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科幻网游 > 前夫他不肯和离简介 > 前夫他不肯和离最新目录

第64节

    第45章

    他仰首抬眼,和马上的白悦悦正好四目相对。

    天亮的特别早, 刚入卯时,天色就迅速的变化。从浓黑褪去转为蟹壳青,而后迅速转亮。

    城门在晨光里开启, 城门才刚刚敞开,一匹快马风驰电掣奔入城门。速度之快险些将道路两边的民人给掀翻。

    代郡有流民聚众造反的消息迅速呈送入宫。

    皇太后一改平常独立专行的做派,罕见的把这件事交给了天子来处理。

    近些日子, 朝堂里关于让皇太后归政的呼声越来越高, 哪怕皇太后拿了借口处置了好几个提出归政的朝政。但这个呼声只是稍许的寂静了稍许, 又再次提起来。

    皇太后碍于朝堂上的压力,也是想要看看养子到底有多少本事。干脆将此事让天子来处置。

    元茂看了下, 代郡郡守送上来的奏疏。上面写明了自从饥荒,流民们四处营结在一处, 最后成了土匪强盗,为祸一方, 甚至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打劫官库,杀害朝廷命官,十恶不赦。

    实际上,魏国这种变乱到处都是。

    他垂眼把手里的奏疏看完了, 看向被他召入太和殿的朝臣。

    平日他见得多的是宗室,但今日来的汉臣士族不少。

    “对付这等叛乱,依臣看还是老法子。”陈留王开口, 这种叛乱每隔几年就有发生,只是看规模大小, 有时候就一些流民,当地官府刺史自己带兵剿灭。如果闹大了, 那么朝廷就会领兵的宗室出面了。

    只是这次发生叛乱的地方有些特殊, 是代郡。是魏人的龙兴之地。

    代郡发生叛乱, 比起别的州郡,更是要严重了一层,尤其当地郡守对付起来都吃力,上书朝廷。可见事情比想象里的还要严重。

    “那些流民既然藐视官府,恐怕朝廷不出手,心怀叵测之人只会对朝廷官府毫无敬畏。到时候怕不是有样学样。到时候事情就难办了。”

    闹事的那些人,绝大多数是被朝廷从关外迁入关内的鲜卑人。

    魏人一统北方中原之后,就下令让原本游牧的鲜卑人从关外迁入关内。学习汉人的定居和屯田。

    然而这个过程里,好些鲜卑人是被强硬迁徙进来。被强迫改变讨生活的方式原本心怀不满,再加上天灾闹饥荒的时候,地痞无赖纠结了百姓们一闹,就成了如今这幅局面。

    元茂听着,“朕看刺史们送上来的奏疏,代郡这样的事只少不多。只是看有没有闹到代郡的这个地步。但朕觉得一味以强权压制,恐怕虽然一时压下去的。但到时候恐怕又会复发。”

    “朝廷原本是想要做好事,结果下面的人胡作非为,生生的将好事办成了坏事,坏了朝廷的事,以至于成了眼下这幅样子。代郡派兵的话,其他州郡自然也要。但是那些人朝廷哪里能真的斩杀殆尽。”

    “杀戮过多,有违天命。”元茂道,他抬首望着下面的朝臣,“而且四处用兵,也会使得朝廷陷入疲敝。”

    高阳王出列,“臣认为流民集结造反,无论如何已经犯下了大罪,朝廷不于他们定罪的话,难免会让人对朝廷法令心生轻视,以至于朝廷威信无存。臣以为,应当将这群人镇压,定下罪名,诛杀首恶,其余同党可以赦免。以定天下。”

    “各处争乱甚多,平定代郡之后,其余的地方依然还在大乱。朝廷还要继续向其余地方用兵。即使这样,还是耗费人力物力巨大。”

    天子道。

    天子的意思,是想要尽可能的少用力了。

    一时间朝臣们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平常平定叛乱,哪个不是用兵力去镇压。把乱党一伙全都杀绝了。

    杀的人头滚滚,这样的话,其余的乱党们见到了,也全都心惊胆战。

    元茂看了左右一圈,他在等下面人的回话,在等待小会后,他缓缓开口,“朕以为,古来朝廷教化万民,使得上下一心。从来没有过朝廷去和众民去争个上下,既然已经决心不动刀兵,那么就用不动刀兵的办法,大赦免罪虽然不是什么正经招数。但可以试一试。如果这样还有不服的人。那么再动手杀了他们,也不晚。”

    元茂笑道,“诸公觉得如何?”

    众臣皆道是。

    太和殿之后,和元茂亲近的几个弟弟,全都到了太华殿。

    “陛下为何不让人出兵。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掌控军权。”

    年纪稍小的彭城王急切问道。

    他们都感觉到天子和皇太后之前的暗潮涌动,既然都已经这样了,那还不如做到底。

    元茂闻言,有些好笑的在彭城王的头上敲了一下,“你当皇太后半点防备都没有么?”

    “皇太后只怕已经密切关注朕会怎么做了。如果朕真的大肆用兵,皇太后真的会坐以待毙?”

