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贴身校草恋校花简介 > 贴身校草恋校花最新目录

第027章 改革家·废除考试制度

    凡做学问,往往以秃顶的程度表示学问的高低优劣。微秃不如半秃,初中文凭被高中文凭看不起。半秃莫若三分之二秃。大学文凭看不起高中文凭。三分之二秃比不上除两耳旁不秃其余全秃。博士证瞧不惯大学文凭。最后高境界并不是全秃,而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前额处,稀稀生发。全秃的人冷暖自知,喜欢戴帽子,给自己戴高帽子给别人戴绿帽子。

    刘华的介于秃与不秃之间。基本撑得起学者的门面。他自觉心地已成熟。因为初三时他已经习惯别的同学叫他小老头。高一时他知道了哲学这个词。于是改名为哲学家。根据老人是一部哲学可判断出,刘华老了,就有了哲学家的姿态,救世主的心态,传道者的状态。虽然,同学们认为这相当变态。刘华出口不凡,开口万事要改革。闭口万物要图新。高一下半年,同学们革了他哲学家的名号,以改革家命名。刘华方知门当户做何解释。

    刘华高二的计划是多吸收一些干部子弟。把他改革的第一炮瞄准上层阶级。刘华认为当官的即当家的。

    同学们寄生学校这个无聊而又无趣的大家庭里。空虚的日子,有了刘华和君子唐等不凡人的存在他感到了快乐,们感到希望之所在,对人世无限留恋。

    陶主任恪守诚滋桃李芳争天下的信念,唾液纷飞,惠施春霖雨露。蚊虫苍蝇立志在此。纷纷用先进的联系工具通知同道密友,前来接受洗礼。陶主任见刘华跟干部子弟说话,目无纪律。不敢跟干部子弟较劲,只拿刘华开刀。谁知刘华不理会他。根据刘华的傲慢不惧判断,陶主任感觉他妈的丈夫刘华他爸肯定不一般,敌未动,我不动。陶主任收敛。

    刘华仁心仁术地说:“你们这些干部子弟总在实践中搞点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动静来,不成气候,改革事在必行。老师是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十年树人,辛苦不寻常,鞠躬尽瘁不说,工资微薄。还要被不尊敬,冠以恶名。”

    刘华一席话,引得一群人带着嘲弄的眼神盯着他。刘华只差有柳宗元的倾世才华,另写一篇《师说》明志警世。撼天震地似窦娥冤。他说:“古人常云为师之道尊师重道,津津乐道;今人却立辱师之道毁师灭道,世风日下。”

    干部子弟懒得理会,纷纷作无语状。

    一名同学道:“刘华你应做教育家。”

    刘华却不以为然,三百六十行中最不中用的就是教育家。孔子已早早死了。陶行知之后再无行知。现在有谁还信教育家。空腹理论丰富多彩,满腹牢骚唠叨絮语。对教改仿佛胸有成竹,实是胸无大志,令刘华所不齿。

    许瞳发表理论演说:“教育家名存实亡,全靠招牌招摇过市,四处游学演讲,掩饰自我空虚。所以应更名叫嚣家才对。或者教愚家。成语‘博士卖驴,三纸无驴’的典故吗?”大家个个一副才疏学浅的模样表示不知。“古代一个博士去集市上卖他的汹毛驴子,需要写个凭据,免得让人误会是偷取的。博士写了几页纸。理论半天,提及驴的地方很少。足见其愚,如拉磨之驴。刘华,改革家,我们早有耳闻。我们已深受其害,荼毒甚深病在腠理尚未入髓,可治但刻不容缓。希望你及早给我们带来益处…”

    一名干部子弟附和:“古有王安石,今有刘华。千年一叹,绝世无双。我们苦熬这几年,全是为等待你前来。”

    刘华笑而不语,饱受名副其实的夸奖,接受逆来顺受的褒扬。他没有丢掉国格,按照国人谦虚的套路走下去说:“没有出成绩和业绩之前务必低调,低调是美德。”

    干部子弟对许瞳的建议全盘接受,这是上级领导相信群众的具体体现。刘华见干部子弟及群众给予他厚望。无比兴奋。

    许瞳继续:“低调是成才的最大制约因素,国人从小到大都特爱谦虚。当成座右铭情有独钟。八国联军那会儿,人都开到北京城了,还啊谦虚,说什么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明礼教而化之、故远人不服则什么什么的,既来之则安之…典型的主观唯心。言之不尽,刘华,莫重蹈覆辙,你得自信才是解脱我们走向自由生活的动力,明白不?”

