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其他小说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简介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最新目录

第104章 兄友弟恭

    在朝廷准备推行义务教育的同时,内务府出资设立皇家报务局,初期只是印发一些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随着报纸销量的增加,朱由校将一些时政新闻也加入进去,此时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才意识到危机的出现,报纸的出现将打破他们对舆论的垄断,再也无法混淆视听。

    为了对抗朝廷的改革,一股暗流开始窜动,让朱由校意想不到的是信王朱由检也在其中。说起这个朱由检,本应该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他即位时明朝早已是内忧外患,天灾不断,狼烟四起,像左良玉等地方势力又拥兵自重,朝政则由东林党把持。

    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他并没有放弃,在位十七年一直兢兢业业的付出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意图中兴明朝。后来李自成攻陷京师,他在煤山自缢而亡,也算是为明朝“君王死社稷”留下一段美名。

    出于对历史上那个崇祯皇帝的尊敬和同情,朱由校早早的将他立为信王,不仅为他请了当朝最有才学的大儒,还允许他行走上书房参与政务,对他的期望可见一斑。

    逐渐成长起来的朱由检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世人皆知他很快会被封为亲王,将来前途无量,上门提亲的人都要踏破王府的门槛。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竟然与那些保守派走到一起,不断上书质疑新政。有道是明见万里,不能见眉睫;烛照天下,不能照足下。对于自己的这个亲弟弟,朱由校暗恼忽视了对他的思想教育,到头来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决定召他入宫敲打一番。

    朱由检虽然年轻,但城府却非常深,生性多疑的他已猜出个大概,知道自己犯了逆鳞的大罪,皇帝哥哥肯定不会轻饶了他。为此他先是差人告知皇嫂张嫣入宫的事,然后故意穿了件单衣跪在殿外。

    老话说长嫂如母,光宗驾崩那年他只有九岁,一直由张嫣照看,对他可谓是疼爱有加。张嫣见信王穿着单薄,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一时爱心泛滥,命人给他加了件大氅,然后声泪俱下的向朱由校求情。

    后宫干政是明朝的大忌,不过朱由校一直将张嫣视若明珠,平时恩宠无限,结婚多年从未红过脸,更别说一些苛责训斥的话。如今美人落泪,他一边好言安慰,一边暗骂朱由检这个坏小子。

    等到张嫣雨过天晴自行回宫,朱由校这才宣朱由检进来,先是嘘寒问暖了一番,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

    “刚才皇后来找过朕,见你大冷天的穿着单薄,心疼你身边没有个贴心人照顾,想为你寻觅一门亲事。朕也想你先成家后立业,将来立下军功再封为亲王,以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德。

    朕只有你一个亲弟弟,一直想让你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很多事都不想让你知道。当初父皇殡天突兀,朕登基后国事飘摇,你虽然只有九岁,但与朕一同经历过夺宫案,见识了宫中妇人的跋扈,应当理解天下来之不易。

    国丧期间,辽东建虏作乱,西北土蛮进犯,西南土司造反,东南倭寇横行,各地天灾不断,地方势力割据,大臣们把持朝政,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当你们在紫禁城内无忧无虑的追逐玩耍时,朕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身上的箭伤不下十处,可谓九死一生。”

    说完朱由校脱下上衣,露出一身强劲的健子肌,倒三角的形体格外精神,只是那些伤疤让人毛骨悚然。

    御驾亲征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美谈,但受伤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知道。朱由检看着他满身的伤疤,回想这些年皇帝的好,自己却如此不懂事,忍不住泪如泉涌,跪地说道:

    “父皇驾崩后,皇兄待臣弟和三位姊妹视若己出,从小我们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知圣上为了江山社稷如此辛苦。”

    朱由校见他有感而发,一边慢慢的穿好衣裳,一边继续说道: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你若觉得安逸,那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朕幼年时屡屡遭受后宫妇女的排挤,虽然早早的被皇爷爷立为皇太孙,可依然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今想来依然觉得脊背发凉。正因如此朕才会对你和三位姊妹宠爱有加,宁肯自己吃一些苦也不让你们受一点委屈。”

    朱由校虽然没有十六岁以前的记忆,但通过王安和庄太妃、慎太嫔等人逐渐知晓了一些往事,而且朱由检在宫内也亲眼目睹了那些风风雨雨,对于皇帝他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些年朱由校节衣缩食,每日的早午朝从未间断,深夜还要与内阁、军机大臣商谈国事,这些朱由检都看在眼里,不免自惭形秽。

    朱由校见他面带羞愧之情,知道这张感情牌已经击中了他的内心,趁机拿出良怀亲王写给太祖高皇帝的国书,悲愤的说道:

    “你无需自责,朕是大明的天子,又是你的兄长,做这些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如今你长大成人了,该为皇家挑一些担子,这封倭国的国书你学过,有何感想?”

    这封国书是日本对中原王朝不臣之心的铁证,学生要打倒老师,这对于保守的朱由检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况且倭国已经被征服大半,为此朱由检满脸愤怒的回道:

    “倭国仅弹丸之地,虽说米粒之珠不能与日月争辉,但太祖高皇帝面对良怀亲王的挑衅却将其列为不征之国,想来让心心酸。如今皇帝的落日行动已实现大半,不但将东瀛宣慰司和石见银山纳入版图,还扶持了十几个藩属国,这与在蒙古草原设立民族联盟如出一辙,将来吞并日本不过探囊取物。”

    朱由校找到了与朱由检产生共鸣的地方,听完后内心甚是喜悦,决定将话题引入推行义务教育上来。

    “如今大明王朝疆域幅员辽阔,底下人只会拍手称赞、阿谀奉承,朕却晓得每寸土地下面都埋着烈士们的尸骨,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为了守住这些地方,朝廷在原两京一十三省的基础上有设置了许多布政使和宣慰司,需要选拨更多的官吏赴任,因此朕才决定变革科举制度,让更多的人才能够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效力。”

    朱由检听完后如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已站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待改革教育和选拨人才的问题。如果是要坚守祖宗的制度,那疆域扩大后怎么办?历代君王都不曾统御过如此广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已经无法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只能通过变革来寻找正确的道路。

    朱由校看到自己这个弟弟已经顿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走到他跟前轻轻的在额头上敲了一下,眼中充满无限的关怀和慈爱。朱由检见状才发觉兄长一直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灵魂,恭敬之情溢于言表。兄弟二人情深友固,正如《弟子规》中训导的兄道友,弟道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