    他原本很尊重皇太后。也很佩服皇太后治国的本事。

    前生两人勉强算得上是相安无事,皇太后死后,他更是平稳的接过了她手中的权力。还有她提拔人才也为他所用。

    但是他低估了皇太后的掌控欲有多强。哪怕是他身边的人,不受她所控,就要弄出宫去。

    这个习惯哪怕再来一生却还是一样。

    他可以接受皇太后的质问和责备,但不受皇太后的辖制,尤其连身边的女人都要受她管控。

    一山不容二虎,到底还是他想的太过简单了些。照着太后那个脾气,怎么会容许他做违背她的事。

    只是帝后相争,朝堂难免会有动荡。他在夺权的同时,力图将危害降到最低。

    彭城王被元茂那么敲了一下,倒是多少想到了内里的弯弯绕绕。不由得有些懊恼。

    元茂见状,“好好回去多读读书,多读书就明白这里头会有哪些东西了。”

    彭城王好会没能说话。

    元茂站在冰山面前,冰山溢出的寒气落到他的身上。

    中常侍从外面进来禀告,“高郎来了。”

    高冶在元茂身边这么久了,中常侍称呼高冶一声高郎,算是对他的尊敬了。

    元茂点点头,示意高冶进来。

    高冶进来之后,元茂道,“朕打算到时候让你跟着去平乱。”

    虽然他说了大赦,可肯定还会有刺头在外作乱。

    高冶一愣,元茂看过去,“你不愿意去。”

    高冶连连点头,“臣自然愿意为陛下卖命!”

    说着跪下来高高兴兴给元茂叩首。

    他已经决定好了到时候让将军于倩前去平定叛乱,同时将高冶安插其中。高冶是长久跟着他的侍读。完全是他的人,将他安插在于倩身边,做于倩的左右手,也是他想让于倩归于他手下的用意。

    更别说高冶身后的渤海高氏。

    士族如同墙头草左右倒,没什么忠心不忠心一说。但他也清楚知道士族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本性。

    他并不讨厌这样的性子。相反还颇为喜欢。

    他这个皇帝不怕臣子们有所求,就怕他们无所求。

    元茂看着他跪伏在地,点了点头,“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高冶起来,稍作迟疑,还是决定把话都说完了。免得自己不在出了差错,天子怪罪下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臣不在了,三娘子那里,恐怕臣是无法顾及。”

    盯着人家小娘子说到底是见不得人的事。高冶也不敢大张旗鼓,派去什么本事高强的人去。一来太过扎眼,二来没人愿意去。

    元茂听到这话突然看过来,高冶心头一跳,心里暗骂自己这话多少说的不是时候。

    “说起来,她怎么样了?”

    高冶瞧着元茂生出了无限的兴致,连着原本的沉稳也消失的一干二净。连带着眼底都带着渴望。

    高冶后悔自己方才说那话了,还有点掉头就逃的冲动。

    天子几乎每隔那么一日就要问问白三娘如何,如果不是这事的确不好办,天子说不定能日日问。

    高冶一时语塞,元茂看他,“怎么不回话?”

    “前去的人没带回什么消息。”高冶一咬牙道。

    那家庙原本就是在偏远的地方,也就比当年的白家别庄好那么点。四周不是农田就是林子。找个栖身的地方都不容易。别说到里头打探消息。

    “什么?”元茂的脸色就变了。

    高冶见到他的脸色,“三娘子想来应该不会有事的。”

    这位小娘子当年都能活下来,可见这位的命着实是硬。应该没那么容易死。

    “想来?应该?”

    天子把他的话重复了一遍。

    他笑了,“看来不是准话了。”

    “那地方是比丘尼,全都是女子,没人带着,男人在附近晃荡太扎眼了。”高冶只能把苦处说出来。

    “到时候要是出什么不好的传闻,玷污了三娘子的清名,那就真不好了。”

    高冶下手直击七寸,果然天子眉头微蹙,但也没说什么他办事不力的话了。

    天子沉默下来,手臂撑着额头靠在凭几上。

    前生白悦悦带发修行所住的瑶光寺是贵妇贵女们出家的地方,这里头许多贵妇贵女出家修行,并不是一心一意修行佛法。只不过是找个理由给自己寻个无拘无束的地方寻欢作乐而已。

    他在宫中都听闻洛阳人关于瑶光寺的戏言,说男人不能靠近瑶光寺,要不然就会被里头的女人拉去把精气都给吸光了。

    说起来那两个人也的的确确是在瑶光寺里和她有了牵连。

    他当时接到两人供述的时候,手掌都抑制不住的颤抖。

    高冶见着天子的眼神突然间锐利,立刻低头。

    “好吧,这事暂时不用你跟进了。”

    高冶心里一松,不过他又好奇的问,“为什么陛下不亲自去看三娘子呢?要是三娘子看到陛下亲自去了,会很开心。”

    男女分别久了,要么相思成疾。要么就移情别恋了。

    高冶好歹还记得自己的命就一条,经不起他自己这么折腾,这话在嘴里绕圈圈打转还是吞下去了。

    “不是朕不想去,而是万无一失下,还是少去。”

    他对高冶笑笑,“有人不想朕去。”

    那个人是谁,不言而喻了。

    高冶不说话了。

    这时候,长信宫来请天子过去,说是皇太后想和天子说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