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港台言情 > 巡抚谋妻厚黑学(上)简介 > 巡抚谋妻厚黑学(上)最新目录

第5章

    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连最是清廉有节的当了三年地方官,身家都有十万两白银了,何况是心术不正的人,那手伸得才长呢!不变着法子塞满银袋子,当官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江苏位于南来北往的货物中心点,南货北送,北货南移,四通八达的水路贯穿各地,无一不由此地转运,其中的利润之大可想而知,想捞油水的人多不胜数。

    当然米粮的差价和盐税的收入更是教人眼红,百姓离不开盐与米,那是大量消耗的物资,几个月下来便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而国库近三分之一的税收来自江苏和相邻的两广,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百姓缴的税金只会多不会少,因为商人云集处财源滚滚而来,越是丰衣足食越有利可图,谁晓得私底下的官商勾结有多严重。

    “莫老三,你少酸言酸语的,我是说江南处处好风景,藏污纳垢的肮脏事少一件是一件,没必要一见池塘就挖泥,挖得水浊,到时想看清池子里有什么都看不着。”要不动声色,静悄悄的等待时机,莫让大鱼从眼前溜走。文师爷抚着胡子,十分不齿的睨眼爱卖弄才智的莫晓生,他俩水火不容,一见面就吵。

    莫晓生黝黑高壮,是经年风吹雨打磨练出来的,约二十四、五岁,壮实的身子有如北方大汉,一点也看不出他是南方人。

    “不把水弄浊了哪能出鱼,真正的大鱼都躲在阴暗处,池水混浊了才会跳出池面。”他们才好捉个正着。

    “混水摸鱼哪能摸得到我们想要的那条鱼,说不定打草惊蛇,反而被鱼反咬了一口。”凡事要按部就班,心急喝不了热汤。

    “我看你是越办大事胆子越小,一出了京就成了缩头乌龟,以咱们公子的身分还怕几条没长脚的鱼吗?”池塘就那么丁点大,撒个渔网便一网打尽了。

    莫晓生的想法很简单,官大的逼官小的,压得他一五一十的照实全说,在绝对的权势面前谁敢不招?

    但他没把人性的狡猾面算在里面,既然敢胆大妄为的在银两上动手脚,就表示其身后有人,而且是一座很大的靠山,任谁也无法轻易撼动。

    “大……二公子,莫老三这张大嘴得缝一缝了,我看他迟早会漏口风,坏了咱们此行要办的事。”心不定的人容易出乱子,一点风吹草动就自乱阵脚,见到影子便砍。

    文人一向认为武人无脑,拥有好身手的莫晓生便是文师爷眼中冲动有余,智慧不足的粗人。

    “莫三哥,我们再看看,这里的水深得很,咱们还没踩到边呢!”

    管元善笑咪咪的打了圆场。在两人争执时,他照样大刺刺的与人交谈,一张笑脸和善可欺,踩着大步这边聊个两句,那边话个家长,他表现的就是一副不知世事的公子派头,纯粹偷溜出府来玩乐的,揣着银子当大爷,走到哪玩到哪,吃喝玩乐他在行,其他正事莫找他,他脑子里装的是稻草,中看不中用。

    说真的,还真没几人当真拿他当正经人看待,只当是哪家被父母宠坏的少爷招摇过市的出游,除了身边几人外,无人知他胸中有丘壑,谈笑之言含有深意。

    “咦?连才智过人的二公子也看不出端倪?”他以为能人一出,很快地就能盖棺论定,回京复命。

    唇角一勾,管元善似笑非笑的挑眉。“我是人,不是神,没办法给我一根绳子便能攀天摘蟠桃,我们才刚到人家的地头,连脸面都还没混熟呢!哪能知道其中的牵连有多广。”

    那一串相连的大瓜小瓜不知有多少,想全部摘下得费多大的劲,一个使力不均余下几个,假以时日又是一串串的瓜子瓜孙,绵延不断,瓜密叶繁。

    再说大官拔不动,摘几棵小蒜有什么用,只要有利可图,要培养出更多的爪牙有何难处,用银子砸就有。

    “那我们要继续无所事事的闲晃吗?都走了老半天了。”问不出所以然,莫晓生想找间茶楼歇脚,喝口热茶祛祛寒,这见鬼的天气谁要在外头晃。

    “是明察暗访、探查民情,由小老百姓口中得知当地官员有无贪赃枉法。”恨铁不成钢的文师爷气呼呼地拈着两撇胡,气恼他的不长进,不开窍的大脑体会不出大人的用心。

    他啐了一声。“是,你说的对,不过小雪眼看着要转成大雪了,这街上的商贩谁不躲雪去?谁还冒着风雪做什么……二公子,雪飘到你头上了,还楞着……”干什么?

