眼睛盯着孩子,没顾上行礼,先摸了摸福姐儿的头,然后小声告诉她,“福姐儿乖,这是你娘呀,你娘最喜欢你了。”

    福姐儿紧紧扒在郭氏怀里,看了看刘悦薇,呆愣了片刻之后认出了亲娘,立刻撇嘴大哭了起来。

    刘悦薇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立刻接过了女儿,抱着哄了起来。

    好在福姐儿也有三岁多了,虽然几个月没见,还记得亲娘,就是略微有点生疏。

    刘悦薇抱着她哄,郭氏也在一边一起哄,又拿好吃的好玩的,云锦等许多熟人也来陪她玩,个把时辰的工夫,福姐儿又和大家熟稔了起来。

    刘悦薇对郭氏道,“多谢郭姐姐帮我照看孩子。”

    郭氏连忙谦虚道,“郡主严重了,姐儿很听话,王妃娘娘听说镐京这边的胡人走了,立刻让人送我回来,就是怕郡主想孩子。”

    刘悦薇又问了问亲娘和姐妹们的情况,然后打发郭氏回去看孩子们,“郭姐姐才回来,将心比心,肯定心里也想孩子们。我在家里给你留两间屋子,姐姐先回去看看孩子们,看过后再直接住到我家里来。这回姐姐帮了我的大忙,要是姐儿没送走,胡人在城外打仗的时候,我怕是要急死。若是丰班头对姐姐还有误会,回头我让郡马亲自去和他解释。”

    郭氏倒不在意丰班头怎么想的,只是心里也惦记其余两个儿子,说了两句话之后带着小儿子就走了。

    郑颂贤听说女儿回来了,把差事一丢就跑了回来,抱着女儿亲了又亲,还说她瘦了,明儿要买一只羊回来给女儿熬汤喝,补补身子。

    众人原以为郑大人家里的姐儿没了,谁知道忽然又回来了。

    刘悦薇只让人对外传了几句话,姐儿头先病了,只能送出去养一阵子,现在病好了,自然要回来。

    郑颂贤也感念郭氏此次牺牲自己的名声来帮助女儿,亲自和丰班头解释清楚,那个什么外地客商是假的,让他不要误会。

    郭氏不在的时候,丰班头整日不在家,前面两个大儿子也跟着受了不少罪。郑颂贤把丰班头提到了巡抚衙门,他家大儿子眼见着要长成了,读书不成,郑颂贤给了个跑腿的差事,算是有了碗饭吃。

    因为一块山石,带来了一场浩劫,致使北方百姓遭受灾难。现在浩劫过去了,恭王保住了性命,孙皇后却时常为此自责。

    她和当年周贵妃一样,要求出家清修。

    皇帝先拒绝了孙皇后,随后下了另一道旨意,追封陆妃为孝瑞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呀!

    又是新的一周,愿小可爱们事事顺利!感谢在2020-11-28 18:56:26~2020-11-29 18:41: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久久 20瓶;six66、清明、美好人生 10瓶;方也、ee不吃鱼鱼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2章 忤逆话夫妻私语

    这下子大家彻底确认, 陛下这是要立宣王为太子了!

    三皇子有些不服气,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现在也该轮到自己了。

    但这话没法到皇帝面前去说, 你要说嫡子, 恭王虽然废了, 可他还活着呢。皇帝对外说不敬先皇, 这个罪名可有可无, 随时都能摘了。

    皇帝留着恭王的命,就是想告诉其他皇子, 别跟老子扯身份了,扯身份皇陵里那个最贵重。

    但皇帝一想到恭王放石头砸自己,就想把这个逆子抓过来痛打一顿。好在皇帝现在也看开了, 以后父子不再相见, 好坏随他去吧。

    追封陆妃的圣旨一下, 新任高贵妃就急了。

    她儿子现在居长,她也是贵妃,如何就比不过陆氏母子了?再说了,高家才立过功劳, 难道要为他人做嫁衣?

    但皇帝这回铁了心,不等高家和高贵妃有任何反应,先追封陆氏。

    本来皇帝之前想的还是老办法,要把五皇子过继到孙皇后名下。为了让新母子关系好,他还提前找了五皇子商议。

    谁知五皇子一口拒绝,“儿臣自有母妃, 何必认他人做母。”

    皇帝知道这个儿子是个犟头,劝道,“你母妃不在了, 你本来也叫了皇后二十多年母后,如今多个名分岂不更好,朕要立你做太子,也更名正言顺。”

    五皇子嘴角露出一丝讥诮,“父皇,儿臣不孝,斗胆问一句,父皇为何总是要把我们兄弟过继给母后?父皇在担心什么?”

