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大事不好
尽管秦良玉为国争战,万般努力,但是大明却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令她有一种力不从心,身疲力竭的感觉。
这么多石柱的子弟,为国征战,血洒四方,埋骨他乡,也没有换回大明的中兴,反而令地方的局势更加的混乱。
秦良玉是非常传统的一个人,非常传统的一个忠臣,既然深受皇恩,就必须以死来报,尽管现在整个大明南方已经沦陷,已经落入了华夏军之手,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投降之意。
当然秦良玉也明白,有许多的土司和地方的豪强,已经跟华夏军眉来眼去了,重庆的丢失,令秦良玉陷入了进退失据之感,本来在她的计划之中,依靠重庆山城,抵抗着敌人的入侵。
重庆扼守战略要冲,又是易守难攻之极的山城,只要她率领这几万人的队伍,退守这里,可以抵挡住敌人十几万人的围攻,现在的华夏军,估计还拿不出十几万大军来攻打四川,如此一来,她便可保一方百姓之平安。
以前她一直保护的是别地百姓的安宁,现在到了她真正为家乡百姓而战的时候了。
秦良玉也相信,如果此时退守重庆,上下一心,确可御敌于外。
谁知道四川局势的崩坏之快,远在她料想之中,戴千元等人的投降,更是令他的计划完全的破产,他没有成功的退回重庆,反而坐视重庆落入了华夏军之手,这就令她退守重庆,在川南距敌于外的战略,完全的落空。
可以这般说,四川就处于华夏军的兵锋之下,这也令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秦良玉部虽然还有三万多人,但是这三万多人成分极其的复杂,这就是从夷陵退下来的官军的组合体,都是从川地凑过来的子弟兵,这些人那是无路可逃了,才选择跟她走,如果有别的选择,很多人都会离他而去,对她忠心不二,只有石柱走出来的白杆兵,这些人战斗力更是远远的不如。
这些兵不可靠,并不是她多虑,而是真正的情况,当他们在重庆城下受挫以后,虽然她一再的强调,就是战略转进,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认为,他们已经败了,许多人趁在撤退和行军的途中悄悄的走了。
有人是扔了武器,脱了军服跑回家去,有人则是投了华夏军,在夷陵城下,他们为华夏军所败,秦良玉千辛万苦带了三万多人、爬山涉水,回到了四川,但是这些人居然在抵达了山城脚下,才逃走了,这么多人,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根本就没有,就像陈述仁一直所言,这便是数万张吃饭的嘴,除了给后勤增加压力,就没有别的好处。
像是陈述仁等地方的实力派,他是竭尽所能反对带领这些人退往石柱,因为他们认为,如此一来,便会给石柱带来灾祸,即使不带来灾祸,也会让他们压力大增。
石柱本来就十分的贫穷,大家吃饭都成问题,再加上数万张吃饭的嘴,这就更压力就更大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当兵的,可是都是吃肉的主,一天吃不饱饭就会闹事,这种人怎么可以收留,怎么养得起?
