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章:勾股定理(2)
原来,这两个的研究都和古人的一些研究有关。
自然,李老师卖了个关子问大家:“你们猜,这三角形的“勾”,“股”和“弦”到底是怎么命名的?”
接着,大家的猜测自然就是七嘴八舌。
毕竟,这内容似乎都在大部分人的知识圈之外。
袁理第一个说:“菜刀吧?古代很多三角形的菜刀,而铁很贵。所以,只有设计好了菜刀才能赚钱。”
似乎不少人就同意了袁理的看法。
接着,姚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说:“古代炼铁器的水平是很差的,而且我没见出土过三角形的菜刀。”
王晟马上说:“这古代的铁菜刀什么样子真的不知道,毕竟,一到土里就给氧化了。”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自然,袁理明白了,自己说的已经站不住脚了,于是说:“好吧,那你们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王晟笑着说:“我觉得,八成是做旗子的。毕竟,古代很多旗子都是三角形的。”
似乎这个想法确实比较靠谱,不少同学都鼓起掌来。
接着,平时很少说话的李增樊站了起来说:“为什么不从字面意思理解呢?股,按字面意思其实就是膝盖以上的腿部。”
自然,李老师发现大家的讨论似乎有点偏了于是做出了安静的手势。
李老师笑着说:“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既然你们谈到了‘股’字,那么,我们从‘股’字的意思说起。其实‘股’字是来源于‘殳’(shu)这个字。而这个‘殳’字的意思是一种打击钝器。”
停顿了下后,李老师笑着说:“而踢腿其实就和使用‘殳’进行打击是比较类似的。所以股其实最早指的应该是腿部。接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部分为了特指大腿的‘股’和‘胫’。”
听着李老师的解释,大家仿佛进入了新的世界。
李老师继续说:“好了,这些考证你们不用管了。因为在学术上其实还没统一,就算是提升兴趣的知识了,接下来就是主要内容了,大家给我好好听。”
于是,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原来,在《九章算术》出现之前很久的周朝,数学家陈子在测量太阳离我们的距离的时候初次使用到这个概念。
似乎,陈子先生在过程中使用到了殳,在正午的时候,将同样长的殳插在了不同的地方。
自然,在不同的地方插的殳的影子长度会不一样。
接着,标记好每个影子的长度以及每个影子到正午影子在正下方的那根殳的距离。
这么一来,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大概推测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实验工具的殳自然就逐渐演变成了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股”,而影子则叫做“勾”。
停顿了下,李老师自嘲式的笑着说:“这个‘勾’的来历,其实我还没想好怎么表述。毕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你们中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不妨在大学之后去进行系统的探索。”
自然,大家听到这些也都笑了起来。
接着,李老师继续说道:“至于‘弦’呢,在之前叫做‘邪至日’,自然,从最初的模型来看就是影子的端点到殳的顶部的距离。”
停顿了下,李老师笑着说:“你们是不是发现了,‘邪至日’读快一点就是‘弦’了。”
听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快乐的同时掌握了知识,简直皆大欢喜。
不过,还是少不了刨根问底的同学,毕竟,讲到离太阳的距离,那么孩子们自然希望能讲完怎么测量。
王晟问:“这怎么推测啊?就这几个影子的长度?和所谓的殳的长度?”
其他同学也几乎同时提出了问题。
李老师哈哈大笑道:“我只负责讲,至于数学题的解答,还是交给你们的谭老师把,越庖代俎可不好哟。好了,抓紧时间,那个文言文还没讲完呢。”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又回到了弦图上。
经过李老师的仔细讲解,大家才明白,这看似复杂的弦图的一堆字其实只是古代的数学证明推理过程。
简单的来说,其实内容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整个弦图的大部分地方只是在那里说明大正方形正中间的小四方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减去边上的四个三角形的面积。
自然,在古代,这么一个数学题的表述都要这么长,那么古代的数学研究的困得程度就可以想象了。
所以,祖冲之等人肯定是天才中的天才。
下课铃响起后,大家空前的活跃了起来。
毕竟,文言文讲数学一下子成了新晋的流行事件。
有好事者尝试着用文言文改编一些数学应用题。
自然,看着这样的题目,大家都乐开了花。
吴真实和王晟互相考了几个题目后已经笑得完全不行了,边上听的同学更是笑得稀里哗啦。
接着,数学课的上课铃声响了起来,所以吴真实没有再想这个事情。
谭老师面无表情的走了进来,开始拿着粉笔准备板书。
毕竟,勾股定理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和理解三角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所以谭老师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
接着,黑板上就出现了几个标准的直角三角形。
“好了,今天我们就要开始讲这个勾股定理了。勾三,股四,玄五。这是古代数学书上就有的内容,所以大家好好学习哦。要不然,现代人这数学连古代人都赶不上了。”谭老师笑着说。
自然,大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毕竟,在之前的语文课上大家已经明白,古代的时候,学习数学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
接着,就搬出了《九章算术》中赵爽的弦图的原文。
虽然,这弦图的原文还是比较多的,不过有了李老师的讲解之后大家也都算基本懂了,所以大家也算是朗朗上口的读了一遍。
谭老师看着大家的样子笑着说:“哈哈,今天这样子,看来李老师给的助攻相当不错啊。好了,接下来请大家好好听讲。”
接着,就按照欧几里得的证明方法讲了起来。
确实,欧几里得的方法似乎很易懂。
在板书的第一个直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做出了三个正方形之后,谭老师笑着说:“很明显,直角边对应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斜边对应的正方形的面积。”
吴真实自然明白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有些同学似乎还是显得比较疑惑。
毕竟,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
谭老师看着大家的情况,皱了皱眉头。
原来,不少的同学眼神都比较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