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都市言情 > 超强教师简介 > 超强教师最新目录

第二十七章 半期考试

    很快,半期到了。

    一地乡中学定于第十周举行半期考试。因为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同一学科的教学基本是同一个教师承担,半期考试就由各教师自己命制试题、刻制蜡纸和印制试卷。

    陈卫红对自己的教学成绩究竟如何,心里没有底。想到上次单元检测,学生的成绩比较好,有些学生因此而显得有些骄傲,于是决定这次半期考试增加一些难度,挫一挫这些学生的自满情绪。

    对如何命制试卷,陈卫红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操作。空堂时,陈卫红翻出教参、教材和练习册,开始编制试题。可是,两节课的时间,才编出十来道小题。照这个进度,要命制所教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四个学科的半期试题,还要刻制蜡纸和印制试卷,时间上不允许。

    编制好填空题后,陈卫红把自己当做学生,按考试要求,规范地完成自己编制的这些试题。结果,感觉有些题有点别扭,要么太死,要么题干叙述不清楚,要么数据之间有些矛盾,要么远离实际生活。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解决这一问题呢?

    陈卫红想到了学习和借鉴。对于初三物理和化学两科,陈卫红在《名师课堂实录》和中考题集中去选题进行组合,然后将一些数字进行修改,或者将问题与条件调换,终于将这两科的试卷编制完毕。

    对于历史与生物两个学科,因为内容少而且不参加中考,陈卫红找到林启三,提出建议:“林主任,生物与地理不参加中考,所学的内容也比较少。你看,题量是否可以适当地减少一些,考试时间也减少一些,我觉得一节课就够了。”

    林启三想了想,同意了陈卫红的建议。

    生物与地理这两个学科,学校没有给学生订购练习册。陈卫红找来教材教参,对照教参上的教学要求,先把填空题编好。接着,从教材和教材上去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和实例,编制出选择题。最后,对照教材后面的练习题和教参上的补充练习,稍加修改,编制好简答题。

    半期考试时间与监考由学校统一安排,监考教师在当场考试完毕后,将试卷收齐交给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自行阅卷、登分。

    初三物理半期考试安排在第一天下午。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将试卷送到办公室交给陈卫红。很快有许多学生跟来,要求陈卫红马上将试卷给他们批改出来。

    陈卫红爽快地答应了学生们的要求,让学生们各自把自己的试卷找出来,然后进行批阅。

    最先批阅的是曹强的试卷,得了九十七分,扣分原因是粗心加上有点小错误。接着批阅了几位补习生和单独辅导的那几名学生的试卷,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对此,陈卫红有些小满意。

    但接下来,陈卫红却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了,整个年级一百二十余位学生,半期考试物理成绩共有十五人上了九十分,十八人在八十分到九十分之间,一共五十六人及格,平均分只有五十七分。换个角度看,有近七十名学生不及格,及格率仅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第二天的化学考试,成绩情况也基本相当。

    怎么会这样?陈卫红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

    陈卫卫所带班的学生,这次物理、化学两科半期考试的分数不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试题难度太大,综合性太强,没有体现层次性,而且,题量偏大。从试题的构成来看,考察基础知识的题量和分值偏少,特别是中低档难度的试题,其比例不到百分之三十,较难题和难题比例分别达到百分之四十和三十以上。对中等生、中上生来说,占到一半以上比例的较难题和难题,难以完成,所以出现了全年级及格率和平均分严重偏低的现象。

    这一根本原因,陈卫红并不清楚。试题命制出来后,陈卫红曾完整地做了一遍,感觉这些题涉及的知识点不算多,题意也容易理解,计算也不复杂,整体难度也不大。

    但是,陈卫红没有想到的是,简单与容易的感觉,是对经历过高考炼狱磨炼,而且理科特优的陈卫红而言。对于初学物理、没有什么实践经验、智力还处于待开发状态、能力还处于待培养状态,特别是综合分析能力相对较差的初三学生来说,连基本的知识都还没有熟悉,基础的经验都还没有具备,基本的现象都还没有弄清,甚至根本没有记住,当然难以综合运用这些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初三上期的学生,对抽象的文字、题意,难以理解,更难以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特别是综合分析能力还远远不够,加上熟练程度不够,计算能力也比较差,对稍微综合一些的问题,无法顺利地分析和解决。

