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逆变1589简介 > 逆变1589最新目录

第七十四章 借题发挥

    众人一听,对啊,知府大人不过四品的官儿,和正二品的一部尚书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难怪秦知府也无能为力。

    那人也太过嚣张跋扈了,连堂堂顺天知府都要避其锋芒,监生中的领头人心中暗叹道。不过他也是不畏强权之人,不想今日的示威活动半途而废,想了想便开口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倒要去他府上看看!”

    有了带头的,老百姓们就来了劲,他们跟着一帮监生来到了汪府门外。

    汪仲华确实在家。顺天府衙门外的示威活动,在秦永贵派人去汪府前,汪仲华已经收到了情报,他不想去处理,所以才让管家打发了秦永贵派来的人。只是他没想到,秦永贵居然如此不讲同僚情义,将示威人群诳到了汪府来。

    听到管家的报告,汪仲华差点被吓得尿裤子。他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汪府大门外,黑压压的一群人,虽然没有大声喧哗,可是那阵势着实雄壮。

    怎么办呢?汪仲华带着一身冷汗,在后院踱着步子,可是脑袋里却一片空白——那是又惊又怒,又怕又恨等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特有的“宕机”现象。

    汪仲华虽然贵为刑部尚书,可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这个位置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有权势。明朝的六部尚书,虽然同为正二品的朝廷大员,可是各部的地位还是有所不同的。

    六部之中,权利最大的肯定是吏部,因为他们掌管着全国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和封勋。只要是四品以下的官员,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员,都在其管辖范围内,所以吏部也有“天官”的称呼。

    若是论油水最多的部门,户部应该是首屈一指的。原因无他,户部掌管着全国的土地、户籍、货币、赋税、俸禄、财政。不管哪个部门或者哪级政府要花钱,都得户部从它的口袋里掏钱出来,无论换作是谁,肯定都会对户部客客气气的,所以户部又被称为“地官”。

    要论六部当中,谁是地位最清贵的,礼部肯定当仁不让,因为他们掌管着全国典章制度、祭祀、学校和科举。尤其是科举这一项,朝廷未来的人才,都只能去走这座独木桥,最早和他们搭上关系的,就是礼部官员。由于三年一次的大考,是在春季,即“春闱”,所以礼部也被称为“春官”。

    另外,明朝后期,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内阁首辅都会兼任礼部尚书一职。像前首辅申时行,和当今首辅赵志皋都在坐上首辅宝座的同时,任职了礼部尚书。

    至于兵部,因行兵作战多在夏季,所以就有了“夏官”的称呼。兵部掌管着全国武官选用、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也是一个权利大、油水多的衙门。要不是明朝“以文治国”,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兵部还有着和吏部一较高下的可能;若是在重大战争时期,兵部的权势则有可能跃居为六部之首。

    刑部则是一个油水也不太多,权利也不甚大的部门,它掌管着全国的法律、刑狱、案件审理等事物。若是处理重大案件,还要和大理寺、都察院一起“三司会审”。由于处决死刑罪犯多在秋后,大家也经常听到“秋后问斩”一说,所以刑部又被称为"秋官"。

    工部则掌管着全国的各项工程、水利、工匠、屯田、交通等政令,虽然地位不高,可是却是一个油水丰厚的部门。无论哪朝哪代,搞各种工程的“建设部门”都是很容易发家致富的,福利也好过大部分官员。由于工程一般都会避开农忙,多数会在冬天进行,所以工部也被称为"冬官"。

    由此可见,刑部尚书实际上,未必能干得过实权部门的侍郎,何况钟南这个兵部右侍郎还有着皇帝的“圣眷”加持。

    事情还在继续发酵。

    身处紫禁城的朱翊钧,在初四就收到了消息,不过了解到的,只是钟南和汪夫人的交通事故。到了初五,才从张鲸的嘴里,听到了那些市井传闻。

    朱翊钧早就知道,他的一帮臣子,没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只是碍于需要他们处理政务,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情,皇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近的市井传闻中,汪仲华指使他在老家的叔伯兄弟,兼并了大量土地,为此还闹出过好几条人命官司,只是最后都不了了之。不仅如此,汪仲华的老婆和几个妾室,也是敛财的高手,在京师实际拥有多处产业。另外,据说汪仲华本人还和白莲教有所瓜葛。

