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线天
(读者交流QQ群:,欢迎加入)
细雨微风,不闻人声,四月的天气略带些烦闷与寒意。
郓州西临黄河,东望泰山,这里的山区、湖泽平分秋色,可谓古寺云依鹤,高树入青峰,说不出的人间仙境。只是连年征战,致使农田举,饿殍遍野,烽烟把这个美丽的郡地,焚化成了恢弘的墓场。
郓州东南二十里的郊外,吾山连绵而崔巍,蜿蜒数里,沉霭凭峦,两人相隔百步便全无影踪。“乌猿白鹤无根树,淡月疏星一线天”说的就是这吾山,崖壁陡峭,刀劈斧砍,人置身其中,仅见一线之天,徒生悲怆之感。
小陌在这条管道上已经守候了三天两夜,来时带来的干粮所剩无几,午后的倦意不觉上来,顿感沉重。他躺在山溪一角,细雨朦朦而蔽体,空旷的吾山峡谷似乎喊上一声便可回音至深夜。
四月本应入春,却不见春意,冷暖对峙,又适逢这多雨天气,寒意足可渗入骨髓。小陌已是一身寒战,下意识的缩紧衣服,换了个相对舒服的姿势,懒散的眼神洒向远方。
他生得俊郎,对穿着一向不加考究,粗布麻衣褴褛不堪,湿透了贴在身上。手里的剑已经锈得算不得武器了,剑鞘在数年前濮州战乱中遗失,现在只能用粗布裹上遮羞,挂在身后亦可招摇过市。
龙德三年闰四月末,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灰暗的时刻。大唐盛世已成明日黄花,百姓在绝望中无力挣扎,等待他们的只有奴役与死亡。是时,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晓得大梦初醒是否已改朝换代。
朱友贞登基后,枉自利用贪吏,狂征暴敛,民怨四起,康王朱友孜欲刺杀兄长朱友贞事泄而被诛,自此大梁禁武,只有守城将士达官显贵或持有习武书证者方能佩戴兵器,庶民习武者杀之。
禁武令搅得整个武林沸沸扬扬,传说少林寺的和尚从此只能吃斋、念佛、打坐、参禅,就连村口杀猪的都终日惴惴,真的是谈武色变。纯种小商小贩见到武林中人都是避而远之,远而不敬之,恨不得祖宗十八代都是迁客骚人。
他出生在一个三口之家,祖籍濮州,后迁居郓州。父亲终日酗酒,对小陌不闻不问,母亲过世的早,尸骨已随黄沙漫去,没有留下任何念想。在小陌模糊的记忆中,她就是神圣的化身,千面万相,美丽得不可方物。
记得那是十年前的冬天,去村五里,有个破败的项羽祠堂,年久失修,几近倒塌。自母亲死后,每有好的吃食小陌便会来到祠堂分给项羽一些,对着这个只出现在评书里的泥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凭吊对母亲的思念。
是夜,风雪交加,他在项羽泥像前生起篝火,对着火光呓语,自认为英雄惜英雄。他冻得瑟瑟发抖,声音断断续续,他向火光靠近,却又不得不保持距离,所有的无助一刹那如漫天飞雪,冰冻了所有对人性的认知,然而小小的火焰又怎能融化得了这个冷漠的时代。
与此同时,篝火照不到的地方愈发的黑暗,却在黑暗的最深处萌发出更加黑暗的身影。不知是过于苍老,还是有伤在身,它摸索着前行,双腿战抖,却渐行渐近,能够听到战栗的声音。猝尔,它鬼魅般蹭到跟前,用浑浊的瞳仁注视着小陌的方向,送出堆褶的微笑。
那种眼神,小陌记忆犹新,只能用诡异来形容。没有瞳孔的瞳仁,混沌一体,忧伤得过于哀怨,似乎这一世的沧桑和对现实所有愤慨都蕴藏其中,仿佛孤身泛舟大海,环睹一线,道不出的寂寥与落寞。