    莫晓生的话才说到一半,眸光一亮的管元善像瞧见什么有趣的事儿,丢下幕僚和师爷,以及会武的两名长随长生及长欢,快步走向经霜转红的槭木下。

    “哎呀!小心凳子不稳——”

    本来没事的裘希梅被突然冒出的这句话一吓,收着字画的她心下一急,反而踩了个空,从矮凳上跌下。

    她以为没跌个鼻青脸肿,少说也得擦破皮,回府后得找个好借口遮掩一二,不让人发觉她私下做的小动作。她还没有攒够脱身而出的银两,不可以失去丁府这个庇荫处。

    谁知她丝毫感觉不到疼痛,身子跌入一个温暖中,微讶的定定神,抬眸一瞧,杏眸对上一双俯视的深瞳,她有些怔住了,脑子一时没转过来。

    蓦地,她察觉这是名肩宽个高的男子,顿时耳根一红,面颊烧烫,又惊又慌的赶忙站直,纤白若笋的手指梳理微乱的发,拉高衣襟,唯恐露出一丝让人狐疑的女态。

    殊不知在那一搂一抱当中,一缕属于女子的幽香飘入管元善鼻翼,他细细轻嗅,了然在心,大掌下的细腰纤若柳条,他再迟顿也不会不晓得伸手搭救的人儿是女儿身。

    说来,他并不错愕,不过是证实了第一眼所见的疑虑,卖画的少年太过纤细了,唇若点朱,眼似湖水般清湛,白玉一般的冰肌玉肤,美得不可方物。

    “多谢公子救人于危急,梅希在此以揖为谢。”裘希梅不疾不徐的行礼作揖,神态从容。

    第2章(2)

    真好听的声音,清亮悦耳,如珍珠落玉盘。“不用多礼,举手之劳罢了,下回别踩高了,让人替你收一收。”

    她压下心慌,故作平静。“大家都是出来做主意的,何必去麻烦人家,不就是收收字画,哪算得是回事。”

    要不是他高喊出声,她还不见得会吓着。裘希梅在心里腹诽,十指纤纤卷起字画。

    “此言差矣,同是一条街讨生活的老百姓,本就该相互扶持,大家同心才能招来更多的客人。”管元善盯着她玉雪容颜瞧个不停,语气轻快的说。

    “公子所言甚是,是我想法太狭隘了,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若能这般亲近和睦,相互帮助,确实是好事。”

    “你说的是孟子的一段吧。”他拍掌一笑。

    螓首一颔,裘希梅的神色略微谨慎地压低声音。“公子是读书人,所学渊博,班门弄斧之举令人见笑了。”

    “不不不,你可别自轻了,我觉得你胸有丘壑,语多智虑,为不可多得之良才,以你的才华和才智,在这江苏地界居然没有为朝廷效力,衙门和县太爷都瞎了眼不成?”他暗指江苏官员识人不清,没有唯才适用,取亲不取贤,昏庸无道。

    “人各有志,有人喜山,有人好水,有人垂钓溪畔乐此不疲,天下有才之士何止千万,若是人人入朝为官,无人升斗米、百尺布的衡量,这世道就乱了。”各安其命,各行其事,方可居安一角。

    “出门逛逛也能遇见你这般有见识的人,你们这儿果然人好、水好、风景好,可是有一样不好,我到了秦淮河畔想包一艘花船游湖,居然花了银两还被人捷足先登,霸船不还还欺我是外地人,听说是不小的官儿,你说恶不恶心人。”他故作气愤的嚷嚷。

    裘希梅面色如常。“这我就不清楚了,以我升斗小民的身分别说见官了,连歌舞升平的秦淮青楼也没去过,公子不妨多待数日,湖光山色总是跑不掉,美景如画,宜人心扉,歌女献唱,平添几许旖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