    皇帝沉默了片刻,“朕想让你们都好。”

    五皇子的话却丝毫不给皇帝留脸面,“父皇,儿臣多的不能保证,母后的荣耀,儿臣不会剥夺。父皇就算把儿臣过继到了母后名下,儿臣心里想的,还是儿臣的母妃。”

    皇帝有些生气,“混账,朕难道不是为了你好。”

    五皇子却顶了一句,“父皇不如去问问三皇兄,说不定他愿意。”

    皇帝气的抄起桌上的镇纸就砸了过去。

    过继的事情不了了之,但上书房之间的对话,却有意无意传了出去。

    高贵妃气的心梗,这个小崽子,本宫还活着呢,你就说这样的话离间我们母子!本宫的儿子,凭什么给旁人,本宫又不是低等小答应!

    三皇子心里又嘀咕起来,这个老五怕不是个傻子,你娘都死了,过继就过继呗。老二亲娘还活着呢,都能答应过继,你矫情个什么劲。

    不过不答应也好,都是庶子,你就别想爬到我头上去了。

    孙皇后听说五皇子的话之后却笑了,对身边的嬷嬷道,“你看,陆氏死了这么多年,他儿子却没忘了她。当初老五能为了陆家舍了亲王爵位,现在为了陆氏不肯过继给本宫。本宫真羡慕陆氏啊,养了个好儿子。”

    嬷嬷不好说什么,只能模棱两可说一句,“陛下真心对待娘娘。”

    孙皇后冷笑一声,“陛下打量大家都是傻子,过继什么,哪个朝代也没说做太子一定要是嫡子的。我们这位陛下,对皇子们的身份总是执迷不悟。老二倒是给我做儿子了,还没登基就和本宫翻脸。本宫要这样的儿子做什么,不如不要这名分,彼此客气些倒好。”

    嬷嬷忽然问道,“娘娘,大殿下已经这样了,娘娘总得为以后考虑。”

    孙皇后叹了口气,“上书房的话,本宫如何能探听到,这是陛下在试探本宫呢。”

    嬷嬷又问,“娘娘预备怎么做?”

    孙皇后抚摸了一下袖子,“陆氏不在了,对本宫也没有威胁。既然陛下看中了老五,本宫就送他一份大礼。老五总比老三强些,难道本宫以后还要给高贵妃赔笑脸不成,本宫看到她整日满心小算盘就烦。”

    嬷嬷笑道,“娘娘能看开就好。”

    孙皇后沉寂了两日,然后邀请了皇帝到昭阳宫。

    皇帝的腿还没好,每日由几个太监抬着椅子送他进出。

    孙皇后跟以前一样给他行礼,然后半跪下给他捶腿,“陛下今日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叫太医来扎针?”

    皇帝让她起来,“朕今日很好,皇后坐吧。”

    孙皇后叫了晚膳,帝后的晚膳放在一起,满满当当一长案都摆不下。

    孙皇后一边服侍皇帝一边建议,“陛下,臣妾一个人,哪里吃得了这么多东西。臣妾听说现在国库又空了,如今不年不节的,臣妾想把自己的用度裁一些。”

    皇帝摇头,“这是皇家的体面,皇后已经很节俭了,朕心里有数。咱们老了,还能活多久,咱们裁多了用度,底下孩子们也要跟着吃苦。国库再空虚,也不在乎这点。”

    孙皇后不再坚持,“陛下,臣妾最近听到些风言风语,已经处罚了几个人。”

    皇帝点头,“你是后宫之主,应该的。”

    皇后很贴心地给皇帝去了鱼里面的刺,“陛下,如今后宫凋零,陛下可要添些人进宫?”

    皇帝嘴里的饭差点喷了出来,“皇后莫要开玩笑了,朕的腿都不能走路,何苦糟蹋人家好女儿。”

    几十年的夫妻,听见皇帝这样说,又想到这是她养的好儿子造成的,孙皇后心里有些愧疚,“都是大郎的错,臣妾惭愧。”

    皇帝也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儿女多了,总有不听话的,咱们做爹娘的都老了,别管那么多了。”

    孙皇后点头,“臣妾看宏瑞倒是个孝顺的,一路伺候陛下回来,抱着陛下到阵前。”

    皇帝若有似无地看了皇后一眼,“宏瑞是个孝顺孩子,朕还说把他过继到你名下,谁知这孩子不肯。”