    刘华低调什么,他也随便说说没过心而已。他相当胸有成竹。自诩有改革家高超出世的头脑。他根本没有想到过低调或谦虚,因为没有必要。

    刘华讲高调出世:“许同志一席话惊醒梦中人,低调易使人对实质性物质产生错觉,造成思想的混乱,致使生化出一系列如哈利波特不断狗尾续貂的低级趣味。理性的丧失,感性的膨胀。对事实的认识不清,理解上的误差,导致改革形势的江河日下。当今教改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做基础。通俗一点,高调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必然。低调易使人对低调者信赖,相反而论,坏人以低调骗取信任,好人常以高调被失信赖。人生的痛,隐士归隐的痛莫不如此。大家不理解改革家,不理解我内心的呐喊,鲁迅内心的呐喊。我初生牛犊,资质尚浅无成绩,低调也无必要。现在我万事俱备只欠天时了。”人和已达,干部子弟。地利已成,社会主义。刘华对许瞳早有耳闻,拉拢我方,肯定直挂云帆济沧海。

    许瞳忧时伤今:“改革要么大功告成一帆风顺要么功败垂成五十步哭百步。而改革者也非死即亡,苟且偷生的更没有几个。商鞅吃力不讨好被施以车裂之刑。王安石劳苦功高罢官贬职,还有一些惨不忍睹,死得比生得多,结果比结局悲惨。谭嗣同刑忱言,一个悲剧!。”

    一名干部子弟心情激动地说:“但是,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伟人们常以生死成其大,无不以杀身以成仁。”

    另一名子弟生怕刘华不首当其冲身先死地去改革,踊跃颂歌:“到时人们为您树碑立传千古传扬。身死不足贵,贵在精神传承,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前仆后继,你可与日月争辉,光芒光芒万丈长。”

    许瞳说:“书上说改革的失败是偶然和必然的结果,拟或时代造的悲剧。刘华,中国这个文明开放的时代里你尽可放心大胆地去干,不会丢命,除非你夺他人之命让别人没发活下去。现代中国改革没有悲剧,只有戏剧似的喜剧和荒诞剧似的闹剧。”

    刘华鄙视许瞳的浅陋之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历史学家很喜欢把一些事件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时代造成的悲剧,借以掩饰自己的无知,其实真正改革的失败源于改革家的自命清高不能审时度势地分析形势,处理好敌与友相当复杂化的关系,损坏了大多数人的利利益。所以——”

    一名干部子弟“——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以人为中心——”

    刘华很是生气,掐断道:“别弄得跟中国动画片似得浅薄。我说得是正儿八经地地道道的言论。”

    那干部子弟抱歉地说:“我也不希望别的,更没有别得要求。只是麻烦你改革的时候别忘把教育制度革一下。很深入的那种,来就来个直捣黄龙,不要只动表皮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换皮不换骨,应该——”

    一名子弟:“——按着党的大政方针走,摸着石头过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干部子说完后,许瞳道:“教育制度若再不搞改革,疯人院将成为学校的代名词,让后人耻笑。考试已成为一种职业,赚钱的第三产业。八股之风再度复燃。应——”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懈动力。”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考试模式非取不可!”

    …

    聊到考试,干部子弟身往前线似的义愤填膺。话多了起来。非常支持取消考试制度。

    刘华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君权,君临天下:“教育制度毫无问题,士而优则仕,任人为贤,可免除不少官僚制度任人唯亲地暗箱操作。为何教育制度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关键人心不古。凡物有生必亡。教育制度改则生不改则亡。考试嘛,必不可少。只是改革后,多了几种形式而已,不像现在这样成为大家的命根子就行。”

    干部子弟希望完而全割除考试制度,要改就要斩草除根,杜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华显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群众当中,许瞳跟刘华意见有所分歧,据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不大乱的心理,他们期望群众的内部矛盾不断增加,正面交锋为好,当面掐架斗殴为佳。他们有理由不参战,乐意幸灾乐祸地推波助澜。等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再鼎力解决群众矛盾,做救世主,一举双得两全齐美,岂不乐哉快哉!然许瞳刘华群众不恤上情,上级如此卑微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连着梦想破碎。无法解释,姑且借历史学上的专有名:时代造成的悲剧。

    其实,干部子弟拥护的是许瞳。一则他博学多识早有耳闻,且人帅亲和力强;二则许瞳提出了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教育改革问题;三则没有废除考试制度前许瞳是一个较好的作弊工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