    补习生之所以取优异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年龄偏大,经历过一次甚至两次三次的中考综合复习训练,思维水平与理解能力,特别是综合分析能力要强得多,与物理相关的感性理性经验更丰富,对各知识点也更熟悉,数学运算能力也更强,为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保证。

    陈卫红单独辅导的几名学生,一是有些题无意间见过甚至练习过,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二是经过查漏补缺与过关督查,知识与方法上,基本没有大的漏洞;三是经过强化训练,综合分析能力与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些原因,使得他们能够轻松地应对这次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烦燥与焦虑中,陈卫红仍然如实地将成绩报送给教导处。

    半期考试成绩统计完毕的第二天,陆建忠找到林启三:“这次半期考试成绩如何?”

    “整体上还是不错。但初三的理化显得有些问题。”

    “哦,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今年来的几名新教师考试成绩怎么样?”

    林启三将半期考试成绩统计表递给陆建忠:“除了陈卫红,其他的都还不错。”

    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视角不同,加入各人不同的主观意识,观察得到的结果或结论也就大相径庭。学生、家长、梁银友、林启三、陆建忠眼中的陈卫红,也是完全不同的。

    开学两个多月来,陆建忠对陈卫红的看法在逐渐变差,其原因,一是开学时陈卫红仅送过一次不值钱的小菜,连豆花饭都没有请陆建忠吃过一次,让陆建忠产生了陈卫红不够尊重自己的初步印象;二是陈卫红极少主动地向陆建忠汇报工作与思想,让陆建忠感觉陈卫红有些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第三,也是主要的原因,是在安电风波中,陆建忠根据吴小刚透露的消息,认为陈卫红背着自己给乡政府打小报告,污陷自己。这些小事情的日积月累,慢慢地使得陆建忠开始疏远、反感、厌恶陈卫红。而毫不知情的陈卫红,却没有主动采取行动去沟通和改善,进而使得情况更加恶化。这次,陈卫红所教班级,学生半期考试分数不高,更加深了陆建忠对陈卫红的恶评,并找到了发泄的突破口。

    陆建忠从林启三手里接过成绩统计表,看了看,开始抱怨:“吴小刚是顶替出来的,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还兼任会计,工作事务繁杂,可他的平均成绩却达到了八十二分,曹河、马荣平也达到七十几分。唯独这个陈卫红,据说还是学校的高才生,是曾经名噪一时的所谓才子,教出来的学生,平均分却才五十来分,及格率还不到百分之五十,这个成绩,如何面对学生、面对家长!他一个人承担着初三两个主科的教学,如果这两科没有整好,继续下去,怎么得了?”

    “陆校长,那我尽快找陈老师谈谈,帮助他找找原因和改进措施。”

    “林主任,你是要找他好好谈谈,我也要找他。如果陈卫红教的这两科失败了,明年的中考,我们将会输得一败涂地。我们都要给他敲敲警钟,同时,也还得想想另外的办法。”陆建忠有些担忧地叮嘱林启三。

    据林启三初步了解,这次半期考试,吴小刚出的题很简单,而且全部是在考试前反复讲过练过的原题,所以才得到这么高的平均分。

    听了陆建忠的话,林启三心想:“这也不能全怪陈卫红,各人出的题,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但口里却谦恭地顺从着陆建忠的意图:“好,我多去盯着他点。好在,陈卫红班上的特优生成绩还不错,好像学生们也挺喜欢他的。”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也了解。我还听有老师反映说,陈卫红在给几名学生单独补课,好像还收了钱的。他会不会置全班的学生于不顾,课上不讲课外讲,专门对那几名补课的学生用功、负责?对于他补课一事,你先去调查一下情况。”

    “这事我也听说了,只是想着是家长自愿的,就没有去过问。接下来,我再去调查一下,了解了解情况。”

    “林主任,你分管教学,对于后进教师,一定要好好敲打敲打。”陆建忠的语气严厉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