小陌知道,这是一位有故事的老人。
老人喉咙中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响,伸出冰冷的双手抚摸着小陌脸的轮廓。这是盲人惯有的识别方式,小陌也并不躲闪,只是觉得这双手要比冬夜还要刺骨。
他打量着眼前的这陌生得似乎生活在地狱的老人,在火光的映衬下,脸部和手部的纹路过于清晰,足见在这战乱年代生命的羸弱与不值一文。也许他并不苍老,只是乱世的风霜在他的脸上铭刻得过于显着。
小陌继续回到那个目光的审视下,如果这仍然能够称为目光的话。丧失颜色的瞳仁被风侵蚀得干裂,本应是红色的血丝却如干墨般铺陈。不知这位老人无助时是否仍有热泪,不知泪水的颜色是否仍然澄明。小陌心中不忍,却不应是同情,只能说是理解,感同身受。
老人如获至宝,频频点头,龟裂的唇角徐徐上扬,“细牙子,没得慌,老头子我不是鬼,鬼也要敬得俺三分。”声音难听至极,仿佛世界上两个最丑陋的东西相互摩擦而发出的声响。许久,老人放下双手,娓娓道来,“如果我的小子还活着,也和你一般大小了。”
他踉跄着后退,歪坐在缺腿的香案前,佝偻着背,脑袋享乐的椅着,或许是抑制不住内心久违的欢乐,就像最初的那抹微笑,仿佛是一个审判者对乱世的不屑与嘲讽,带有一个长者的仁爱与怜悯。
他不似外表那么严肃,眼角流露出俏皮神色。邋遢的胡须给人以油油的感觉,斑白的颜色似是在彰显他曾逝去的青春,和在肮脏的躯壳下的那颗平和的心。
“你是人是鬼,你一直都在这里?”小陌对他充满了好奇。
“没有吓到你吧,老头子我也人鬼不分了,活着死了没得区别。”老人颔首,缓缓叹道:“一年了,在这鬼地方足足一年了。”
“你是盲人?平日里做什么吃食?”小陌追问。
“你看我眼睛瞎了,可心不瞎,野果,野味,能吃的都吃了,还有你带来的这些杂碎,细伢子不会真的以为泥人能吃东西吧?”他笑得爽朗,却又不停的咳嗽,龙钟体态展现无遗。
“你来自江湖?”小陌眼睛发亮。
“江湖?有人则有江湖,老头子我自然也没得例外。”他腮边有些抽搐,似是说到动情之处,“俺也算出身名门,本家姓冯,荣华富贵也是享受过的。细伢子,你看看外面,多少人饿死,多少人战死,你就会知道老瞎子我曾经是多么的不可一世。”他将脸朝向黑暗,深陷的眼眶仿佛无底深渊。他声音有些哽咽,却在吹进门的狂风中显得虚无缥缈,祠堂的门吱呀声响,开合不定,篝火被无形的气流淹没,祠堂里瞬间漆黑一片,耳旁尽是风声。
小陌细细的聆听,生怕漏下字来,老人的轮廓已然模糊,飞雪从门外吹来,散到脸上,身上。他觉得眼前这个餐风露宿的老人,有过昔日辉煌,往事种种如烟如尘,和他无关却又息息相关。在现实与回忆的双重打击下,老人的身影单薄而立体,小陌珍视这个忧伤的故事,如同珍视阔别已久的骨肉亲情。
如此十年有余,冯瞎子渐渐融入了这小小村落。他为人爽朗,待人真诚,通晓武林大小诸事,平日里疯疯癫癫,信口开河,村里人叫的顺口,也就都管他叫疯瞎子了。
小陌喜欢与这个老头打交道,小时候的花拳绣腿,站桩马步也是当年这个不算很老的老瞎子比划给他看的,虽不能打抱不平,却也不会被不平打抱了。
前些日子这个老而不死的老家伙不知从哪里听说盐帮帮主大婚,要上人头祭,如果讨得帮主欢心说不定能破格入伙,那可就是人在江湖狐朋狗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