所以别看秦良玉手握重兵,表面风光的很,事实上她内部也是危机重重,因为得不到本地实力派的支持,没有足够的粮草,就是养活这些兵都成问题,别无办法,她只能够向地方进行征召了。
军队向地方征召粮草,说白了就是等于抢劫,士兵们有了这样的权利以后,就像放羊,他们撒着欢儿去征集粮草,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到了这一步,秦良玉也明白,她想象中的军民一心,共同对抗敌人,就是她想象中美好的东西,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就连地方的百姓都不太支持她。
得不到地方百姓的支持,秦良玉非常的惶恐,她打了这十几年的仗,因为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她的名声也都非常的好,想不到现在居然地方的百姓都不欢迎她,不支持她,令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秦良玉部虽然退往的忠州,退往石柱,但是看着越来越少的手下,还有不足的粮响,这令她满怀忧虑。
想不到大明的国势,崩坏的如此之快,以眼前的形势,大明是没有办法在南方跟华夏军对抗,川人自古对抗外来入侵之敌,只能依靠山形地势之险,把敌拒于川外,如果破关而入,这麻烦就大了,想要把他们赶走,这就非常的困难。
秦良玉一直都认为,自己为国为民,上保国家,下保黎民百姓,应该会赢的赢得天下人的支持和尊重,地方的官员会竭尽一切的所能帮助于她,谁知道对方根本就不支持于他。
是的,秦良玉作为地方最大的实力派,也是大明的功臣,居然得不到地方官绅的支持。
世风日下至此,令人感叹,人心不古。
这也与华夏军的手伸过来有关,华夏军的大军还末杀到,但是他们的说客可已经抢先的来临了。
他们的说客可是信誓旦旦的向这些乡绅们保证,只要向华夏军投降,就可以保存性命和富贵,如果跟华夏军对抗,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这些说客,是以前的流寇或者是奢崇明等人派来,只怕就会被这些地方的乡绅,直接的就绑了起来,扭送官府或者说当场杀掉。
但是对方可是来自华夏帝国,对方已经控制了整个江南,实力非常的强横,这就令地方的人不敢乱来,反而对他礼遇有加,纷纷向这些说客和使者们表示愿意与华夏军合作。
既然与华夏军合作,就不会与大明合作,就不会与秦良玉的部队合作,他们想获得地方的支持,这就难了。
深陷内忧外患之中,这令秦良玉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挫败,想不到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为国奋战,牺牲了这么多的百姓和子弟,居然让国家走到了如此之地步,本来秦良玉就为目前的困境而忧虑不已,谁知道她即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就是陈述仁、冉世杰(冉氏族长)等人纷纷找上门来。
与他们同来的,还有石柱军中的大小将领上百人,几乎就是白杆兵和石柱土司的主力,他们的骨干和核心人员都在这里了。
这么多人不动声色前来,可是令秦良玉打了一个突,她知道对方这些人这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结合到最近军中的一些谣言,她就知道大事不好。
果不其然,她还没有发问的时候,作为他们的代表陈述仁就马上的进言,他拱手道:“我等前来,就是让将军马上退兵,准备与华夏军和谈,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
秦良玉凤目生寒,冷冷的说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世受皇恩,居然说出这种话,这是大逆不道,其罪当诛。”
陈述仁说道:“世受皇恩,这也不假,但是将军必须知道,咱们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朝廷给咱们权利,咱们为他守牧一方,拼命打仗,这几十年来,白杆兵为大明朝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多少兄弟战死异国他乡,尸骨不得归来,石柱那峒那寨,没有壮丁牺牲?没有寡妇孤儿?咱们欠朝廷的,也都还了,现在必须要考量咱们的未来。”
秦良玉冷冷的说道:“你们这就是在造反,是不是被华夏军收买了。”
陈述仁说道:“什么叫造反?下官就是为了石柱的千千万万的百姓,也是为了白杆兵的未来,小小一个石柱,居然养兵数万,为大明南征北战,自从天启二年浑河之战、奢崇明之乱起,至现在不足二十年间,白杆兵阵亡将士直接突破了上万人、就连秦邦屏、秦民屏这样的英雄好汉,都壮烈殉国,咱们已经死了太多的人,不能再死了,如果再死人,石柱就没有未来了。”
秦良玉大怒,她说道:“你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实际为的是你自己吧?华夏军给你许下了多少的好处?你当真以为本将的刀不敢杀人否?”
陈述仁说道:“下官不怕,因为死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这是全体百姓和将士的意愿,大家苦战久矣,不愿再战,只愿卸甲归田,放马南山,与家人共叙天伦。”
石柱另外一位重要的头领,冉世杰也在表态道:“对!士兵和百姓都不愿意打了,咱们只愿卸甲归田,安安静静的生活,坐看天下风云。”
秦良玉沉默不语,虽然她表面不动声色,但是她的内心却兴起了滔天骇浪,石柱就是她的最大依仗,就是她的力量来源,只有石柱的百姓和军民,全力以赴支持她,才能够跟华夏军周旋。
如果连石柱都不支持她了,她也都没有了力量来源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当她看向她最为亲信的马家子弟兵和秦家子弟兵的时候,这些铁杆的将领们,他们也都没有回应她的目光,而是低下了头。
作为马家人和秦家人,就是她的铁杆心腹,但是就连她的心都不愿意打仗了,更不用说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