    “派人去查一查,看看是否属实。”其他的朱翊钧都可以当做没看见,可是和白莲教这种反政府组织有瓜葛,那是等同于直接造反的大忌。

    张鲸掌管着东厂,这种事情真要查起来,肯定难不倒他。悄然退出御书房后,张鲸安排着人手,同时让王忠把这个消息传递给钟南。

    作为皇帝身边最亲密的太监,张鲸可以断定:汪仲华完了。无论最终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汪仲华都翻不了身,唯一不能确定的是,他会被罢官而已还是会身首异处。这取决于想扳倒汪仲华的人,准备了些什么材料,以及对方能量的大小。

    严格说来,张鲸和汪仲华还有点小过节。那是七八面前的事儿了,当时张鲸还不是大太监,他在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张宏手下当差。

    由于他和汪仲华,一前一后同时看上了京师郊外的一块田地,汪仲华仗着刑部尚书的身份,硬是从先到的张鲸手里抢下了那块田地。当时的张鲸虽然心里气愤不已,可是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受了那股窝囊气。

    之后,冯保被整垮后,张鲸坐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高位,然后又提督东厂,成为了后宫实际上的第一太监。他和汪仲华的那次冲突也被人逐渐遗忘,只是张鲸的心里,多少也埋下了一丝对汪仲华的恨意。

    汪仲华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将近十年,虽然几乎把持了刑部,可是他的对手也不是没有。远的不说,单是刑部,就有一个人一直盼着他倒霉,这个人就是右侍郎刘东海。

    刘东海四年前本有机会升一级,坐上刑部左侍郎的二把手位置,结果被汪仲华给压住了。从那之后,刘东海就把汪仲华给恨上了。

    对于刘东海的不满和仇恨,汪仲华是清楚的。虽然他也想找个机会,清理掉这个不安分的下属,可是刘东海却有些本事,一直没给他可乘之机,还硬生生地在刑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坐到了现在。

    这些情报,王忠给钟南透露消息的同时,一并告诉给了对方。对于这份大礼,钟南哪有不笑纳的道理,他谢过对方的同时,也摸清了张鲸的诉求。

    正月初十,钟南和刘东海私下里见了一面,又得到了一个有用的消息——大理寺卿熊家正,曾在几年前有机会染指刑部尚书一职,后来被汪仲华给破坏掉了。

    这下事情就好办多了。

    对于钟南来说,整垮汪仲华不是最终目的,获得些许政治好处才是他想要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给己方派系增加点实力。要达到此目的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要么扶持己方人马,坐上这次事件造成的空缺职位;要么则是帮助那个想坐上空缺职位的人,并将其拉入己方阵营。

    钟南数了数自己手下的一帮官员,没人和政法委系统能搭上关系,如此一来,只能走后一条路了。

    汪仲华下台后,最有可能坐上刑部尚书职位的就是大理寺卿熊家正。那么熊家正履新后,空缺出来的位置就可以操作一番了;还有就是,刑部左侍郎高峰,本是汪仲华的铁杆嫡系,这次很有可能会被一起打击;若是再加上刘东海履新后,同样空缺出来的位置,算起来就可能有三个空缺职位了。

    钟南找来孙承宗、石迁还有叶向高等人,反复推敲,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帮助刘东海更进一步,并且将他拉入己方阵营。

    之所以选择刘东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对方没有什么后台,好拉拢;二,刘东海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否则早就被汪仲华给拿掉了;三,刘东海也需要找靠山,之前钟南和他见面时,他隐隐透露出投靠的意图。

    正月十三,熊家正约见了钟南,两人密谈了两个多小时,就行动方案和事成后的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

    这次会面后,钟南再次和刘东海见了一面。在刘东海明确表达投靠后,钟南就做出了承诺,会帮助对方坐上刑部左侍郎或者大理寺卿的位置。两者都是政法委系统的正三品官阶,区别在于,大理寺虽然没有刑部有权势,大理寺卿却是一部之首,至少可以在它的一亩三分地上做主。

    准备工作完毕之后,大战拉开帷幕。正月十八到正月二十,连续三天,都有言官上疏弹劾刑部尚书汪仲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