    孙皇后笑了,“陛下,这才是好孩子呢。陆妃虽然去得早,但这孩子居然还记得他母妃生前对他的疼爱。这样重情义的好孩子,臣妾虽然喜欢,也不能说就一定要拉到自己名下。反正陛下的孩子都是臣妾的孩子,倒不必生生夺了他们亲生母子的名分。”

    最后一句话深得皇帝的心思,“皇后贤惠,既然你也觉得不用,倒是朕想多了。只是朕总想给他个正经名分,也好行事。”

    孙皇后笑道,“陛下,臣妾说句不吉利的话,等我们百年,陛下的陵寝那么大,光住我们两个岂不孤单。陆妃聪慧,臣妾也很喜欢她,不如也追封她个正经名分,这样宏瑞在兄弟们之间变得不一样,陛下也不必烦恼了。”

    皇帝嘴里嚼着饭,含糊道,“此事容后再议,这个逆子脾气犟,不杀杀他的脾气,还以为什么事情都非他不可了。”

    孙皇后点到为止,不再深究,帝后两个继续吃饭。

    五皇子拒绝了过继的请求之后,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他不着急,刘文谦倒是急了,悄悄找他说话。

    “宏瑞,如今形势虽然对你好,你也不能一味和陛下硬顶啊。”

    五皇子还是坚持已见,“五叔,别的可以,过继不行。”

    刘文谦问他,“你难道不想做太子?”

    五皇子看向刘文谦,“五叔,我想啊。我要是不做太子,等三哥上位了,我还能有个好。但我是母妃生的,改玉牒有什么意思,母后自有亲生子,我们之间,能客客气气就很好,何必强行装作母慈子孝。”

    刘文谦摸了摸胡须,“你既然这样说,就一直坚持下去,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刘文谦近来发现皇帝特别重视家里人之间的关系,五皇子拒绝过继,明面上是不想做孙皇后的儿子,侧面也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孩子。皇帝就想要个这样的接班人,有能力治国,有心胸容得下手足兄弟和嫡母。

    孙皇后的话给皇帝提了醒,没过几天,他就要追封陆妃为皇后。

    然而,五皇子答应是答应了,他又和皇帝杠上了!

    五皇子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要求将周氏从皇陵中挪出来!

    皇帝气的大骂,“老子的皇陵,想让谁进去就让谁进去!你个逆子,给朕滚!”

    五皇子梗着脖子道,“母妃才死,周氏就背着人骂儿臣是个贱种,说母妃是个奸鬼,儿臣肯定也是一肚子坏水,长大了必定也会因为奸计多而夭寿!周氏是儿臣的庶母,她骂儿臣,儿臣受着就是。可母妃一个人在妃陵过了那么多年,原本安安静静的,现在挪进皇陵,难道还要继续被她欺负?儿臣不同意!”

    皇帝气的捶腿,“把这个逆子给朕推出去,推出去,打二十板子!”

    旁边的老好人吴大人立刻打圆场,“陛下息怒,息怒,五殿下还是个孩子,陛下不要和孩子一般计较,都是家事,都是家事。”

    其余人也把五皇子拉走了。

    父子两个的争吵声大,皇帝气的喘粗气。

    等他平静下来,庄大人也劝他,“陛下,先二皇子所为,陛下虽然追究了周家,但周氏居帝陵,总归有些不妥当,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深吸了口气,“周氏已经去了,老二作乱,原也和她无关。”

    庄大人道,“陛下此言差矣,母子一体,若是无关,先二皇子登基,何故追封周氏为皇后,且大肆提拔周家子弟。臣建议,将周氏挪出皇陵,安葬于妃陵之中,若不然,以后岂不人人都敢效仿先二皇子所为。”

    皇帝没说话,摆摆手,让大家都下去了。

    又过了几天,皇帝先下了追封陆氏为皇后的圣旨,然后趁着大家的眼光都在陆氏母子身上,让人在妃园里另外起坟,把周氏挪出来悄悄安葬了。

    五皇子又胜了一局,他把皇帝气的差点吐血,最后皇帝却妥协了。众人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虽然还没封太子,却是板上钉钉了。

    孙皇后背后和嬷嬷嘀咕,“咱们这位陛下啊,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你越顺着他,他越不把你当回事,你跟他对着干,他反倒觉得你真性情。”

    嬷嬷笑,“娘娘送了这样一份厚礼,想来宣王殿下心里肯定是领情的。”

    孙皇后微笑,“领情不领情的,他把周氏请出帝陵,本宫这心里就畅快多了,本宫可不想死了之后还天天看到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